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骨质疏松是可以预防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44:07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系指每个单位内骨组织数量减少。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起自胚胎时期,并持续到出生后20多年。成年人骨骼的数量不再发生变化,但骨的代谢却持续不休,即骨的生成和骨的吸收这两个过程处于平衡状态。年龄超过40岁后骨的生成保持不变。但骨的吸收却增加,数十年后骨组织数量仅及30岁时的一半量。一旦骨的密度降低至难以忍受日常生活中所受的应力,便会发生病理性骨折。人在一生中骨量是不恒定的,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性。人到30~40岁时,体内骨数量积累达到一生中的高峰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数量开始减少。这些变化包括:总体矿物质含量进行性减少,皮质骨变薄,骨小梁减少。女性40岁,男性40~50岁骨髓腔开始进行性扩大。其中,下肢变化比上肢更明显,尤其股骨上段更显著。全身松质骨数量减少更为明显。其中,椎体、股骨近端、桡骨远端、髂骨等部位是松质骨骨质疏松的突出部位,并与骨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所以,骨质疏松是老年入骨折的一个危险因素。认识这一点,对于预防老年人骨折有重要意义。
骨质疏松患者年轻化,和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有很大关系,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精神压力、体力的负荷过重,都会诱发此类疾病。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的变化等,比如染头发、喝饮料、装修等,都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
现在有很多白领阶层出现了经常乏力的现象,在骨质疏松的早期,乏力是最典型的情况,因此年轻人出现长时间的乏力,一定要到医院看一下。预防骨质疏松,从出生以后,就要对骨骼全面认识,很重要的一点是阳光、运动、喝牛奶,补钙最佳的时段是一岁至三岁。
医学研究提示,像骨质疏松症这样的老年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而预防则应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专家认为,现在的问题是,青少年钙的摄取量不足。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所吸收的钙一般都不够。因此,当步入老年后,特别是在老年的后期,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的病状。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有高达90%的女孩和70%的男孩所摄入的钙量不足以保证其在进入成年后有一副很坚实的骨骼。
每天摄入如奶酪和酸奶等乳制品,都是很好的补钙方法。但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越来越喜欢喝碳酸饮料,而不是牛奶。这种情况,加之身体锻炼的减少,会使青少年骨骼发育时期的基础打得不好,给进入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留下隐患。在“世界骨质疏松日”(10月20日),有关专家指出,近几年来,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增高,较30年前增加3倍。部分省市的统计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已经高达59%。而且发病年龄变小了,危害增大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乱节食、躲日晒和少运动。
天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旭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骨折,常见部位有椎体、髋部和前臂,其中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流行与社会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如骨质疏松症就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据欧美报道,30%的妇女和12%的男子在一生中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所花的医疗费在英国和美国高达14亿美元和150亿美元。尽管我国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目前还低于欧美,但随着我国近几年来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如饮食结构的变化,体力活动的减少等,骨质疏松及其引起的骨折,在我国也正在构成一个越来越严重的公众卫生问题。而且,我国相当数量的骨质疏松症病人症状隐匿,当发现或发生骨折时才被诊断,因此有专家认为,骨质疏松在我国是一种无声的流行病,我国的病人和医生对此病的警觉性和危害性的认识都不高。在门诊上看到一些女性三四十岁就有了骨质疏松,一问,她们大都是天天窝在写字楼里的白领,为了苗条要节食,为了美白要防晒,工作忙,又不爱运动,结果影响到体内的正常代谢,患了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就是容貌,如骨质疏松可使人变矮和变驼。谈勇教授说,挺拔的身材才好看嘛,女孩子不要为了美白,连太阳都不晒了。女孩子还要有合理健康的膳食和适当的体育锻炼。特别是那些在高层写字楼里工作的女性,不要整天待在里面不见天日。以前误认为预防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事,其实骨质疏松的危险在儿童时期就已存在了,预防骨质疏松应从儿童抓起。特别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骨发育的关键时期,人大约20岁以前就能获得90%以上的骨密度。为了预防骨质疏松症,要鼓励孩子每天喝一袋牛奶,多进食豆类蛋白和蔬果,还要经常参加户外锻炼和晒太阳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骨折,常见部位有椎体、髋部和前臂,其中以髋部骨折最为严重。
第三个是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许多白领每天在办公室里面,空气不好,工作压力还特别大,由于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让他们得不到充足的休息,造成人体免疫力的下降。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拥有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针对骨质疏松症日益高发的现象,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给予骨健康以更多的关注,预防骨质疏松从年轻开始。
“目前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1/3的女性和1/12的男性至少会发生1次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中20%的髋部骨折病人在骨折后的第一年内死于骨折的各种并发症,这表明我国骨质疏松症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了。”天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旭说, “更严重的是,骨质疏松症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调查显示,在20至30岁的女性白领中,约10%~15%骨量减低,这一比例大大高于过往调查。”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影响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是多样的,如疾病、低钙摄入、年老、不良生活习性、药物影响、日照不足、家族病史等。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某些现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加剧该病的发病率。例如,减肥是年轻女性罹患此病的重要因素。很多女性在减肥过程中将一切与脂肪有关的饮食都拒之门外。殊不知,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影响骨骼健康。
目前尚无安全又有效的方式可使已疏松的骨骼回复原有的高品质,因此预防是关键。研究表明,积极运动和合理营养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今年国际骨质疏松日的口号就是“运动”。研究发现,经常锻炼的青少年进入老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将更晚,症状更轻;常打太极拳的人与不打的人相比较,跌到减少47%,髋骨骨折发生率降低25%。
而作为骨骼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在日常饮食中合理摄入钙,也是保证骨骼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从年轻时就要保持每天摄入足够的钙。除了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之外,也可以选择有临床试验证实具有确凿疗效的钙剂,可满足人体每日对钙质的需求。
传统的观点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衰老有关。然而,医学专家最近证明,三四十岁甚至二十多岁的女性,都有可能罹患此病,不少女性为了皮肤白皙拒绝日晒,梦想拥有“魔鬼身材”拼命节食,坐在办公室中极少运动,这些都为骨质疏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骨质疏松的第一危险因素是减肥。很多追求形体美的青少年试图通过节食来减肥,特别是许多女性在减肥过程中将一切与脂肪有关的饮食都拒之门外,这样一来,往往会打乱正常的饮食结构和膳食平衡。他们避之不及的脂肪,其实是身体摄取钙质等营养素的重要载体,而粗纤维及钠盐摄取过多则会造成钙质吸收障碍。减肥者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会使骨骼变得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