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黄波:王国维的《蜀道难》为谁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2:59:36
黄波:王国维的《蜀道难》为谁写?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转摘  时间:5/31/2010 6:01:47 PM  阅读:31次] [字体:] 1912年,时为民国元年,在日本留学的王国维挥笔写下了一首《蜀道难》。起首即悲叹:“对案辍食惨不欢,请为君歌蜀道难。”中间介绍这个死者:“开府河朔生名门,文章政事颇绝伦。早岁才名揭曼硕,中年书札赵王孙。……开府此外无他娱,到处琳琅载后车。”描写其死难经过则曰:“提兵苦少贼苦多,纵使兵多且奈何。戏下自翻汉家帜,帐中骤听楚人歌。楚人三千公旧部,数月巴渝共辛苦。朝趋武帐呼元戎,暮叩辕门诟索虏。”     王国维要悼念的,就是一年前被刚刚覆灭的清王朝任命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不久即死于兵变,连头颅也被士兵装在盒子里送往武昌请功的端方。从诗中可以看出,王国维对端方的评价很高,把他比拟为元代著名诗人、学者揭傒斯(字曼硕)和杰出书画家赵孟頫\(赵为宋宗室之后,故称其为“赵王孙”),说他出身名门,文章政事绝伦,又好风雅,仕途之余唯嗜藏书画古董。发动兵变,乱刀砍死端方的是随其入川弹压四川保路运动的湖北新军,而端方曾任湖北巡抚,所以,他所带的“楚人三千”实为其“旧部”。这些旧部早晨还到端方帐前拜问“元戎”,晚上就骂他“索虏”(南北朝时南人叫北人为“索虏”,清末汉人亦以此称满人)了。字里行间,透出王国维很深的感慨。       辛亥革命的“种族革命”成分极浓,入民国后的王国维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       其实,他与端方的关系远说不上深厚。王国维于清末受罗振玉之邀,曾执教于以紫阳书院为基础创办的江苏师范学堂,当时两江总督正是端方。我没有看到二人直接交往的文字资料,但考虑到王国维和提携他的罗振玉,与端方一样都对古器物有着相同的嗜好,而罗振玉一直又为端方所器重,所以从情理上讲这三人应该有学术切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王国维毕生致力于文化和教育,而端方在两江总督任上,对江苏新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想必也是王国维怀念端方的一个原因。       四川保路运动是点燃辛亥革命的导火索,由于鄂军被急征入川,导致武昌空虚,才有了武昌起义出人意料的成功,孙中山就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还要迟一年半载的。”作为出面负责弹压“起义”的清廷大员端方,就这样以一个可笑的角色在历史中定型了。王国维居然为因对抗革命而丢了脑袋、丝毫不值得同情的端方写悼诗,未免太不合时宜。世人多谓王国维学问精深而思想落伍,他在入民国后还悼念一个满清贵族官僚,似乎又是一个表明其“思想落伍”的现成好例。       不过,平心而论,端方在晚清政坛上倒不失为一个奋发有为的人物。他是旗人中的才子,博学能文,酷爱结交名士,在封疆大吏的位置上,又力图振兴,变革政治,是清末主张宪政的要角,当时曾被西方观察家认为是中国“最优秀最开明的政治家之一”。2007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海林教授的《端方与清末新政》,这是大陆第一本客观、深入研究端方的专著。张海林在书中列出了“端方在新政活动中的诸多第一”,仅文化教育方面的成绩就有:1902年,端方在湖北巡抚任上创立湖北幼稚园,此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现代幼儿园;1902年,与湖广总督张之洞合奏清廷,建立湖北图书馆,此为湖北第一个现代公共图书馆;1905年,在湖南巡抚任上开办湖南第一个公共图书馆,端方派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批女留学生20人赴日本学习,举办湖南历史上首次体育运动会;1907年,在两江总督任上,饬令南京各学堂举行运动会,此为南京历史上第一次全城学生运动会,又创办江苏第一个现代公共图书馆,创办南京最早的官办外语学校;1908年,创办两江最早的法政学校、商业职业学校……       诗人气质浓郁的王国维为这样一个人物写一首悼诗,看来是情理之中的。后来王国维自沉,原因众说纷纭,不论真实情况如何,其情感和倾向,在他悼端方的诗中,其实早已透露无遗了。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黄波:王国维的《蜀道难》为谁写? 国学资讯 - 黄波:王国维的《蜀道难》为谁写? -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玄学的兴起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荀子 一个知性的哲学家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简述当代道家的兴起(3)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庄子》的语言观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司马迁的人生观与生死观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新解李白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乐不思蜀系忍辱负重? 专家为阿斗平反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20世纪国学第一大师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北京的学术流变与文人特质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世说新语·容止》 魏晋名士容貌招来的祸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折衷”是刘勰《文心雕龙》批评理论的精髓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寻找《四十二章经》里的宝藏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古代圣贤 "一毛不拔"的诗意杨朱 国学资讯 - 王国维的最后时光 - 国学资讯 - 沉湖前,王国维的创痛 -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国学典故趣说 "洗耳不闻"典故孕育四成语 从《人间词》看王国维的忧郁心境 ? 国学网 国学资讯 - 李学勤:王国维的“阙疑”精神 -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网络谣言泛滥 金庸余秋雨等人相继“被死亡”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老子"无为而治"被误解 本意是避免违反自然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儒学法家化 孔孟之后有没有真儒家? 中国国学网 - 新闻动态 - 变通·趣时·知几 感悟《易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