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地方的人为什么能长寿?-九牧林医家-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1:29:44
中外长寿地方的人为什么能长寿?
九牧林医家导读:长寿地方的人为什么能长寿?在新疆沙雅长寿村可以看见,120岁的婆婆坐在门前,等100岁的儿媳妇从娘家回来,80岁的孙女一面穿针引线,一面自豪地说:“我还年轻……”
这不是传说,还是维吾尔族老人真实的长寿状态?
新疆沙雅人为什么能长寿?他们生活信条,是顺应天意,大自然中的物产能解决生存问题,无论是充饥还是健康,都要从天然的食物中获取。
新疆人,天天吃羊肉,为何就不胖?健康长寿的秘密在那里?据说全在配料上!
新疆人,个个体形好,为何就不发胖?健康长寿的秘密在那里?经考证,事实是新疆舞战胜了“水桶腰”。
在重庆彭水茨塘村,全村1900多人。十年内,村里先后有7人年满百岁,其中一个院子就有6个百岁老人。至今健在的百岁老人1名,90岁以上的老人6名,80岁以上的老人50多人。
为什么茨塘村是长寿村?长寿老人都集中在不足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据考证村里人能长寿,是与当地水质和土壤有着密切的关系。长寿老人都集中在三个组,地处大山脚下的缓坡,饮用水是大山流出的地下水,三个组都同属油沙土壤。由于油沙地,种庄稼少病虫害,极少用农药,地下水没有污染。
日本冲绳是世界闻名的长寿区,而大宜味村则是冲绳的“超长寿”胜地。这个人口约3500人的村子,90岁以上居民就有80人,且个个身体硬朗,被视为日本第一健康长寿村。
在大宜味村104岁的奥村老太太的厨房,她的午餐菜单是:白饭、海带豆腐豆芽汤、苦瓜炒猪皮、盐煮鱼和蔬菜拌鱼干。每一种分量都很少,少到吃惯了大份食品的城里人觉得这些充其量就是开胃菜。
走进大宜味村,其他老人家中发现,每家餐桌上都大同小异,豆腐、海带、鱼、蔬菜永远是主角,只是做法略有不同而已。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菜,长寿的秘密就在于此。蔬菜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搭配上鲭鱼、豆腐、猪皮里的优良蛋白质,虽然说是家常菜,却是营养十足。
巴马长寿秘决,倒是独到秘方之一“适欲”。控制人的性欲,就可以长寿。这个结论,是来自中国保健协会科技部副主任甫元。甫元在调查中发现,巴马人笃行“三晚”:晚恋、晚婚、晚育,严禁婚前性生活。
想长寿的朋友,请仔细看下面“长寿地方的人为什么能长寿?”的博文。
一、探秘中国新疆沙雅长寿村
地理小知识: 沙雅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全县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分渭干河冲积平原、塔里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三部分。
沙雅的天然林资源主要是胡杨林。新疆的胡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河两岸,而沙雅县是最主要的产区。
120岁的婆婆坐在门前,等100岁的儿媳妇从娘家回来,80岁的孙女一面穿针引线,一面自豪地说:“我还年轻……”
这到底是传说,还是维吾尔族老人真实的长寿状态?
