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伪爱(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1:09:43
妈妈的伪爱

你的爱
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
妈妈给孩子的爱是不是真正的爱?是爱孩子,还是爱自己?这个让妈妈们不愿意也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原来在生活中竟是这般的常见!辨伪才能存真,让我们邀心理专家一起撩开伪爱的面纱,直击伪爱背后的真实心理。
如果不在乎孩子的感受,不尊重孩子的意愿,父母为孩子付出的一切,那些给予和满足只会夺走孩子的快乐,给孩子带来伤害。
给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忽视孩子的真实需求时,父母要反思,他们竭力要在孩子身上获得的,是否是自己未能得到的赞赏?
场景回放1:
隔壁的迎迎去学芭蕾舞了,妈妈也为美美报了芭蕾舞的学习班。美美很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学跳舞,但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总会让美美出来表演一番。听到大家的赞美,妈妈非常得意。
然而,美美却说不再想学习舞蹈了,因为妈妈为了让美美舞蹈能跳得更好,就取消了一切其他的活动,让美美专心学舞。原本活泼自信,爱说爱笑的她也失去了内心的欢乐。
场景回放2:
燕燕妈妈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妈妈,她说:“我竭尽全力去照顾燕燕,处理她的问题,除了睡觉之外,我每时每刻都在关心她。”
她为了满足孩子的需求,全力以赴地日夜劳作。尽管她觉得燕燕应该变得自立,她还是给燕燕准备好一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将自己在家的几乎全部的自由时间,用于照顾孩子。但只要有人夸她是个好妈妈,她就觉得很满足,一切都值得了。
点评: 别让孩子为自己的虚荣“买单”
如果让孩子活在妈妈的虚荣心下,有的孩子可能学会了迎合妈妈,而不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例如孩子可能会变得压抑,不明白自己的真正需求,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许他慢慢地学会了压抑自己去迎合妈妈的虚荣心,很可能这个孩子长大后也变成了一个虚荣的人;有的孩子可能会在妈妈的虚荣心下学会反抗,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心情没被理解。
给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很多时候,父母亲的给予,并不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而是他们自身的心理需要。场景1中的美美妈妈愿意给予和满足孩子,但事实上她一味地要求、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的感受。这并不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是为了获得朋友们的赞美,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美美妈妈并没有考虑美美活泼、好动、希望能尽情玩耍的需求,而只是为了炫耀。没有认识到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孩子的生命是为了本身的目的而存在。
场景2中的燕燕妈妈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行为,让燕燕丧失了独自探索的勇气。她不能理解,爱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活动,爱要求另一个人的完全参与——使用他们的头脑和心智。她不明白,很多时候,不给予其实比给予,需要更多的勇气。而且培养独立性要比照顾那些原本可以照顾自己的人,更加是一种真爱行为。此外,他还需要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愤怒、不满与期望,这对于燕燕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的母亲竭力要获得的是自己未能得到的赞赏。她们不明白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只能用孩子的成就给自己一些慰藉。也就是说,孩子不可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我们希望的认可表达,而是反过来,养育他们对自己的认可。
给予是要把孩子当成炫耀的工具 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很多妈妈内心怀有很多恐惧,感到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觉得自己为孩子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害怕与社会脱节……妈妈拼命在孩子身上补偿这些恐惧带给她的不安:一方面,她们过度包办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不能离开妈妈独立;另外一方面,她们热衷于早期智力开发,严格要求孩子达到超常标准,这样她可以炫耀自己的“成就”,在他人那里挣足面子。
像丁丁妈妈送丁丁去各种兴趣班,强迫丁丁考几段几级,然后在众人面前自豪地吹嘘丁丁的“本事”,却没发现丁丁的笑容越来越少了。此外,丁丁妈妈非常爱面子,丁丁的表现一旦没达到她的标准,比别人的孩子差了,她会觉得抬不起头来,变得焦虑而粗暴。妈妈情绪的变化给丁丁产生更加恶劣的后果,那些高不可攀的期望和要求、经常得不到接纳和肯定没有让他形成客观的、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建立起必要的自信心。无数次“失败”和“无能”的体验也让丁丁失去了内心的快乐。
其实,孩子应该是完全独立于父母的有个性的生命体,他们最终并不属于父母,更不是可以让父母随意摆布、炫耀的工具。孩子需要的是父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需要鼓励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信心;在需要督促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以提醒;在需要引导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指明道路。
