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冷眼看“相亲”(文艺点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55:07

热心冷眼看“相亲”(文艺点评)

薛晋文《 人民日报 》( 2010年06月11日   24 版) 

  以《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在众说纷纭中成为了当下电视文化的焦点话题。冷静观之,这类节目的走红,并非源于一种简单的男女婚恋速配的戏剧性;也非源于私密情感予以公众化的奇观性;更非源于剩男剩女群体经由荧屏聚焦和把玩的娱乐性。归根结底,婚恋情感掀起的浪花是个人现实与时代征候相生相发的必然景观。

  时下,“剩男剩女”是都市公共情感话题,剩男剩女的焦虑与困扰倘若没有恰当的宣泄和转移通道,那么日积月累就会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成为障碍性存在,最终酿成种种社会问题。相亲交友节目的出现为疏导和缓冲他们的精神焦虑提供了一处很好的“避险区”,他们在自由的言说中获得了部分群体的共鸣和认同,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不仅如此,电视相亲还是一幅聚焦社会现实与凝视精神生态的“浮世绘”。《非诚勿扰》等节目中,票子、车子、房子、位子和面子以及幸福观、财富观、婚恋观等现实人生问题困扰并击打着每一位节目参与者的心灵,部分展示了他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与选择,同时也引起了观众的思考与讨论。这种讨论有益于包容差异、凝聚共识,有益于社会的和谐。

  当然,肯定相亲节目的存在价值并不等于有意遮蔽其中的问题与缺失。

  首先,相亲节目中呈现的“情感货币化和商品化”的不良倾向应当警惕。两性情感本来是人间一切情感类型中最纯真、最圣洁和最美好的情感。不知从何时起,婚姻致富甚至讨价还价或待价而沽的现实故事变得不绝于耳。相濡以沫、琴瑟相谐的传统爱情理想被放逐了,过多的货币化和过浓的商业味让纯真的情感几近窒息和休克。这样的例子在《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两档节目中屡次出现。爱情从来是建立在两情相悦和情真意切的美好基础上,物质固然是爱情的附丽存在,但决不能挤占情感的中心位置,倘若物质取代真情而跃居首要地位,那么这里就没有多少真情实感可言,剩下的唯有赤裸裸的讨价还价、挖空心思的利害算计和无情无义的名利较量,美好与圣洁的爱情被浮泛的时尚和物化的幸福装点成一种灯红酒绿且尔虞我诈的名利场。

  其次,女性的生命解放与个性张扬不该在“野蛮”与“凶残”的丛林中迷失了方向。相亲节目中部分女嘉宾的言语以野蛮为酷、以残忍为美、以中伤为乐。语言是思维的代言人,这种野蛮和残酷的语言既反映了部分女性群体在生命解放中思维的本质性误区,也折射了她们强烈渴望“被注意”、“被发现”和“被炒作”的病态心理。倘若这样的误区不加以纠正和正视,那么女性的生命解放和个性张扬,很可能在过分的自我迷恋和无度的野蛮放纵中掉入自我束缚的泥淖而难以自拔。事实上,女性生命解放和个性张扬的根本性内容,并不是身体和欲望的解放,也不是人性中某种恶性沉渣的再度泛起,更不是让男性匍匐在女性的脚下,而是在女性生命自觉和精神自由中,铸就更加高远的精神境界与更加博大的情怀,用独特的女性光辉和伟大的母性精神去烛照和引领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

  再次,真人秀相亲节目的本质属性不能被收视率牵着鼻子走得太远。真实性是真人秀节目的生命,如果人为编织和剪裁生活片段的痕迹过于露骨,甚至有意无意地增加某些生动的故事,那么其最终的结果将改写和破坏真人秀节目的本质属性。这样的节目编排,编导者主要是着眼于观众的眼球和收视率的提升,但是,收视率的指挥棒无形之中已将真人秀相亲节目的本质属性拖出了很远。

  真诚希望电视相亲节目经历风雨后能够迎来绚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