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用内幕调查:鬼头谭庆中亡命资本狂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9:34:53
低点SX.百发百中:000685中山公用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激活概念股表现

  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收盘价(元) 涨跌幅(%) 换手率(%) 振幅 6月以来

  (%) 涨跌幅(%)

  600831 广电网络 9.47 9.99 2.96 1.39 15.00

  002017 东信和平 18.40 9.98 8.39 8.49 -0.38

  000793 华闻传媒 6.07 9.96 2.54 8.88 7.43

  600804 鹏博士 9.94 9.96 3.36 8.30 7.24

  600747 大连控股 5.65 9.92 2.88 10.70 5.21

  300017 网宿科技 18.96 4.29 26.60 6.77 16.89

  000851 高鸿股份 9.65 4.21 6.28 4.21 7.70

  002238 天威视讯 23.80 3.57 10.43 7.57 4.38

  002093 国脉科技 13.86 3.28 2.25 4.84 6.21

  600037 歌华有线 16.12 3.00 3.53 7.54 3.73

  601999 出版传媒 13.32 2.78 5.40 5.63 9.36

  600551 时代出版 18.32 2.69 1.31 2.63 0.99

  002104 恒宝股份 23.33 2.55 9.63 4.97 16.65

  002194 武汉凡谷 15.41 2.39 3.54 3.32 -2.34

  600198 大唐电信 15.88 2.39 4.50 3.93 6.51

  600088 中视传媒 24.68 2.07 8.96 6.24 4.71

  000917 电广传媒 17.99 1.75 4.81 8.82 0.78

  300028 金亚科技 19.70 1.49 13.47 6.70 10.06

  600640 中卫国脉 8.43 1.44 3.98 3.85 5.11

  600880 博瑞传播 19.12 1.27 0.81 3.55 1.92

  谭庆中一手造就了中山公用的风光。只是内幕交易案发后,他或将因中山公用而付出代价,而中山公用也将被其拖入舆论和监管的漩涡。

  5月30日,广东省中山市某官员因涉嫌严重经济违纪问题接受组织调查,次日,中山公用(000685,SZ)就紧急停牌,称公司有重大事项待核实。

  就在市场揣测中山公用停牌与上述官员内幕交易有关时,中山公用6月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谭庆中与总经理郑旭龄均暂不能履职,授权董事郑钟强代行董事长和总经理职责。但公告只字未提不能履职的原因。

  时代周报记者随即赶赴中山市,对本案的主角之一谭庆中内幕交易一事展开调查,以还原其出事的前前后后。不断呈现的事实似乎都暗指这位强调自己“不是资本运作高手”的风云人物,其实就是一位“缺乏实业经验,公司运营就是以他熟悉的资本运作为主”的“隐形资本玩家”。

  “他的陨落是必然。”中山市多位熟知谭庆中的人士告诉记者。谁都不知道谭庆中背后悄然隐现的关系网安全边际在哪里,绳结上还扣着哪些……

  16个疯狂的涨停板

  6月,本是一个小鸟歌唱的喧哗季节。恰逢小雨,车窗外的中山市,宁静极了,在京珠高速快到中山的路旁,“创造和谐生活”的巨幅广告牌沿路展开。让许多中山市民没有料到的是,出资做这个广告的中山公用,连续两天的停牌竟然卷入一场喧嚣的“内幕交易核查风暴”。

  覆巢之下无完卵。中山公用股价显然受到利空传闻波及,中山公用6月2日复牌后股价一度触及跌停板,收盘报18.15元,下跌6.73%,成交2.98亿元,成交量是前一交易日的2.5倍。至截稿时,资金净流出1.43亿元,累计跌幅达16.19%。

  这其中,有机构不惜代价狂卖5700万元出逃。而位列中山公用第一、二大流通股东的中邮系两只基金最受伤,单日市值蒸发超过4000万元。

  外界普遍猜测此次风波与2007年的16个涨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16个涨停的触发点则是当年公用科技(中山公用前身)的吸收换股重大资产重组。