满足自己的虚荣是为缓解内心的焦虑
孩子的需求会根据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此时,如果妈妈在知识上或是心态上不做出相应的更新,就会像故事中的美美妈妈一样,陷入一种因虚荣而生焦虑的状态,看似为了孩子好,却阻碍孩子的发展。
这种状况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所体验,但是,有些妈妈能够马上调整自己,而有些则容易纠结于此,甚至形成很深的困惑。那么,这样的妈妈一般会有以下一些特点:有些妈妈生活支撑点比较单一,比如缺少丰富的业余生活,朋友较少,体现自我价值感的方面也比较少。这样的情况下,便会把过多的精力和期待放在孩子的身上,于是,形成了对自己照顾孩子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对孩子的有过高期待。
实际上,2-3岁的孩子随着他们活动能力的增强,知识的不断丰富,心理也随之发生急剧的变化,此时他们自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他们希望学着其他小朋友的样子自己系鞋带,希望自己选择学习的方向,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父母全权代劳,表面上他们对孩子的付出是百分之百,不折不扣的,但是,他们却没有心力去仔细想一想,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给予是为了补偿自己未竟的心愿
题解:很多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有没有满足和达到的愿望和目标,这种未完成的愿望一直潜藏在父母的心里。当自己有了孩子后,会潜意识地投射都孩子身上,便用给予来补偿自己未竟的心愿。这其实是在“设计”孩子,补偿自己。
场景回放:
童童每天都要去练两个小时的钢琴。妈妈说自己从小喜欢音乐却没有条件,现在自己再辛苦也一定要让童童经历一下,不让童童长大后有任何遗憾。
无奈之下,童童只有顺从妈妈的意愿去参加了钢琴班。但没有任何音乐天赋的童童坐在钢琴旁,心却飞到外面那群正在尽情玩耍的小伙伴那里,什么都没有学会。童童妈妈无奈极了。她觉得童童是个贪玩的,没有毅力的孩子。
点评:
妈妈的给予是为了在孩子身上弥补和实现未竟的心愿
真爱的前提是要尊重孩子,要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的成长需要。真爱的父母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孩子的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这是一个挑战,这首先要父母承认一个事实: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
补偿心理无视孩子需要,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孩子身上
妈妈认为自己的给予是因为自己爱孩子,肯为孩子牺牲,但实际上,这种给予源自父母的“补偿心理”,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而是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
每个人内心中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这个‘内在的父母’就是我们自己。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其内容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有很多种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内在的小孩’向外的投射。父母将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他们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满足自己。
妈妈的这种“补偿心理”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太重视塑造,刻意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那么,无论他们的安排多么完美,他们的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他们是为妈妈而在生活。
妈妈的过度呵护也缘自补偿心理
处于补偿心理的父母让孩子去学习自己以前没机会学习的东西,是妈妈们未完成心愿的满足,这是妈妈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的行为,但是这种心愿并不一定是符合孩子的个性。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来完成自己的愿望是不公平的。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呵护有时就是出于补偿心理,例如小时候没有被好好照顾,就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强烈呵护的心情。有一位150多斤的胖女孩晓雅,她希望“解决与母亲的关系问题,同时希望自己减肥成功,变得更加自信和外向,完善自己的人格,让自己更加快乐”。晓雅说:“妈妈特别爱我,总是把最好的给我,但是很多时候,她给我的很多不是我最想要的。”
妈妈小的时候物质匮乏,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所以她希望自己能给女儿最好的一切。妈妈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给予晓雅大量的美食和漂亮的衣服。她说以前小时候自己过的很苦,现在还不让女儿吃好点。可结果却让晓雅变成了一个胖女孩,这让晓雅非常苦恼。
晓雅妈妈一直期待着晓雅是个活泼开朗、外向积极的女孩。可是真实的晓雅却是:略微有些内向,遇到问题总想逃避。从上面可以看出,晓雅的真实自我不符合妈妈的期望。她的妈妈对她的期望如:活泼开朗、善于交际等,都是她现实生活所缺乏的,使晓雅的内心有了冲突。
其实,晓雅妈妈对孩子的给予并不是无条件的爱,一方面她因为自己童年时物质匮乏,没有得到很好照顾,而总是在物质方面不断地满足晓雅。同时她希望在自己过度的给予和满足后,晓雅能想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可这种做法并没有尊重晓雅自身的个性,晓雅真实的自我和妈妈心中理想发生了斗争,造成了晓雅内心的困扰。
