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理得受贿何以能成为副县长的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9:46:19
心安理得受贿何以能成为副县长的习惯?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推荐给朋友>

陕西神木县原副县长高小明受贿241万元,一审获刑12年。高小明在万言悔过书中称,对于送礼的人,由开始的拒绝接受到后来的来者不拒。收受钱财多了,慢慢地就习惯了,收钱时也就心安理得了。(人民网6月8日)

    相比一些大贪官,高晓明不仅受贿数目不大,而且人来的实在。他的几句话形象地勾勒出了一个官员逐渐堕落演变的过程。当受贿成为官员的一种生活工作习惯的时候,当官员把收钱数钱作为一种乐趣的时候,谁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追寻贪官最初的堕落蜕化过程,所有贪官都把原因归结为自己没有注意学习,没有注意世界观的改造。这自然可以作为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原因。大家可以看一下,哪个贪官在没犯事的时候,讲起廉政建设来不是一套一套的,听他们做报告的水平,哪个不可以当纪委书记和反贪局长?但一犯事就说是因为没有注意学习,说自己是法盲,没有意识到这是犯罪,大家信吗?贪污公款,以权谋私收受别人钱财这样的事,普通老百姓根据常识判断都知道不对,那些出口成章堪作廉政教员的官员们反倒不知道这是犯罪吗?

    如果把不愿贪、不能贪、不敢贪作为预防官员贪污腐败的三个主要方面的话,那么日常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只是在解决官员“不愿贪”的问题,而解决不了官员的不敢贪和不能贪问题,这仍是把预防贪污腐败的希望寄托在了官员个人的思想觉悟上,事实上这是靠不住的。

    在巨大的名和利诱惑面前,高晓明这个经过老山前线枪林弹雨战斗洗礼、西藏严酷自然条件锻炼、日常工作中各种困难考验的钢铁战士、优秀共产党员,受贿时,由开始的习惯性拒绝,到后来的习惯性来者不拒;由开始时的忐忑不安到后来的心安理得,“不愿贪”的心理防线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拒绝受贿的习惯是那么的容易打破,这正好印证了一句话: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陈毅在一首诗中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如果官员真的能够在第一次“伸手”时即被捉,对官员未必是坏事,至少能够防止他们心安理得受贿习惯的养成,减少一个个官员后来深陷牢狱现象的发生,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更是好事,但可惜不是。无数的官员就像高晓明一样,从“拒绝参加当事人的吃请,到起初半推半就地接受一些小礼品,再到一次就收下煤老板白某送的10 万元,渐渐地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最后身陷牢狱”,成为百万大贪、千万巨贪、数亿元超级巨贪。官员手中过大的权力,使他们“能贪”,现阶段对官员权力监督手段的匮乏使他们“敢贪”。

    防止官员受贿习惯的养成,必须从限制官员的权力上入手,从他们第一次就“不敢贪”、“不能贪”上着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大大小小的官员“关到笼子里去”,让他们接受民众的监督,接受制度和法律的约束。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时就说,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把官员关到笼子里,我现在就是占在笼子里给你们讲话。美国人可以把总统关到笼子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借鉴把官员关到笼子里去呢?

    在权力巨大的诱惑面前,来自官员内心自觉的“不愿贪”是靠不住的,唯有来自外界的强力监督和严厉惩处才能使他们“不能贪”和“不敢贪”,唯有来自亿万民众的无时不刻的严厉监督才能预防大大小小官员们心安理得受贿习惯的养成。

相关帖子阅读:

陕西神木原副县长受贿获刑 称收钱多了就习惯了

神木原副县长高小明受贿241万被判12年

01300000329092124599377605053_s.jpg (12.91 KB)
2010-6-9 08:05

    陕西神木副县长高小明涉嫌受贿被逮捕,他在双规期间主动交代受贿近250万元。高小明的受贿来源主要是工程修建和资源开发,被当地群众戏称为“含金量”最高的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