  2007年7月2日和7月3日,持续颓势的公用科技却突然连拉两个涨停。7月4日,公用科技便因“控股股东中山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公用集团’)近期将讨论与公司相关的重要事项”而停牌。

  8月20日,公用科技披露吸收合并及定向增发议案并复牌,原公用科技以8.15元/股换股吸收合并公用集团及新增股份收购五家乡镇供水公司供水资产,合计发行股份4.38亿股。吸收合并重组后,中山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取代中山公用集团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公司名称也由公用科技更名为中山公用。

  从K线图上可以看到,中山公用上市以来最为凌厉的直线拉升行情正出现在其时。14个疯狂的连续涨停,加上停牌前的两个涨停,公司股价由启动前的6.76元一举飙升至31.1元,涨幅达360%。

  2007年9月10日,公用科技虽然也最终封住涨停,但盘中曾打开过,价格涨幅偏离值达8.55%,且当日成交15.13亿元,与前一交易日的成交额2074万元相比可谓天量,当日换手率也高达30.83%。深交所盘后披露的公开信息显示,9月10日卖出前五大席位中的前三位分别为银河证券中山营业部、中信证券中山松苑路营业部和广发证券中山市中山四路营业部,三家营业部累计卖出金额高达1.34亿元。

  根据深交所公布信息里涉及中山公用历年异常波动交易的席位,在异动席位上频频出现、操作出奇一致、在同一天同进同出的证券营业部恰好就是上述三家中的前两家。数据显示,2006年8月4日,两者合计卖出255万元;10月24日,两者共买入361万元。此后直到2007年3月5日,银河证券中山证券营业部才再次出现在异动席位上,共计卖出332万元。

  “重组方案不但董事会知道,还要给市领导过目,要不要入市就看对自己的控制了,”一公用集团前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以谭对重组进程的把握,对公用科技以后的发展肯定是了如指掌。

  “中山公用由银河坐庄”这在圈子内不是秘密。一曾与谭庆中共事的人士称,所谓的操作不会以银河证券公司层面进行,“是以个人名义开设账户进行投资,不仅在一个证券公司开有账户,系不同账户由同一帮人操作。”他透露,这其中有谭妻吴曼萍以及谭的韶关亲属。

  银河证券中山营业部多位客户经理以“不了解操作客户的真实身份为由”,对上述说法矢口否认。

  真实的中山公用

  “谭庆中被带走”的消息像病毒一样迅速扩散。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就在中山市一官员被证实接受组织调查的前一天,即5月29日凌晨,谭庆中及其妻吴曼萍在家中被带走。郑旭龄的去向同样成迷,刚下飞机的郑曾与他人通电话,几分钟后,有人致电郑,电话就再也不通了。5月30日晚,两人缺席临时董事会会议。

  此前,公司对媒体的说法是“出差”。6月4日,对于公司停牌是否涉及官员“落马”一事及公司两高管去向,中山公用证券法律部总经理梁穆春均以“不清楚”作答。

  目前,谭庆中及相关人士是否涉及内幕交易尚需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但中山公用近几年由实业走向资本的扩张之路,基本代表了谭庆中的资本运作轨迹。

  5月30日,在期货公司“一参一控”监管要求达标大限前一天,中山公用竞得了陕西长安期货的全部股权。最后的竞拍成交价为8640万元,相较于4680万元的挂牌价,高出了近一倍。

  中山公用一直有意在金融领域大施拳脚,目前持有广发证券34337.71万股,占其总股本13.70%,为其第三大股东;持有广州农村商业银行1400万股;投资珠三角担保企业之一中山银达担保投资有限公司4000万元,占其总股本40%。公司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已超过50%。

  在收益上,中山公用确实从投资金融领域中获得了不菲的利润。2009年,如含广发证券收益在内,公司实现净利润达8.17亿元;而如不含广发证券收益,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仅为1.19亿元,公司85%以上的业绩因金融投资获得。

  从今年一季报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0.40%。说明称,主要是由于广发证券、中海广东投资收益减少所致。