妈妈希望在孩子身上塑造一个 “完美”的自我
童童妈妈的行为,其实并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不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也并不真正关注孩子的成长需要,甚至都没有兴趣去了解孩子自己的真实感觉、真实想法,他们只想把孩子塑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小孩的形象,而这会让真实的孩子丧失自我。对于这样的孩子而言,爱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枷锁。
其实,童童妈妈只是希望在童童身上塑造一个“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因为改变自己太痛苦了,童童妈妈本能地回避这一条路,而更希望在孩子身上塑造一个“改良”的、“完美”的自我,往往还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童童是无辜的,也是无助的,他无法反抗父母,只有折磨自己,以图取悦父母。
妈妈的补偿心理会让孩子形成“我不行……”的自我认知
如果妈妈坚信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这就在无形中传递给孩子这样一个信息:“你不行,我来……”,孩子幼小的心灵并不具备很强的甄别是非的客观标准,他们时常会对父母的评价照单全收,这样的信息将给孩子形成一个极为消极的自我暗示:“我不行,要靠妈妈(爸爸)……”。这种沟通模式下培养出无能且拒绝承担责任的孩子。
作为父母就要首先体察一下自己的心态与情绪。检查一下自己的强加给孩子的是否是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当父母做了认真的自我审视之后,便要自己的生活和亲子沟通方式上做出一些调整。丰富充实自己的生活,增加自己的支持体系和心理安全感,处理生活中没有处理好的矛盾。
在此基础上,给孩子更大的权限,让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承担自己愿意承担的责任。当然,放权并不意味着放任。在让孩子做事情的同时,父母也可以适当参与引导。比如,童童是有可能因为不喜欢练琴而苦恼,此时,妈妈不是强迫童童学习,而是引导和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让孩子自主地去选择。
换一个角度想,孩子的这种自主意识恰恰是父母帮助孩子提升能力的最好机会,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但一旦选择就要努力坚持。如此一来,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有丰富的体验和成就感。同时也避免了造成伤害。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专家方案: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点评专家:
专家简介:李拯,心理学硕士,守护心灵工作室高级心理咨询师,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留学心理测评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心理咨询师(二级),意象对话疗法心理师。
曾经有家长向我哭诉:“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特别艰巨的任务,我尽可能把我认为最好地给予孩子,可是结果却往往不那么如人意,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失败,似乎做得很多事情在孩子身上都不见效。”每一位父母都热切地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不愿意失去任何可能地机会。不过有的时候我们发现,也许父母的无意识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不要让父母的虚荣影响孩子的成长
自然界大多数生命的茁壮成长,都离不开阳光。对于孩子而言,快乐便是沐浴在他们身上的一束阳光。心理学家曾用事实证明,一个孩子倘若长时间被某一件或一些讨厌的事情缠绕着,失去了快乐的童年生活,便会影响他们的健康的成长在成长阶段,无忧无虑地快乐生活始终应该是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因为对孩子而言,快乐是一种健康心理的滋养。
父母为孩子付出一切时,就应该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就应该在乎孩子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孩子厌烦的事情,不要强迫他们去做,即使父母认为很有必要,也要耐心引导。
像辰辰的妈妈从来不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她认为帮助孩子或者说替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是对孩子积极性最大的打击。就好像在对孩子说:“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和勇气”。她认为对孩子不断地鼓励,并且从内心中相信孩子、赋予孩子自我发展自己的权利是对孩子真爱的最大体现。
辰辰坐在钢琴前面弹钢琴,弹了一会,他很不高兴地停了下来,这时,妈妈来到他的身边,问辰辰:“怎么啦?”“这个音我总是弹不好!”“哦,你再弹一遍给我听听”辰辰又弹了一遍,妈妈说:“儿子,前面你都谈得很顺畅!这个音确实有点难弹,不过没关系,这需要你慢慢地练习,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老师的视频示范。”妈妈陪了儿子一会就离开了。
过了一会辰辰走向妈妈,“妈妈,我还是弹不好这个音,真让人烦。”“儿子,你已经学习了正确的弹奏方法,只是你还没有完全掌握而已。我相信你在不断地练习中可以谈得很好,因为你是个很有悟性的孩子。”辰辰回到了钢琴的前面开始弹奏,这会他慢慢地找到了弹奏的感觉,弹得越来越顺畅。妈妈走到辰辰的面前,对辰辰说:“儿子,你弹得真棒,妈妈为你骄傲。”不过辰辰的妈妈从来不会把辰辰会弹钢琴变成炫耀的资本,因为她觉得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儿子喜欢钢琴,父母也愿意好好地培养他教育他。