2007年11月1日,当健康时报记者寻访到位于新疆茫茫戈壁中的绿色小城沙雅时,这个98%以上为维吾尔人的居住地时,答案浮出了水面。
长寿村印象——
110岁老人采棉花去了
他们虽已高龄,却耳聪目明,终日劳作,动作灵巧。
在小城和乡镇的公路上,70岁的老人独来独往,处处可见,却没有一个是闲逛,都是在忙着干农活或为生计奔波。他们的神态大多怡然自得,但步履匆忙。
沙雅城郊的努尔巴克·乡土格曼贝希村共有82户维吾尔人家,402人。其中80多岁的有28人,90多岁的有8人,100岁以上的有3人——这些维吾尔老人共有的特征是:身材偏瘦,耳聪目明,动作敏捷而且风趣幽默。
早晨,县委的领导阿米娜,本来想让村干部把这些老人从家里请到一起,便于记者采访。结果一找才知道,由于正是南疆棉花采摘的季节,这些老人,有很多下地去采棉花了,还有的赶着马车或坐着摩托车,到县上赶巴扎(赶集)去了。
肉孜·托乎提在家。他正坐在院子的地上剥干玉米的叶子,被剥光叶子的玉米在他身边扔成了金黄色的一堆。从那麻利的动作上,无法看出这是一位已经105岁高龄的老人。
当阿米娜用维吾尔语对他说来采访他,并伸手要搀扶他——怕他被脚下的玉米滑倒时,他却敏捷地从地上站起来,对着记者微笑,目光炯炯有神。
肉孜的老伴几年前病逝了,一个月前,肉孜有要与他79岁的恋人结婚的念头,但是得了一次重感冒让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当村干部问他啥时候结婚时,肉孜神秘地一笑,小声对村干部开了一个男人之间的玩笑,说“我怕自己不行了呀”。
肉孜虽然是男人,但是女人做的针线活,缝衣钉扣,他也在行。
为了让记者相信,肉孜让村干部拿来一枚缝衣针和一段缝衣用的白线,眯缝着眼睛,当众做了一个穿针引线的表演,用了不到10秒钟,真的把线穿过了针眼。
村里年龄最大的是买然姆汗·热扎克,今年110岁了。他一早就出门了,老乡告诉说,他帮亲戚家采棉花去了。他的儿子——今年81岁的买买提,正在村子的树林里耙地上的树叶,为羊群准备过冬的饲料。
村干部用摩托车接来了91岁的吐拉普·阿娜叶提。她是在2公里以外的地里采棉花。吐拉普的儿子不幸病逝,儿媳身体也不好,除了政府的救济,她每天辛勤劳动,挣钱供孙子读书和全家人的生活。她说:“不能光靠政府,要自食其力。”
虽然如此高龄,她和所有维吾尔族女性一样,喜欢穿美丽的花裙子,即使下地劳动也是一样。“漂亮的衣着,能改变女人的心情”,尽管如此高龄,只要生活条件有可能,吐拉普和其她女人一样,愿意打扮自己。
阿乌提·依米尔正要出门,到巴扎去卖棉花。他今年90岁了,老伴因病已卧床多年,他笑呵呵地说,卖了棉花,给老伴买肉吃。
按照阿米娜的说法,维吾尔老人之所以长寿,离不开三样:一个是勤劳,另一个是心态平和,一切顺从“天意”的安排,知足常乐;当然,还离不开营养丰富的饮食。
养胃健胃吃香馕 每天5粒巴旦木
沙雅人,越天然越长寿
在沙雅的采访中,记者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人们生活的信条,是顺应天意,大自然中的物产就能解决他们生存中的许多问题——无论是充饥还是健康,都要从天然的食物中获取:
1.抓饭
相传有位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的维吾尔学者,身体虚弱,于是把羊肉、大米和胡萝卜等食品混在一起,撒上洋葱,就做成了抓饭,每天吃这种饭,身体渐渐康复。
后来,人们根据新疆特产,使抓饭的花样越来越丰富,食疗效果更加显著。在用油方面,除了清油(胡麻油、棉籽油、菜籽油), 还用骨髓油、酥油、亚麻油。在用肉方面,除了羊肉,还选用鸭、鹅和牛肉。此外,还把葡萄干、杏干、桃干等干果加在抓饭里,味道更加香甜可口。
2.香馕
用面粉和牛奶、鸡蛋等各种辅料烤出的香馕,不仅美味,而且养胃健胃。因此,在沙雅见到胃口好,身体健康的维吾尔老人,不足为怪。
3.干果
沙雅老人有吃干果和坚果的习惯。像杏仁一样的坚果巴旦木,每天吃上5粒,就可以大量补充维生素。
4.饮料
沙雅老人喜欢把马奶、骆驼奶发酵成为马奶子、骆驼奶子,这是消暑解渴的上等饮料,也是治疗肺结核、胃病的良药。沙雅老人饮茶,往往按照自己身体调养的需要来。如:砖茶和罗布麻茶具有降血脂,消解脂肪的作用。罗布麻茶不仅调节血压,降低血脂,还能延缓衰老,改善睡眠。
5.苜蓿
在沙雅,有高血脂或高血压的人,每到春季,连续吃上5天苜蓿,就可以起到降解的作用。此外,沙雅人对酸枣也情有独钟,这里的妇女如果闭经了,吃酸枣就可以解决问题。它不仅活血,而且美容养颜。
新疆舞战胜“水桶腰”
现在新疆文艺界的女性,都在倡议让普通中年女性跳她们熟悉的新疆舞。
跳新疆舞全身的关节都能活动开,尤其是腰部,“坚持跳新疆舞的女性,无论生育的影响还是年龄的增长,她们的腰部都不会发胖。”
瓜皮擦身保养肌肤
维吾尔族女子用西瓜皮将面部和全身轻擦和按摩,可以使全身肌肤不仅得到美容和补水,对被烈日烘烤过的皮肤还有镇静作用,是天然的美容护肤佳品。
天天吃羊肉为何就不胖?
