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的功效、作用、营养及好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7:47:59
红枣又称大枣,在我国很多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本草求真》中指山:“人枣味甘,性温,为补脾胃要药,能润心肺,补五脏,丰肌肉,悦颜色,生津液,治虚损。大枣甘能补中,温能益气。”《本草备要》中称能“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营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等症及解药毒。一般认为,枣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A、B1、B2、C、P及生物碱、黄酮类物质,还含有钙、铁、硒、锰等微量元素和十几种氨基酸是其药理药效功能的物质基础。因此我国卫生部已正式将枣列为“既是食品,也是药品”。红枣可治疗贫血,使动物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等血液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本文就其补血作用的物质基础作以探讨。
1 机体的造血机理
机体的造血过程是一个活跃的细胞增殖、分化与释放的过程。它是多潜能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维持其数量的恒定,并由多潜能造血细胞到各系定向祖细胞,再进一步增殖分化,释放到外周血循环。
机体造血功能受多种造血生长因子的调控,集落刺激因子CSFs)、白细胞介素(IL)和EPO是调控机体造血功能的3类主要造血生长因子 [1,2] 。其中CSFs和IL在粒系、单核系细胞造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刺激造血祖细胞增殖,并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延长其生存期及释放药理活性物质,刺激嗜中性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多向性集落刺激因子(IL-3)主要作用为促进造血多能干细胞及前体细胞的定向分化与增殖,表现为对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细胞的分化、成熟有调节作用。IL-6在体外能刺激人和鼠骨髓细胞的粒单系祖细胞(CFU-GM)形成,在体内能增加循环中血小板、淋巴细胞、脾及骨髓中祖细胞的数目。
血清EPO仅作用于红系造血细胞,主要来源于肾脏,由肾内皮和上皮细胞分泌,其空间构型与生长激素相似,具有存活因子、分裂原、分化原3种生物活性,在红系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增殖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认定没有EPO的存在就不可能有红细胞的生成。红系祖细胞,义称为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E),是体内EPO反应细胞的代表。
2 红枣补血作用的物质基础
2.1 红枣多糖
红枣的补血功用,可能主要是由于红枣中的多糖成分影响造血系统、促进造血的结果。目前认为,造血凋控的关键在造血干细胞利造血祖细胞,尤其是后者膜上出现了造血生长因子(HGF)的受体。多糖是红枣中促进造血的有效成分,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启动机体造血调控系统,间接地刺激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红枣多糖可能是通过保护和改善对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起重要调控作用的造血微环境,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并激活造血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等;也可能是通过体内间接途径刺激骨骼肌组织,使它们分泌活性较高的红系造血调控因子,造血调控因子调节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红系造血。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精都是维持肺脏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三者来源于中焦脾胃化生的水气之精微,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转化。气能生血,精血同源。现代研究表明,造血功能不足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T淋巴因子可产生CSFs,后者可刺激祖细胞(CFU)的增殖和分化;B淋巴细胞可产生CSFs协同物质,间接调节造血功能,因此,免疫功能低下,将严重影响造血功能,从而导致血虚 [4] 。血虚症一般治疗是补血法,但固血与补气关系十分密切,所谓“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因此补血的同时常并用补气。补血药正是通过益气补血、补肾填精达到补血目的的。
