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人眼中的王康及小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45:56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节目人对王康的印象及王康对自我的描述
来源: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

由于工作的关系,凤凰的一些同事与王康合作过,而这些同事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都向我介绍:这是一位非常难得的人物!未曾谋面,我不禁暗自揣度他究竟难得在何处呢?
因为王康先生身在重庆,先期的沟通我们只能通过电话。王康先生一直建议我们把选题定在分析俄罗斯的解体原因上,而我由于担心这样的选题过于敏感,表示持保留意见思考后再做决定。王康先生为此将自己的几篇相关论述文章发了EMAIL给我,又几次致电给我和节目的策划阐述自己的观点,其客观而全面地分析让我们统一了意见。最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我们确定了演讲题目为《俄罗斯的道路》。
节目录制前一天,王康先生晚上九点飞抵北京,见到他的那一刻我的头脑里出现了另一个人的形象:列宁。太像了!
王康先生穿着肥大的白色衬衫,外面套着一件格子马甲。看得出他不拘小节——衬衫口袋有个撕破的小洞,但并没有缝补。也看得出他为人谦和——见面连连致歉由于吃晚餐而迟了几分钟。
王康先生是这样的人:他的记忆力超常,众多历史人物的名字,纷繁的历史事件的时间与相关数字他能准确无误地说出;他讲话逻辑行很强,言语表达充满文学色彩和个人真挚的感情;对很多事物他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视角,也许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你绝对不会拒绝去倾听他的阐述。
当我问到在节目录制中如何来介绍他时,他说:民间思想家!
下面就是王康先生为我们的节目所写的一段小传,现在登出来让大家对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我相信看过6月24日的节目之后,您会更加了解王康,是钦佩还是怀疑由您来定夺,而我,无疑选择的是前者!
王康小传
生于中国现代历史一个最关键的年头:1949年。这个年头使他成为一个宿命论者和天生的理想主义者。
大学期间以独具的风骨和才华成为西南最高师范学府自1957年来第一个学生文学社社长,并因此自决于中国式经济仕途、学院翰林之外。耿于沉思,疏于著述,不求闻达,不意被封“民间思想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布衣之身撰写“中国改革宪章”,名动京畿;九十年代初再以《大道》为题,撰写叩问“中国往何处去”之五集政论片,论者称为“冷战结束后对中国道路运思甚深的先知式作品”。同期有长篇诗评《俄罗斯启示》传布四方。抗战胜利50周年以九集电视片《抗战陪都》倾服众多业内人士;60周年又组织巨型长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尚未问世,已臻不朽。对中美关系、台湾悬案、中日现状以及马克思主义、港台新儒家皆有独到心得,自谓“人世”未尽解,而“天命”已略知。
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
现代名儒唐君毅先生的外甥王康先生是中国著名文化学者,著名民间思想家,抗日战争研究专家。同时为重庆陪都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光华战略俱乐部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多年来,他引领着重庆陪都文化有限公司,通数家电视台合作,先后拍摄了五集电视政论片《大道》,《抗战陪都》,《卢作孚》,《中美西部开发启示录》,《重庆大轰炸》等著名电视政论片,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王康,江湖多称老康,现居重庆。中国民间最有力量的思想家之一,其文沉郁犀利,其人侠义豪放。昔年因拍摄《重庆大轰炸》得识,引为知己。常有文章得读,每有感悟,叹康兄淡薄名利,文章多未公开发表,甚为可惜,特辟专栏,以飨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