健康的秘密全在配料上
采访中,记者发现,生活在新疆的汉族兄弟,许多都为自己的肥胖叫苦不迭,但维吾尔族同胞一样每天吃肉,却既不发胖,也大都身体健康,这是为什么?
在沙雅,记者体验了一回汉族人聚餐时的肉食,长长的桌子上,摆满大盘羊肉及各种肉食。无论是清炖还是烧烤的肉食,几乎没有蔬菜或其它配料。
而维吾尔族老人,早晚进食容易消化的烫饭,做法有点像汉族的面片汤,但并不是只简单地放些面片,而是用胡萝卜、土豆等和羊肉一起,切成容易消化的碎丁,和饭一起煮熟,再放上必不可少的皮芽子(葱头)、西红柿以及植物的清油。除此之外,还要放上蒲公英、薄荷,更少不了孜然、红辣椒素等调料。
中午是抓饭,抓饭里本身有大块的羊肉,如果是吃馕,就配有清炖的羊肉或者烤肉等肉食。无论是清炖羊肉还是各种大串的烤肉,端上桌的时候,肉盘里都会配上许多切成细条的皮芽子,一般还会加上切成小块的胡萝卜、土豆或白萝卜。
身材窈窕的阿米娜,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维吾尔人吃肉却不发胖,奥秘就在这做肉的配料里边。
沙雅县维吾尔医医院院长艾和坦木·米吉提,对维吾尔人制作羊肉的配料进行了“解密” 。
艾和坦木介绍说,羊肉的配料,首屈一指当属皮芽子,它可以降解羊肉的脂肪、活血、补肾壮阳。
而西红柿、胡萝卜、白萝卜、土豆含有的大量维生素,有效地中和了肉里的毒素,有益人体健康。
羊肉和烫饭里,还少不了野生的菌类卡麻菇,它的功能是润燥、润肺、祛痰,能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有卡麻菇,吃羊肉就不容易上火、生痰。
薄荷,其特殊功效不仅可以疏风散热,而且增进食欲。薄荷加在肉食或粥饭里,使人神清气爽、解毒败火。夏季食用薄荷凉菜,更能清凉解暑,通体舒坦,精力倍增。
孜然,不但适宜肉类烹调,而且理气开胃,可以驱风止痛,对消化不良、肾虚便频均有疗效。因此对老年人的健康特别有好处。用孜然调味牛羊肉,可以祛腥解腻,并能令肉质更加鲜美芳香。维吾尔人的肉食离不开孜然,却也懂得孜然性热,所以夏季不会多吃,便秘或患有痔疮者只少吃或者不吃。
来源:《搜狐健康》
网址:http://health.sohu.com/20071122/n253418935_2.shtml
二、探秘中国重庆长寿村
一院子走出6位百岁老人
故事导读 :“母亲100岁时还能吃火烧包谷。”唐华美回忆,家族里几位上百岁的老人,几乎没人掉牙齿,都有喝冷水的习惯。
这是彭水一个普通的村,全村1900多人。
十年内,村里先后有7人年满百岁,其中一个院子就有6个百岁老人。至今健在的、百岁老人1名,90岁以上的老人6名,80岁以上的老人50多人。
这个村被人称为长寿村。长寿村的长寿老人,都集中在不足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该村为何那么多长寿老人?他们长寿的秘密是什么?是遗传?是环境影响,还是与生活习惯有关……
带着这些疑问,日前我们走进了彭水长寿村——茨塘村。
“还没天晴,不晓得我哪天才能回吴家湾?”这几天,百岁老人胡名英每天都向女儿唠叨,说是喝不惯城里的水,嚷着要回乡下老家。
胡名英是春节前被幺女唐华静接到彭水县城的。正月初六,儿女们为她举行了隆重的百岁生日宴。儿女考虑她年龄太大,一个人住在乡下不方便,想把她留在城里。但胡老太不适应城里生活,说什么也要回老家吴家湾。儿女拗不过,答应天晴后送她回去。连日的春雨让胡老太有些迫不及待又无可奈何。
 
长寿档案
十年七位百岁老人