面对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虚荣心是万万要不得的。如果美美妈妈敢于正视女儿的成长需要,懂得美美渴望的只是自由的玩耍,。同时,如果妈妈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焦虑感,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便满足自己心理成长的需求。
不要设计孩子 补偿自己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多情况下投射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但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能去实现,便替孩子规划他们要做的事,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他们自身的成长停滞下来,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如文中的童童妈妈应该把孩子当作受尊重的个体,尊重孩子需求和想法,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在这个基础上,童童妈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比如对音乐的热爱)传达给孩子。
如果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妈妈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会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而且,当孩子不断做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假若都是妈妈在替孩子做选择,那么,不管妈妈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孩子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小靓妈妈在幼儿园报兴趣班时,因为自己喜欢唱歌,就自作主张就给小靓报了音乐班,没有征求小靓的意见。可是小靓上了几天音乐班后一直都很不开心。一直到小靓妈妈和小靓进行了一次沟通之后,小靓才告诉妈妈自己想上的是绘画班。妈妈先对自己的自作主张行为向小靓道了歉,然后和小靓约好,可以让她改报绘画班,但小靓自己的选择就一定要坚持下去。
小靓答应了,果然就一直坚持着,绘画的水平也越来越好了,因为那是小靓打从心底里喜欢的。通过这件事,小靓妈妈开始意识到自己平时总会不自觉地打着爱的旗号来处理一些事,却没有认真去考虑孩子的感受。这以后,不管是大事小事,妈妈都会把小靓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而不是一个在强势和权威之下生活的弱小的人,平等地与小靓交换意见,给小靓更多的关爱、信任与尊重,学会思考孩子要的到底是什么。
照顾就等于爱吗?妈妈时刻要记得找找孩子这面镜子,时刻记得自己对孩子的爱。不要让镜子蒙尘,不要让爱蒙尘。真正的爱会让我们的心坦露在阳光下,让我们的爱没有死角和灰尘。
照顾是想控制
控制孩子的生活
题解:照顾者其实是想得到被照顾者的重视,照顾者可以借由照顾向被照顾者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照顾他的,并且,这种照顾理应获得被照顾者的重视和肯定。
场景回放:
朱朱从4个月开始就一直跟外婆过,现在,已经2岁多了,朱朱妈妈发现孩子跟自己一点儿也不亲,希望能重新获得孩子的亲近。本来朱朱已经学会自己吃饭了,朱朱妈妈硬是从朱朱手里拿过饭勺一口口的喂朱朱;朱朱不小心跌倒了,一点事儿也没有的准备爬起来,朱朱妈妈去赶紧跑过去抱起朱朱,把脸贴在朱朱的小脸上,不住的拍着朱朱的后背说:“宝贝儿,没事没事!”,可是朱朱却挣扎着往姥姥怀里拱……朱朱妈妈埋怨道:“这个小东西,我就不相信不能让你跟我亲,我可是你的亲妈啊!”
点评:
照顾不是爱,而是一种控制
首先我们要区分的是照顾不是爱。照顾别人和关怀别人是不同的。照顾别人通常会忽略对方的感受,并没有试图帮助或梳理他们。一般说来,人更愿意去照顾别人,因为照顾别人可以纾解自己的痛苦或焦虑。照顾者其实是想得到被照顾者的重视,照顾者可以借由照顾向被照顾者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照顾他的,并且,这种照顾理应获得被照顾者的重视和肯定。
朱朱妈妈觉得自己是朱朱的妈妈,理应得到朱朱的肯定和重视,孰知朱朱已经和外婆建立了依恋关系,对妈妈反而不予承认,孩子的表现是很直接的,这让朱朱妈妈有被忽视的焦虑和痛苦。因此,朱朱妈妈在照顾朱朱时,会低估对方的经验,感受的重要,试图将之摆脱;她其实不是照顾别人,而是抗拒自己的存在焦虑。
因此,实质上说,朱朱妈妈爱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她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纾解的是自己的焦虑,所以,她会忽略朱朱的感受,不顾朱朱已经会吃饭、会走路的事实,重新将这些婴儿期的事情在朱朱身上履行一遍。而真诚地关怀,即使妈妈会因此感到痛苦,也不会忽视孩子的感受或经验。关怀包含分享对方的感受,不会企图排除感受。关怀别人是接纳自己和别人,照顾别人则是企图控制别人和别人的经验。
控制会让妈妈看不见孩子的内心感受
朱朱妈妈用自己的经验去替代了孩子的经验,其实就是在操控孩子。她觉得给予就是爱,但是这种给予对孩子的真实感受视而不见。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自己的真实感受。朱朱妈妈对朱朱愧疚式的爱,她以为是在补偿几年来对朱朱的爱的缺乏,实质上,她的潜意识中是想掌控局面,她觉得自己对朱朱的爱是应该有回报的,理应受到朱朱的肯定和重视。因此,她的爱忽略了朱朱的感受和发展需求。
这种给予的实质是控制,是用爱的名义去掠夺孩子的世界,控制孩子的世界。
控制投射的是妈妈的焦虑
妈妈总是固执的认为,在自己的掌控和调节下,孩子的世界会好一些。但是孩子的世界永远是属于孩子的,是需要他自己去体验的。妈妈的控制背后反应的是妈妈的焦虑,妈妈的所有照顾都是在控制局面,而控制的唯一目的就是纾解和释放自己的焦虑和恐惧。很多的担心和焦虑都是妈妈想象出来了(比方说,朱朱妈妈觉得朱朱现在不爱自己,和自己不亲,那以后就越和自己越来越不亲近),而对于局面失控的恐惧和想象不断强化了妈妈想要控制的愿望(想让朱朱短时间内马上与自己亲近)。妈妈的内心就在这样的状况下挣扎、纠结,妈妈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是得不到爱的滋养的。
控制孩子的感受
题解:不是自己的真正感受却要被别人说成是自己的感受,这不是很荒唐吗?有谁能比我们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如果我害怕,我自然会感到恐惧,难道会觉得愉悦吗?
