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重拳整顿铜业投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8:41:07
五部委联合发文
近日,国务院同意并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环保总局五部委联合向国务院提交的报告,要求制止铜冶炼行业的盲目投资。
在11月3日经国务院办公厅签发的《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中,五部委历数近几年来铜冶炼行业的三大问题,认为必须对该行业进行整顿。
《意见》首先指出,近几年铜冶炼能力过快增长。2004年全国粗铜冶炼能力达163万吨,进口铜精矿288万吨,目前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总能力205万吨,预计2007年底将形成370万吨铜冶炼能力,远远超过全国铜精矿预计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可能提供的铜精矿量。
中国铜发展中心一位市场调研人士甚至认为,上述数字低估了实际产能,包括已筹建项目在内,2007年底前保守估计可以达到400万吨的冶炼能力,这还不包括一些小的、无法统计的企业。
第二个问题是,五部委认为现在铜冶炼行业市场无序、过度竞争,相互争夺原料,铜冶炼利润将大幅下降甚至会出现全行业亏损,造成投资浪费和金融风险隐患。
对此,江西铜业副总经理王赤卫说,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铜加工企业有两万多家,企业不容易形成竞争优势,长此以往将重蹈电解铝企业的覆辙。
第三个问题是新上企业普遍规模小、工艺落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由于铜加工费近两年相当高,而且上马铜冶炼项目的审判权已经下发到各地发改委,因此想进入这个行业的资本比较容易地获得通行证,为了节省成本,各种简单甚至简陋的加工企业迅速出现。
《意见》要求各地抓紧对已建、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整顿。凡违反产业政策和投资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管理等规定的铜冶炼项目,一律不准建设。同时要求各相关部委加快制定和完善铜工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铜冶炼行业的准入标准。
有中铜联合铜业公司人士担心,由于很多在建项目已经取得各地发改委、环保局的同意,并拿到了银行贷款,强行停止的成本会很高;而制定、执行有效的产业政策,对于已经快速扩张的铜冶炼行业来说,也可能“远水不解近渴”。
铜价将降到2500美元?
其实在此之前,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行动。
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人士介绍,在联合各部委向国务院提交报告前,8、9月份发改委组织进行了铜冶炼行业的调查,认定过高的精铜价格是造成铜冶炼行业利润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各地纷纷上马铜冶炼企业的主要动力。因此发改委决定压低铜价。
一位参加国储局专家座谈会的业内人士称,国储明确表示,这一轮连续向市场抛售铜确系国家行为,主要目的就是表明要压低市场价格。这位专家指出,目前国际市场上4200美元的价格肯定不是由供需决定的合理价格,存在相当大的水分。汇丰银行、南非标准银行等国际大投行都有报告认为,2006年国际铜价将降到2500美元。
此前还有商务部人士表示,为贯彻政府给铜业投资过热降温的政策,正考虑于2006年1月取消进口铜精矿的税收优惠。王赤卫表示听说过此事,并认为这会导致一些单纯的加工企业的成本大大上升,但不会对大企业造成过于不利的影响。
现有的税收政策是,冶炼厂进口铜精矿石冶炼为精炼阴极铜,在出口时交纳13%的增值税后将获得5%的出口退税。这项政策相当于鼓励中国成为铜精矿进口大国和精铜的加工中心。取消税收优惠将降低中国精铜的出口。类似的政策曾在调控电解铝行业中使用。
中铜联合铜业的人士认为,相对于发改委和商务部等部委的产业政策而言,更为直接和有效的可能是银行在信贷方面的控制。由于铜冶炼企业需要大量资金,以建造一个年冶炼能力10万吨的企业计算,新建费用大约需要20亿,因此银行信贷是关键因素。
针对这一点,国务院要求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铜冶炼项目,继续给予支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以及未按规定程序备案的铜冶炼项目,一律不予授信;已实施的项目授信,要采取妥善措施予以收回”。不过银监会表示,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