胡名英老家吴家湾,在该县乔梓乡茨塘村。茨塘村位于县城东南方,距县城30多公里。那里群山环抱,溪流交错。村里星罗棋布的农舍或院落,或依山而建,或傍水而居。院落与院落之间曲径相连,鸡犬之声相闻。连续几天的春雨,沉默一冬的小溪开始唱歌,远处的山峦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村头的枯树吐出新芽,老人拄着拐杖,到户外的村头眺望……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行政村,却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
走进茨塘村,随处都能看到老人的身影。他们要么一个人坐在破旧的木屋前发呆,要么拄着拐杖在村里的小道上散步,要么两三个老人坐在一起摆龙门阵。
“母亲陈家茂104岁,6年前的冬天去世;堂二娘淳福志101岁,8年前去世;堂三娘谢刚禄102岁,前年夏天去世;二妈谢朝英103岁,8年前去世;幺叔唐云飞100岁,去年春天去世;村民毛福芝103岁,前年去世;三娘胡名英100岁,是我们村十年内的第七个百岁老人。”71岁的唐华美,对村里的百岁老人如数家珍。“7个百岁老人,我们唐家小院就出了6个。”唐华美自豪地说。
“四组的淳世渠还差一年多就满百岁了。”村支书赵应良接过唐华美的话说,茨塘村目前90岁以上的老人,有三组的谢立珍,95岁;三组的游学军,93岁;四组的刘大玉,92岁;五组宋永江的母亲,95岁。
赵书记统计结果显示:全村村民1900多人,10年内死去和活着的百岁老人共7个;90岁以上健在的老人6个;80岁以上健在的老人共50多个。这些长寿老人,主要集中在该村三组的白地溪、四组的库楼山和六组的吴家湾,范围不足三平方公里。
昨日,市老龄委有关负责人得知此消息后连连称奇。她说,2006年,全市总人口3000多万,共有60岁以上老人445.6万,而百岁老人仅839人。茨塘村仅1900多人,10年内就有7个百岁老人,远远高于全市比例,“这在全国都罕见。”
百岁老人
牙好能嚼烧包谷
“母亲一辈子喜欢喝冷水。”60多岁的唐华伦对母亲的习惯很是不解。他说,母亲一生共生育了9个子女,儿孙满堂,而且都走出老家,生活在城里。
大家为了尽孝,想把她接到城里生活,但她每次到城里,都因喝不惯城里的水而要回家。为留她多住几天,家里得特别为她准备几箱矿泉水。
唐华伦清楚记得,母亲除了嗜好喝冷水,一生勤劳,每天睡得晚起得早。母亲一直教导他:“没有人是睡发财的。”因此,母亲尽管现在年满百岁,每天仍天不见亮就起床。唯一的变化是,母亲从94岁起,每天睡得早也起得早了。
“母亲100岁时还能吃火烧包谷。”唐华美回忆,家族里几位上百岁的老人,几乎没人掉牙齿,都有喝冷水的习惯。他们不管春夏秋冬,渴了就舀起一瓢冷水,咕咚咕咚畅饮。而且,他们都喜欢吃水果。唐华美指着房子周围的果树说,三娘胡名英现在能一次吃五六个橘子而不喊牙酸。
唐华美的老伴周碧英说,家族里的百岁老人不光牙齿好,身体也很好,没有哪个身体有病,他们全是老死的。她说,去世的几个百岁老人很少有出过村子的,他们从没吃过药,甚至连打针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几个老前辈关系和睦,喜欢开玩笑。”唐家在当地是个大家族,整个6组全部姓唐,虽家族里的人尊老爱幼,但同辈之间却喜欢开玩笑,尤其是长姐与弟弟之间,碰面喜欢说诨话。
长寿之谜:神奇传说
“神马尿”是仙丹水
 
为什么一个村出现这么多长寿老人?
当地村民认为,是村里遥遥相对的两座山在起作用.