场景回放1:
子然和妈妈一起买冰淇淋。“你要哪种冰淇淋?”妈妈问子然。
“我想要香草的。”子然说。
“有草莓的。”妈妈说。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草莓的更好一些。”
“我就要香草的。”
“不对的,我知道你喜欢吃草莓的。”
“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今天这么倔啊,真是奇怪的孩子。”妈妈说。
场景回放2:
小宝3岁时,爸爸妈妈去买衣服。走走停停了一个小时,时间有点晚了,于是他们急急忙忙地从商店里出来吃饭。小宝有点累,结果一不小心摔倒了,膝盖很痛,他开始大哭了起来。
爸爸妈妈急忙拉起他,几乎同时说道:“你又没有受伤,哭什么。(哭是没有用的,别浪费时间了,也不怕别人笑话。”
妈妈的坚持己见是另外一种控制  会扭曲孩子对自我的定义
小宝爸爸妈妈的话和子然妈妈的话扭曲了事实,会深深影响了孩子的感受。小宝的经历对他自己产生了负面作用,他的内心体验,被父母从外在的表象所曲解。小宝可以从这次的摔伤中痊愈。但如果小宝不断面对这样的遭遇,慢慢的就无法体验自我、认识自我了。
如果我们“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真实。用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这种从外向内认识自我的逆向方式,只能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
在那次购物事件中,小宝听了他父母的话后,开始相信他膝盖疼痛是不真实的,或是不存在的,“我没有受伤“,这样他将渐渐失去知觉认知。他会觉得流泪一钱不值,“我没什么可哭的”,这样他将会失去情感认识。
妈妈的控制实质上否定了孩子的个性  侵害了孩子的精神边界
子然妈妈的话让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对立。妈妈只知道自己的喜好,并不知道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可妈妈的所作所为,就好像她知道孩子喜欢什么似的。孩子的个性遭到否定,她被迫忽视自我需求。她被明确地告知,她内心的想法——她自己的选择——是错的,而别人说的——妈妈的臆断——才是正确的。她还明白,真实的自我想法(想吃香草冰淇淋)并不为自己的妈妈所接受。
妈妈的动机是好的,她想给孩子买好吃的冰淇淋,但她实际上侵害了她女儿的精神边界。一个孩子的边界是对一切教育开放的。对孩子来说,父母是神圣的。但是,这些神圣的父母,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会把孩子搞得无所适从。随着一些看似不经心、平常的话灌入孩子的耳朵,比如“你没有受伤”,孩子被教导成不再信任自我。他逐渐学会与感觉、知觉、甚至直觉分裂开来。如果他完全丧失了自信,他就会放弃思考,不假思索地根据别人的想法,或听从别人行事。甚至他可能拒绝思考,完全地感情用事,而根本不理会自己的思想。
强势的妈妈喜欢控制的感觉,她们好像比孩子自己更了解孩子,好像他们进入了孩子的精神边界,并且知道他的个性——而事实上并没有。他们没有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妥,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的负面效应。
照顾是图省事
题解: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待孩子像对待一件事物,一个小宠物,照顾宝宝好像是要完成任务。所以,她们才会认为帮孩子做的多,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她们眼里,孩子就是个大麻烦,孩子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孩子的出现意味着问题的出现。
场景回放:
贝贝1岁半了,开饭了,妈妈拿起勺子喂贝贝吃饭,贝贝摇摇头,嘴里哼哼着,手指指着妈妈手上的饭勺说:“要!要!”妈妈知道贝贝想自己吃饭,可是马上就要出门了,妈妈赶时间,就把贝贝举着的手放下去,说:“妈妈赶时间,妈妈喂,宝宝乖啊!”贝贝还憋着劲,小脸鼓鼓的,一个劲儿的别过脸,不让妈妈喂,盯着妈妈的手上的勺哼唧。妈妈一看表,赶紧啦,掰过贝贝的小脸,结结实实喂了几大口。一小碗总算都喂下去。妈妈舒了口气,赶紧给贝贝抹抹嘴,进厨房洗碗去了。
佳,儿子是她快乐的源泉之—,她把儿子©1998 文学视界 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点评:
照顾为了省事  隐藏的是妈妈的“私心”
贝贝妈妈没有意识到,其实,很多时候,她在照顾贝贝的过程中,是在减轻自己的负担,减轻自己的焦虑。妈妈有时间了,可能会多给宝宝一点耐心,妈妈没有时间,那宝宝只好生活在“无微不至”的照顾中。像贝贝这样的妈妈很多,只不过她们的出发点可能不一样,表现的方式可能不一样罢了。圆圆妈妈经常会为了赶时间,帮圆圆穿鞋,圆圆都4岁了,是幼儿园唯一不会穿鞋的小朋友;晶晶妈妈会为了怕晶晶弄脏衣服,不让晶晶和别的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说是怕晶晶摔跤……