红枣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活性。大量药理和临床实验研究表明 [5] ,多糖类化合物是一种免疫调节剂,能激活免疫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多数植物多糖均具有抗补体活性和促进白细胞介素(IL)生成的作用。抗补体活性多糖大多为酸性杂多糖,其酸性部分主要是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林勤保等[6]从大枣中提取多糖成分,得到大枣中性多糖JDP-N和酸性多糖JDP-A。对大枣酸性多糖进行糖醛酸分析,其糖醛酸为D-半乳糖醛酸,含量为40.6%。经第一军医大学药理研究室药理实验测定,具有明显的抗补体活性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红枣多糖的酸性杂多糖是其抗补体活性的内在原因。本课题另文报道红枣汁能提高小白鼠血红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增加胸腺、脾脏的重量。
综上所述,红枣多糖有可能通过诱导机体造血基质细胞和脾细胞等产生类造血生长因子物质,促进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分化增殖,而且促使基质细胞粘附性增加,有助于基质细胞和造血细胞的相互作用。
2.2 cAMP和cGMP
有研究表明,气虚症患者血浆6-K-PGE1 a水平降低,cAMP水平也下降,cAMP/cGMP比值降低。K Hanabusa等报道了大枣中cAMP的含量在高等植物中是最高的,是鳄梨含量10倍以上。红枣中所含的cAMP和cGMP能使白细胞内cAMP/cGMP比值提高[7],证明了红枣的补气机理。此外,cAMP能阻止血小板内血栓素A2的形成,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2.3 微量元素
中医理论认为 [8] ,血液的滋生在脾,而根源于肾。饮食依靠脾胃运化为精微,然后化生血液;肾为全身元气之根,藏精气、主骨,骨生髓,精髓充足可化为血。若脾虚则血不能运化吸收水谷精微,血液生成不足;肾虚精髓不足,血液之源匮乏,则可形成贫血,肾虚阴亏,肝失滋养,则肝肾阳虚;肾阳不振,脾失温养,可致脾肾阳虚。现代医学认为中医的 [9] “阳虚”“肾虚”等症候与体内的无机元素:铁、铜、硒、锌、钴等关系密切。这几种微量元素有维持正常造血机能和组织机构的作用。如果缺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肌营养不良等症状。红枣能发挥补血作用和其含有丰富的微量、宏量元素是分不开的。在红枣中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锰、锌、钼、铬的含量十分丰富,尤其是铁和锰的含量较高。
2.3.1 铁 红细胞是氧的载体,它的重要成分是血红蛋白。铁是血红蛋白的—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同时铁是一种重要的诱导金属,它所构成的调控体系,除了调节铁自身的平衡代谢,还参与调控血红素/血红蛋白合成中的某些过程,影响血细胞的分化、增生、成熟与功能 [10] 。红枣中铁含量丰富,平均为2.4mg/g。同时红枣中的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葡萄糖和果糖、半胱氨酸等,在肠道内能使Fe3+还原为Fe2+,促进铁的吸收。此外,铜、锌、钴、锰等无机物可增加铁的吸收。
2.3.2 锰 锰有刺激红细胞生成素和促进造血的作用。锰在线粒体内含量很高,而血红蛋白的合成与线粒体有特殊关系。元素锰可以取代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使血红蛋白结合氧能力减弱,造成组织缺氧,反馈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造血。有人发现锰促进细胞内EPD的mRNA水平增加;也有报道贫血患者锰减少。红枣中锰的含量平均为25.34μg/g。
2.3.3 铜 通过铜蓝蛋白影响铁的吸收、转运和利用,维持铁的正常代谢,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成熟,参与造血过程。铜是铜蓝蛋白的辅基,血浆铜蓝蛋白与组织转化铁蛋白有关,缺铜时铜蓝蛋白氧化酶活性降低,铁的吸收、氧化、运输受阻,骨髓得不到足够的铁元素,血红蛋白和卟啉合成受阻,红细胞脆性增加、存活时间变短而形成贫血。红枣中铜的平均含量为2.56μg/g。
2.3.4 锌 人体内因分解代谢增高、对锌的吸收不良、排泄和丢失过多等导致缺锌时,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等发病率均增高。红枣中锌含量平均为24.56μg/g。
2.3.5 硒 硒能使骨髓CFU-GM产率明显增加,预防用药可减轻CFU-GM产率降低,从而促进骨髓造血。其作用机理尚未阐明。红枣中硒含量平均值为0.134μg/g,高于食物成分表列出290种水果的硒含量,与目前正引起广泛关注的几种热点开发野果相比,枣的硒含量也是突出的。
2.4 维生素
红枣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P、A、E等多种营养物质。