 
两座山分别叫马面岩和马颈子岩。
传说很久以前,马面岩有一匹神马,每天深夜跑出来吃庄稼,从毗邻的水花村,沿着岩风脑河沟,一直吃到茨塘村的马颈子岩后。见马颈子岩风水比马面岩好,呆在那里不想返回,每天深夜照样出来吃庄稼。
传说很久以前,马面岩  一匹神马,每天深夜跑出来吃庄稼,从毗邻的水花村,沿着岩风脑河沟,一直吃到茨塘村的马颈子岩后。见马颈子岩风水比马面岩好,呆在那里不想返回,每天深夜照样出来吃庄稼。
后来,一个大财主见神马害人。遂请来石匠,打了一个数米高的石狮,安放在岩风脑河的拱桥下,盯住神马不准它夜间出来害人。从此,神马再没出没,茨塘村村民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不仅如此,由于神马被石狮困在马颈子岩,每天被石狮吓得流尿。尿液从岩缝里流出,成为一股股甘甜的山泉。村民由于喝了神马的尿液,所以长寿。
有村民还向我们讲了另一个传说——
马颈子岩上两个山顶的凹槽部位,有一个约两百平方米的平台遗址,当地人叫做铸钱炉。据说远古时候,有神仙偷偷下凡,选址马颈子岩,在此造炉炼仙丹,不料玉皇大帝发现,一把天火将炼场烧毁。那些炼好的仙丹被烧化,顺着山体向下流淌,从此,茨塘村的村民便喝上了仙丹水,所以长寿。
虽是传说,村民对此却深信不疑。唐华美为了证实传说的真实性,顺手从水缸里舀了一瓢从岩缝里引来的冷水,非让我们尝一下不可。
未解之谜
可能与水质有关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茨塘村的老人长寿?
——是遗传?该村除了唐家上百岁的老人主要集中在唐家外,80岁以上、100岁以下的老人多集中在其他姓氏,这又作何解释?
——是生活习惯所致?我们发现,该村村民生活习俗和饮食习惯与邻村的村民无异。
——是环境好?茨塘村的植被并不好,很多山都是光头山。
难道真像传说的那样,是喝了神马的尿液和烧化的仙丹水?
我们品尝发现,茨塘村吴家湾和库楼山,白地溪的水各有特点:吴家湾的水入口清凉甘甜,好一阵口中都回甜;库楼山的水入口时略带咸味,之后口中慢慢回甜;白地溪的水质与库楼山差不多。
对此,从该县科协退休的茨塘村人唐华伦认为,“水质好是事实,但神马的传说是当地风水先生胡编乱造的;铸钱炉的传说更是没有依据。”他说,经查家谱,唐家自湖南郴州迁至茨塘村,至今已有13代人。马颈子岩上的铸钱炉,是清朝时期,唐家第六代先祖私造钱币的遗址。当时,唐家家业发达,第六代先祖借助马颈子岩险要和隐蔽的地势,雇人在此私造钱币,结果被官府发现,铸钱炉被毁,唐家家产被全部查封。从此,整个家族衰败,直到民国时期才逐渐人丁兴旺。
村支书赵应良也认为,村里人的长寿,与当地的水质和土壤有密切的关系。他说,村里长寿老人集中的三个组都地处大山脚下的缓坡,村民的饮用水,全是大山流出的地下水;加之三个组都同属一种土壤——油沙。由于油沙地种庄稼少有病虫害,村民种地时极少用农药,所以地下水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村民觉得很好喝。因此,村民一离开村子,到任何地方喝冷水都不习惯,总觉得有泥腥味。“胡名英老人就是典型的例子,难道她的长寿一点都与水质无关?”
赵应良称,由于土壤好,村里有80多亩稻田,尽管耕种方式和施的肥与其他稻田一样,但产出的稻谷比其他稻田的颗粒饱满,产量要高。而且,大米的油质重,煮出的饭又香又糯。以前交公粮,粮管所每年都要把那片稻田里的谷子另外装仓。他认为那片稻田的土壤,含有能使人延年益寿的特殊矿物质。
到底是不是如村支书赵应良分析的那样?当地政府未对其进行过调查分析,我们不得而知,但长寿村却是名副其实的。
来源:《搜狐健康》
网址:http://health.sohu.com/20071129/n253701135_1.shtm
三、探秘日本冲绳大宜味长寿村
长寿饮食很"单调" 保持青春每天必吃四样菜
日本冲绳是世界闻名的长寿区,而大宜味村则是冲绳的“超长寿”胜地。这个人口约3500人的村子,90岁以上居民就有80人,且个个身体硬朗,被视为日本第一健康长寿村。
长寿饮食很“单调”
这些健康老人,没有昂贵的保健品,也享受不到燕窝人参鱼翅,并且,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吃着同样的几种食物。
如此单调的饮食,难道就是长寿秘诀?日本饮食研究专家松长绘菜走进这些老人的厨房,一探究竟。在104岁的奥村老太太的厨房,她的午餐菜单是:白饭、海带豆腐豆芽汤、苦瓜炒猪皮、盐煮鱼和蔬菜拌鱼干。每一种分量都很少,少到吃惯了大份食品的城里人觉得这些充其量就是开胃菜。“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菜,蔬菜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搭配鲭鱼、豆腐、猪皮里的优良蛋白质,虽然家常却营养十足。”松长绘菜说道。走进其他老人家中后他发现,每家的餐桌都大同小异,豆腐、海带、鱼、蔬菜永远是主角,只是做法略有不同而已。