这些妈妈在照顾的光环下,掩盖着这样的一层意思,也许她们自己都没有彻底明白过来:我要赶时间,我得让他赶紧吃完;我要出门了,得帮他穿好鞋,不然耽误了我的事情;我得让他待在家里,不然我又有一大堆的衣服要洗;万一摔了,家里的开支又会无端增长?凡此种种,妈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都是自己。从实质上来说,其实她们爱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多帮孩子做一些,多照顾孩子一点,意味着她们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
照顾是懒惰的爱  实质是没有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
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根本上都是在考虑自己的问题,并没有从宝宝是否适合宝宝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所以,她们虽然给予了宝宝无微不至的照顾,但这个照顾是她们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宝宝的需求,所以,她们并不是真的爱宝宝,而是在爱着宝宝,照顾宝宝的名义下爱自己。这是一种颠倒的爱,是一种最为懒惰的爱,也是最不利于孩子成长的爱。
这样的妈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待孩子像对待一件事物,一个小宠物,照顾宝宝好像是要完成任务。所以,她们才会认为帮孩子做的多,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她们眼里,孩子就是个大麻烦,孩子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孩子的出现意味着问题的出现。而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吃好穿暖就是她们唯一的目标,她们生活在这种自己营造的母爱氛围中,自我陶醉,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感受和发展需要。
懒惰的爱无法给孩子足够的能量  会剥夺孩子的成长的机会
在这样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中,宝宝根本找不到一点点的爱的感觉,找不到爱的连接。在妈妈的照顾中,宝宝没有学会爱,他看到的妈妈是一个只爱自己的人。宝宝成长的能量在妈妈的照顾中会一点点消褪。而且,妈妈的照顾只是在剥夺宝宝自由探索的权利。贝贝这个阶段开始有自我意识了,想试着学习自己吃饭,而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却总是在干涉和打断孩子的探索,影响孩子发展自我。圆圆想自己穿鞋,也是渐渐有了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之后的一种表现。晶晶跟小伙伴一起玩儿,虽然会有弄脏衣服的风险,但是她可以去学习和小伙伴相处,学习分享、学习如何处理伙伴冲突、甚至在地上爬着玩儿也是她身体发展感统平衡的需要,可是这一切的需要都被妈妈在有意和无意中忽略了。
有心才有真正的爱
星星是母乳宝宝,他经常吃着吃着奶,就松了口,侧望着我,嘿儿嘿儿地笑,眼睛弯成美丽的小月牙儿。星星能独立站立了,能扶着东西走几步了,就不满足于躺在妈妈怀里吃奶了。每每站着,把脑袋探进妈妈怀抱,撅着小屁股吃。星星一岁了,周围的人都说,喂奶多麻烦啊,让孩子断掉奶吧!可是星星妈妈觉得星星能从在妈妈怀里吃奶获得如此多的乐趣和满足,为什么我要去断掉呢?星星妈妈觉得喂奶是母亲理解和满足宝宝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
星星妈妈的做法让我们反思,原来给孩子照顾周全,整天在孩子前前后后的忙碌,不如给孩子一个发自内心微笑,一小段时间的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需要的是妈妈温暖的关怀而不是冷冰冰的照顾,关怀意味着分享,意味着接纳,意味着妈妈和孩子关系的平等。一个真正爱孩子的妈妈不会用照顾去物化爱,不会用自己的想法去限制孩子的发展,代替孩子的感受,她会从孩子的需求出发,从孩子的心灵和成长出发,给他应有的尊重,允许他,等待他,陪伴他,与他同在……有心才有爱。
专家方案:克服控制与自私,让孩子健康成长
点评专家:付勇刚  高级心理咨询师
对孩子的精心照顾背后,实际上是妈妈的控制与自私心理在做怪。表面上是关心孩子、爱孩子,实际上却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那么,妈妈如何才能克服控制与自私,给孩子真正的爱。
