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涨工资,西方很震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45:20
 
2010年06月11日14:26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央企新闻网今日推荐
中国涨工资,西方很震动
中国钢企:“等不来的降价”
三大钢厂悉数下调钢价 铁矿石市场将进一步降温
韩国浦项制铁收购中国稀土公司 规避限令欲出口
北京市发改委:将继续执行地铁低票价政策
路桥公司董事长受贿判20年 与商人共用情妇
央视曝山西蒲县家财数亿煤炭官员发家史:煤不黑人黑
认为中国经济将被改变  牵连世界多少尚很难说
●本报驻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泰国记者 丰帆 孙秀萍 青木 陶短房 孙广勇●柳直● 程刚
一场突如其来的涨薪潮正在“世界工厂”中国掀起。今年以来,中国已有十几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平均调幅10%以上,出口制造业地标性企业富士康等公司纷纷宣布大幅提薪,而“5年左右翻一番”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也从专家之口说到中国媒体上。各国媒体惊呼,廉价劳力将不再是中国的代名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工人涨工资牵动着全世界庞大的产业和利益链条,于是这一话题也成为近日各国学者和媒体争论的热点。美国《华尔街日报》9日宣称:“这是一个分水岭。涨薪潮注定要改变这个国家的经济”。
中国涨工资势在必行吗
很多国外媒体报道说,涨工资是中国政府近期力推的政策。6月9日,《日本经济新闻》在头版刊登题为《中国政府推动提高工资》的文章,称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制定从2010年开始的5年计划,其中一条就是让工人工资提高到现在的2倍。这个计划据说是以上世纪60年代日本池田首相提出的引导日本走向经济高成长的收入倍增计划为模板的。这个计划的出台是希望让经济成长的果实落实到每个人头上,提高个人消费。
法国《扩张》杂志6月号刊发《何以中国提高工资不可避免》的文章。文章称,中国领导人近期的表态表明,他们已将提高工人收入,当做确保社会稳定的重要步骤。一方面追求高增长率,另一方面不让工人分享他们亲手创造出的高增长率,这种状况不可能持久。当代中国工人维权意识的觉醒,也在另一层面推动了加薪进程的落实。
《华尔街日报》引用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白重恩的研究数据称,2005年到2009年中国工人数量一直略微超过职位数;而这个情况在2010年出现逆转。现在工作机会多过工人总数。过去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工资难以上涨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很多公司不得不用心吸引和留住员工。
瑞士《视野报》9日称,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较高的工资对中国也是重要的,这可以推动国内消费,使中国经济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俄罗斯《观点报》7日评论说,为工人增加工资不会对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利润造成太大影响,因为他们在当地的人力成本本来就不高。一位俄罗斯网民写道,几乎世界所有知名企业都在中国设厂,不要再让他们剥削中国工人了。须知在希腊雇佣一个工人每月至少需要1200欧元,而美国一个扫大街的每小时工资也达18美元,这与中国有天壤之别。
法国电视1台8日援引法国奥弗涅大学学者勒纳尔的话称,工人工资水平提高是大势所趋,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西方应适应“中国制造”不再便宜的新情况,而中国也正试图在诸如新能源等领域加大科技投入,以尽快摆脱单纯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争取出口优势的局面。
一名不愿署名的北京媒体从业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国家GDP持续高速增长必然带来劳动力价格上涨。战后欧洲、美国以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都走过了这个阶段。涨工资绝不是台资企业出现的个别问题,而是反映了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者乔健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有资料显示,中国劳动者收入在国家GDP中所占比重连续22年下降,这是因为政府拿走的份额太大了,以致劳资之间调整劳动者收入的空间非常有限。乔健说,从这一点来看,如今中国政府作出了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宣示,是顺应民心和历史潮流的,尽管改变起来的难度极大,但政府已经有了这样的理念。国税局近日宣布加强对五类高收入者征税,也显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已走出实质步伐。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