台湾抗老化保健医学会理事长王铭富指出,“人们应该形成这样一个观念,抗衰老应该从厨房开始,而不是药房或梳妆台,更不是整形医院。”
4种食物每天必吃
松长绘菜表示,造成现代人老化的危机不是营养不良,而是营养不均衡。动物性脂肪、糖分、盐分过多,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却摄取不足,促使慢性病不断低龄化,当然“未老先衰”。想要吃出活力、吃出青春,以下这4种食物,必不可少。
鱼:深海鱼(如青花鱼、鲑鱼、鳕鱼、沙丁鱼)中的DHA可以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EPA则能降低血液里的中性脂肪和坏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预防中风及老年痴呆症。
豆腐:大豆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经过加工的豆腐,营养素的吸收率大大提高,还增加了特有的香味。豆腐是人们植物蛋白质的最好来源,还能提供丰富的钙和镁。
海带: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烟酸以及碘等多种微量元素。在日本,海带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妙药,能预防肥胖、心血管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
蔬菜:水果和蔬菜中的各种抗氧化剂配合起来,能很好抵御衰老。“经常吃蔬菜可以使人患癌症的机会下降一半”,这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癌症研究专家布洛博士对17个国家200项研究进行分析的结果。尤其是大蒜、生姜、紫苏等蔬菜,对提高抵抗力效果最好。
蔬菜最好吃齐5色
“鱼、豆腐、海带都相对比较单调,不过蔬菜上却可以大做文章。”松长绘菜表示,长寿村的老人们其实并不懂营养,他们只是通过简单的颜色搭配来决定每天的食物。配在一起好看的食物,也一定“好吃”,这是最简单的真理。西方一直有一句话:“You are what you eat.”(吃什么,像什么),一个每天吃五彩蔬菜的人和一个每天吃汉堡炸鸡的人,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子?大家一想就明白。
其实,吃各色蔬菜,不仅是为了好看,很多色素本身就是抗氧化剂。在长寿村,以下5种颜色的蔬菜绝对少不了,保证自己每餐至少吃两色。
黄色:
胡萝卜、甘薯、南瓜、玉米、甜瓜,其中的类胡萝卜素,能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
绿色:
深绿蔬菜中的叶黄素,能保护眼睛清晰明亮;
蓝色:
茄子、紫甘蓝含花青素,可预防肿瘤形成、抑制生长;
红色:
西红柿、甜椒中的茄红素,可以对抗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白色:
白色花椰菜、大蒜、洋葱有助抗癌。山药、银杏等中药材,都有抗老化的作用。
来源:《生命时报》《搜狐健康》
网址:http://health.sohu.com/20071126/n253470716.shtml
四、探密巴马长寿秘决
清心寡欲可长寿 夫妻分床利优生
巴马长寿秘决探研又有新发现。在9月21日召开的世界长寿之乡探研会上,专家宣布了巴马长寿独到秘方——“适欲”。
来自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的长寿专家和国内知名学者100多人,齐聚巴马,共同研讨这个世界上长寿链条惟一没有断裂地区的秘诀及产业发展大计。
控制性欲可以长寿。得出这个结论的是中国保健协会科技部副主任甫元。甫元在调查中发现,巴马人笃行“三晚”:晚恋、晚婚、晚育,严禁婚前性生活。新婚之夜,夫妇不入洞房;半个月之后,新郎才请新娘回来住上一两天。此后,只有每逢过年过节或大事才能鹊桥相会,这样“小别胜新婚”的方式,使性生活量小质高、富有激情。妻子怀孕后期才能到夫家落脚长住,但与丈夫分床而眠,这样有利于优生。有了孩子后,夫妻正式分床,儿随父睡,女随母卧,减少肌肤之亲,旨在避免房事过频。
“调果显示,长寿老人的性事频率一般每月为:青年时4~8次,中年时2~4次,壮老年时1~2次,70~90岁老人1至数月一次。”甫元认为,巴马人继承了“节欲保精、清心寡欲”的优良传统,在世界长寿村是独树一帜。
来源:《搜狐健康》
网址:http://health.sohu.com/20070924/n2523163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