父母要避免给孩子下定论,否则会使孩子失去自我
正如我们在平滑的镜子中,才能看清自己一样,当我们的个性,不加扭曲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些在养育者的培养、支持下,自由地表达自我的孩子,都可以清楚地“看见”自己。
只要一个人给别人下定论时,扭曲现象就出现了。例如,如果我说:“我饿了。”有人却反过来对我说:“怎么可能呢,你刚吃了没多久。”他们扭曲了我的感受,我就好像站在一面哈哈镜前。
在童年,我们依靠别人的反映来了解我们内在体验。当别人确切表达的时候,我们学会了描述和接受它们。例如,有人很同情地对我们说:“看起来你好像受伤了,让我瞧瞧。”实际他是在对我们的体验下结论。这样我们就能清醒地了解内心感受。否则我们就不知道如何理解自己的感受,我们甚至会把虐待当作正常的事。
“小傻瓜,不要跟我顶嘴!”“你怎么总是这么自私!”“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搞不明白。”“除了我们,不会有人喜欢你。”这样的话,我们随处可以听到,但是这样的话中传达出来的意味是:你什么都不知道,我最了解你的需要和感受。很多家庭都有这样悖论:好像除了孩子自己,别人都知道你是谁,而你自己却不知道你是谁。妈妈们一味压制孩子的个性,并一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却认为,这么做完全是因为爱孩子的缘故。这真是天下最大的谬误。
宝宝是最好的礼物  妈妈要有感恩之心
孩子是天使,会让妈妈伴随宝宝一起成长,妈妈们实在应该对孩子持一颗感谢的心。妈妈要感谢孩子带给自己的快乐和喜悦,感谢有一个小生命从一开始就对你如此的信任、如此的看重、他如此的重视你们之间的关系,对你对此的热爱与挚诚,与你如此的心心相连。那么,一切的生活都是新的,都是你和他的重新开始,你的人生也都焕然一新,是孩子给了你重生的机会。妈妈怎么能不感激呢,一个新的生命与你相依相托,全身心的交付于你,你的一言一行都将对他意义深远。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抱怨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态,抱怨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的发展,会让孩子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是不值得爱的,是不受欢迎的,甚至会让孩子形成自卑的心态。高明的妈妈会不怕孩子制造的“麻烦”甚至欣赏孩子制造的“麻烦”来让引导孩子成长。比如说,还不会走路的孩子要去5米之外拿一个玩具,孩子哼哧哼哧地奋力爬着。妈妈不必为衣服蹭脏了而懊恼,为何不蹲下来仔细观察一下宝贝儿那专注认真的小模样。一旦妈妈开始停下脚步去倾听宝宝,妈妈会发现,自己的心变得柔软而蓬松,原来宝贝也是在滋养妈妈的,这就是享受,这就是礼物。
情景测试:(作为tips)
测测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状况
下面的测试,从三种情景测查你对孩子的控制状况。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诚实回答,并参照书后的解释,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以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容面对未来的日子。
一、露西是个四岁的小女孩。一天,她和妈妈打算去郊游。“准备好了吗?”妈妈问,“马上就好。”露西坐在地板上一边穿袜子,一边回答。妈妈回头看看,发现她左脚穿了一只绿色的袜子,正试图往右脚上套红色的,显然她喜欢这样穿。如果你是露西的妈妈,你会:
A马上阻止露西,要她一定穿同色的袜子才能出门。
B好言相劝,最终让孩子服从妈妈。
C提醒她,袜子穿同色的才好看。
D随她去,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
E对露西加以赞赏。
二、儿子上初中了,你希望他将来考上重点高中,所以每天给他布置额外的作业。有一次儿子刚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就有同学打电话约他出去踢球。你如何对待:
A绝对不允许。
B必须做完作业,才能出去。
C限定踢球一小时,马上回来完成附加作业。
D他只要能完成额外作业,随便踢多长时间都行。
E反正是附加作业,不做也行。
三、孩子即将高考,成绩一直不错,你希望他报考法律专业,可孩子一直对历史感兴趣,想报考历史系。你如何处理:
A孩子太幼稚,一定得替他做安排。
B和孩子商谈,最后让孩子听从自己。
C找来亲朋好友,让众人说服孩子。
D只是提醒他,爱好和前途是两码事,最后由孩子做决定。
E完全由孩子做决定,不施加任何压力。
