国家绝密数据为何总被“大嘴”泄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05:07
国家绝密数据为何总被“大嘴”泄密
2010年06月11日 16:15:59  来源: 新京报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资料图
尽管有关部门已三令五申要求防止宏观经济数据泄露,但即将在本周五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似乎再次遭到泄露。国外媒体日前报道称,中国5月份出口额总计约为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0%。此外还公布了CPI与新增贷款等官方尚未发布的数据。据称这些消息来自一位重要部门官员,是在一个内部的投资者会议上透露的。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数据公布当日,A股发生惊天逆转。而昨日海关公布的官方数据与上述提前公开的数据极为相似。基本可以判断,这些重要的宏观经济数据已经遭到提前泄露。
尽管从泄密人的主观动机看,更多地是一种炫耀性泄密,但其破坏性不容置疑。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基于信息的运作框架。关键信息传导的失范将直接导致市场不公——如果有机构以这些数据对资本市场套利,普通投资将蒙受巨大损失。进而导致资源错配,也将滋生一批探听信息的食利者,乃至寻租等腐败问题。当前中国股市内幕交易依旧相当突出,恰恰反映了基础性的信息管理流程和制度设置存在漏洞。
导致当前宏观经济数据提前泄露等问题,一方面在于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关键信息的认定和甄别不规范。以4月29日通过的修订后《国家保密法》为例,国家机密与商业机密的边界存模糊地带。具体而言,关键的宏观经济数据是哪个层次的国家秘密,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机密等级管理,出现泄密如何惩罚,目前并不清晰,从而导致了关键宏观经济数据提前泄露问题屡禁不止。
另一方面,不同人对信息的赋值不同,而信息却往往掌握在赋值低的人手中,从而造成信息在不经意间提前泄露。如对于政府官员而言,CPI、贸易、金融等数据的价值并不高,但对于投资者和市场经营者等而言,这些数据信息意味着投资和经营机会,价值相对较高。
【推荐阅读】
贪官称“县委书记索贿5000万”可不可信
巴菲特、流浪汉和天上人间的花魁(图)
警惕开发商做衰市场“逼宫”调控
女裸模“高雅”下乡,因何不服水土(图)
“鄢颇被砍”背后隐藏着什么?(组图)
建五星新楼非要拆四星老店?
“大众西湖”咋成了权贵后花园
王志和伍皓我们该选择谁
房价涨幅回落,房产税还会开征吗
开发商楼盘为何出现晃动应立即调查
一人35套住房过亿资产,巨贪!
西湖缘何由大众情人沦为富豪二奶(图)
对经济数据"泄密"不必太紧张
"没数据表明分配恶化",专家?砖家?
是看不到数据,还是无视民众感受?
数据统计,不妨试试“倒逼”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