  “谭庆中缺乏实业经验,公司运营以他熟悉的资本运作为主,”中山市国资委一内部人士透露。

  “原因很简单,股价一个涨停板,够公用做实业忙乎一年的利润了,”广州证券一分析人士表示,参股券商概念好处是基本上不差钱,坏处是风险大,“也就是说这个公司就算是啥也不干,也有80%的收入,但是资本运作是乘法,在牛市时赚得盆满钵满,但在熊市时也会输得一贫如洗。”中山公用一关联企业负责人说,谭庆中曾提出打造金融产业平台,并把控股的金融资产部分拆分上市。

  此前有媒体报道,中山公用有意洽购广发华福60.35%股权。不过公司随后澄清称,目前未进行与该传闻事项相关的谈判,也未签署过相关的意向及协定。

  “这并不是不可能,”广发证券一分析师认为,股指期货推出后,具备金融期货经纪等资格的期货公司成为券商眼中的“肥肉”,以国外情况分析,股指期货的成交量比所有商品的成交量更大,拥有券商对于发展客户更有利。“就以国内的情况为例,目前股指期货成交排名前列的都系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

  谭庆中织网

  谭庆中在资本市场的“财技”,来源于其多年的金融行业经验。早年,谭曾在韶关市人民银行工作,后历任中山市工商银行副科长,广东省工行信托投资公司中山分公司总经理,中国华融信托公司中山证券营业部总经理,中国华融信托公司广东证券管理部总经理,中国银河证券中山营业部总经理。之后成为银河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2003年4月9日,其又成为银河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但在2003-2005年长达三年时间里,谭一直没被扶正。

  谭曾向友人这样介绍自己的人生“三级跳”:一次中山市的高层领导到上海视察,想与当地的官员接触,经谭引见,促成了双方的见面。这次偶然的机会,谭与中山的领导结下了良好的关系。

  直到2005年底,《银河银联系列证券投资基金招募说明》中才确认了谭庆中为银河基金董事、总经理的身份。“但当时谭已萌生去意,因此中山市需要他回归时一拍即合,”该人士称。

  中山公用成为谭庆中再施展拳脚的地方。虽没有实业经验,但长期在中山从事金融业、具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使谭庆中成为中山公用整合的不二人选。

  然而,凡认识谭庆中的人,多认为他是个擅长“擦鞋”的人。有人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鬼头中”。

  2007年中山公用吸收水资产的重组方案,便由谭庆中力推,但遭到中山各部委办局普遍反对。“水资产是优质资产,收益是相当稳定的,上市后,我赚100块,可能有30块要分给股民,供水公司当然不干,”一公用集团前内部人士回忆道。

  当时,谭庆中任公用集团董事长、中山中汇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公用科技的董事长为郑钟强。谭庆中往往获得了中山高层领导的信任。其曾在一饭局上,对某位友人传授走上层路线的秘诀,让这位人士瞠目结舌。

  “谭庆中与高层的接触可以用‘通天’来形容,上市公司很多决定甚至不经过董事会讨论,郑钟强的权力实际上被架空,”中山市国资委人士透露。吸收水资产的重组方案最终放行。

  时代周报记者就上述说法向郑钟强求证,对方以“忙碌”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他很快掌握了“炒水题材、资本运作”两大法宝,2007年疯涨的中山公用给股民提供了最好的想象力和动力,在他们的热烈追捧下,中山公用快速增值。

  2008年谭庆中的势力版图进一步扩大,任上市公司董事长。随后招揽了郑旭龄、邵念荣、黄著文等一批原银河证券的老同事为中山公用高管。

  一些企业在逐步做大的过程中,开始与官员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相互“绑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56岁的中山某官员接受调查,人们第一时间揣测:莫不是与谭庆中有牵连?

  有传闻称谭妻吴曼萍亲自到银河证券大户室炒中山公用,谭的友人称并不奇怪:“这是一种紧密的利益关系,也是一种危险的关系,谭已经骑虎难下了。”

  注:以上摘录、分析不保证没有疏漏,并不代表转录者认同转载文章之观点,只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信息。见仁见智,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出处:时代周报 吴悦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