以上选项ABCDE所代表的分值分别为:4、3、2、1、0。请算出你的得分。  情景测试:测测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状况
9-12分 你对子女有过强的控制欲,一般不会做出让步,常常居高临下,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子女,常用教导的口吻:“你必须”、“你应该”、“你一定”。因为平时比较武断,子女往往口服心不服。
建议你适当地收敛自己,严格要求而不横跋扈,给子女一定的自由空间。
5-8分 你对子女有较强的控制欲,也能给孩子一定的民主,但要避免过多的唠叨或说教,对小事不要管得过多。
0-4分 你是一个讲民主的家长,对孩子比较宽松。当然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比如偷东西、撒谎、逃学等,相信你会严加管教。
建议你对孩子宽松民主而不放任自流。
(摘自帕萃丝·埃文斯《不要控制我》)
(引文)伴随着宝宝的成长一路走来,妈妈发现在自己的母爱天性中居然也夹杂着隐约让人觉得不舒服的东西,原来爱的沉积和净化也是需要时间去成长和觉察的……本期特别策划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三位妈妈的心路历程。
妈妈成长实录
实录之一:
觉察让我不再错爱
妈妈背景
姓名:阴丽萍
育儿状况:育有一男 4岁
妈妈感言:
虽然我是你的妈妈,虽然你还没长大,但没有你的许可,我也只能在我的这片土地上耕耘,而不能越界去你的土地上踩踏。我爱惜你,亦必须尊重你,尊重你的独立存在,而非控制你。
接受采访之前我还是有点忐忑,所以特地认真地问了问都都,你觉得妈妈爱你吗?你觉得妈妈伤害过你吗?你觉得妈妈在什么情况下会不爱你呢?你担心吗?对于我的疑问,都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我觉得妈妈非常爱我,任何情况下都是。
多么让人舒心的答案啊,可我却想起了不舒心的事情。
成长故事1:都都不喜欢妈妈说“嗯”的语气
一次临睡前,都都依偎着我,气氛及其良好,他突然郑重地说:“妈妈,我爱你。”我立刻回答:“妈妈也爱你。”
都都接下来的话让我震惊了。他委屈地说:“妈妈,你有些时候让我很不舒服。比如说过了约好的看电视时间我还想看的时候,你经常皱起眉头,说‘都都,嗯——’这个嗯字的声音好长,我觉得难受。”说完他委屈状更浓了。
嗯的表情背后原来是厌恶
从都都有样学样的那个皱眉和拉长声的“嗯”上,我看到了厌恶!原来是厌恶!怎么会是厌恶?!孩子对人的内心、外在的表情都是极其敏感的,如果不是这次都都放大重演,我永远不会觉察到自己居然会对自己这么宝贝的孩子做出这个表情。
都都的投诉让我觉察自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我很高兴孩子能郑重其事地提出这点来,在这个投诉里我体会到了他的勇敢,体会到了我们之间的平等,于是我郑重地告诉他,我以后一定会注意说法的方式和方法。都都听到后有一种释放的感觉。这么委婉的表达方式,居然不是妈妈对孩子,而是反向的,当妈妈的怎么还能对自己的所谓的“爱”的表达不觉察、不改正呢?
成长故事2:都都交新朋友
年初,都都的好朋友转走了,对于敏感细腻、不是很外向的他来说,交朋友是一个难题。都都的态度让我觉察到自己的担心只是在传递焦虑
那一段时间上学路上我总是会问都都:“愿意多交点新朋友吗?”“你可以和贝贝、明明玩啊,这样大家一起多开心!”……虽然我自以为语态轻松、神情自然,殊不知孩子的感受能力是超强的,他早就识别了我内在混合了担忧和不信任的焦躁。之后的几天里,每次一上车都都就会主动说:“妈妈,你别担心,我会在今天交到新朋友的。”
现在我还记得都都当时说这句话的口气和眼神,那绝对是安慰的意思。我当时目瞪口呆,我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所谓的“爱”给了孩子压力,让他不舒服了。
觉察让我在爱的“伤害”前止步
在一次聊天的时候,都都主动告诉我说:“妈妈,你不觉得吗?其实我有时候自己一个人玩也很不错啊,我挺享受的。”仔细想想,所谓的“孩子特别孤独寂寞”的忧虑是我自己的,我想让他“拥有朋友”并不是他在那刻最需要的,很幸运,后来我没有再把自己隐含着不信任的焦虑传递给都都,在自己的爱“伤害”他之前,我觉察,并止步了。
觉察让我安静等待,亲眼见证了都都的成长
觉察让我有机会亲眼见识了都都交朋友的过程。那天,他看到一个高他一头的孩子,就微笑着走近,说:“洋洋,你好高啊,咱们比比,到底是谁高好吗?”前比后比之后,他俩得出了结论,还是洋洋高。于是都都带着羡慕的声音说,“哇,你好厉害!我要和你一起玩!”就这样,两个孩子一起玩去了。他说那些话的时候,神态自如、表情真诚。我发现,原来他的内心力量非常强大,我一点也没有感觉他在示弱。
原来孩子的问题是他自己的问题,只要信任,他就能解决。作为母亲,我能做的就是不干扰,静静地观察,并且有耐心地等待。而那些焦虑和担忧也同样不属于我的孩子,是我应该自己解决的问题,而不应该让孩子背上这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