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P的基本原理和关键信息要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32:29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5日 13时42分 文章来源:财经天宝网
所谓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简称MRP),就是要制定这样的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与库存计划:决定外购什么、生产什么、什么物料必须在什么时候订货或开始生产、订多少、生产多少、每次的订货和生产的批量是多少,等等。
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原理有两条:
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MPS)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组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时间。例如,对于一个外构件来说,如第5周最终产品的装配要用到它,其订货周期为2周,则最晚第3周应开始订货;对于一个自加工件来说,如第5周需用于装配,而其本身的生产周期为1周,则最晚应第4周开工。由此可见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不是基于过去的统计数据,而是基于未来的需求。因此,制定MRP所需的关键信息要素有三个:
(1)主生产计划(MPS)。即是每一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据此可以推算出所需的相关物料;
(2)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简称BOM)。它说明一个最终产品是由哪些零部件、原材料所构成的,这些零部件的时间数量上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3)库存纪录。 它告诉计划人员,现在库存中有哪些物料,有多少,已经准备再进多少,从而在制定新的加工、采购计划时减掉相应的数量。
综上所述,MRP(物料需求计划)可以回答4各方面的问题:
(1) 要生产什么?(根据主生产计划)
(2) 要用到什么?(根据物料清单)
(3) 已经有了什么?(根据库存纪录)
(4) 还缺什么?何时生产或订购?(MRP运算后得出的结果)
这四个问题是任何工业企业,不论其产品类型、生产规模、工艺过程如何,都必须回答的、带有普遍性的基本问题。因此,MRP(物料需求计划)产生以后,很快就受到了广大企业的欢迎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