2.4.1 维生素C 维生素C能与铁形成可溶性螯合物,在铁的高pH下,也能呈现溶解状态,具有明显的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作用;VC能使肠道中难以吸收的三价铁还原成易于吸收的二价铁增加人体对铁的摄取;VC还可使高铁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因此,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叶酸也是参与造血的维生素,VC能使叶酸转化为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后,叶酸才能发挥作用。因此,VC是参与红枣补血的重要活性物质。每100g鲜枣含维生素C380~600mg,是山楂的6~8倍,桔子的15倍以上,苹果的82倍,比号称“维生素之王”的猕猴桃还高3~4倍。
2.4.2 维生素A VA是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与铁代谢紊乱有关,具有改善铁的吸收和铁在体内的运转分布,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有报告指出严重缺乏VA可导致DNA代谢和蛋白质合成异常,引起血细胞生成障碍,继而导致贫血。VA通过影响肝、脾贮存铁释放到外周血液和红细胞增殖分化而引起贫血,其机理国外推测是因红细胞增殖分化障碍所致。而红枣中VA原的含量可达3.6μg/g。
2.4.3 维生素B2 Powers等 [13] 报道维生素B2缺乏与动物贫血有关。近年研究发现当体内VB2缺乏时,Fe吸收、转运以及肝脾储存Fe都受阻 [14] 。红枣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2,铁及维生素B2协同作用,补血效果优于单纯补铁。
2.4.4 维生素P 红枣中的维生素P含量为百果之首,为33mg/g以上。一般认为柠檬是维生素P含量丰富的代表,但跟鲜枣相比,却逊色十几倍。有研究表明 [5] ,类黄酮化合物可显著增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清中集落刺激因子(CSF)的数目,CSF的种类为M-CSF和其他造血因子,从而促进骨髓造血。
大量实验表明,红枣中的类黄酮、VC等能清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活性成分也可防止血液凝块及血小板成团,对补血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综上所述,红枣的补血作用是红枣多糖、cAMP和cGMP、大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红枣具有哪些功效
在中药学里,红枣的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种:
1.健脾益胃: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每日吃红枣七颗,或与党参、白术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疗饮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胀、呕吐等症状。
2.补气养血:红枣为补养佳品,食疗药膳中常加入红枣补养身体、滋润气血。台大免疫学孙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时多吃红枣、黄耆、枸杞,能提升身体的元气,增强免疫力。
3.养血安神:女性躁郁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宁等,用红枣和甘草、小麦同用〈甘麦大枣汤〉,可起到养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在精神紧张、心中烦乱、睡眠不安或一般更年期症候群时,中医的处方常配加红枣,主要是红枣有镇静作用,因此平常如果生活紧张者,不妨在主菜汤中加入一些红枣同食。
4.缓和药性:红枣常被用於药性剧烈的药方中,以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并保护正气。如:「十枣汤」中,用大枣缓解甘遂、大戟、芜花等泻药的毒性,保护脾胃不受伤害。
5.预防癌症:红枣成份中维他命c含量很高,而且含有环磷酸腺甘及山楂酸等成份,经过研究证实以上三者均含有抑制癌症的效果,也就是说红枣有好的预防癌症功效,适合现代环境的健康食品。
6.养护肝脏:由于红枣内含有三萜类化合物的成分,可以抑制肝炎病毒的活性,中医很早就有用红枣组方的 “养肝汤”来养肝排毒的方法。此外,红枣还能提高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有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另外,一些慢性肝病患者的体内蛋白相对偏低,而红枣富含氨基酸,它们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可以防止低蛋白症状,达到健脾养肝的目的。对一些慢性肝病患者来说,除了定期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监测外,可以每天多吃一些天然的红枣来保护肝脏。
红枣汤对产后贫血、气血虚弱及产后调养,也有明显效果。此外,红枣也可减轻因心血不足所引起的心跳加速、夜睡不宁和头晕眼花等症状。产后妇女饮用,可减少烦躁与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