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岛解放55周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1:11:50
回忆那毕生难忘的快乐岁月


5月19日,老垦荒队员正在阅读习近平的复信。(本图由大陈镇政府提供)

1956年2月2日,垦荒队员迈出垦荒第一步。(资料图片)

当年,垦荒队员在给小猪喂药。(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林学富 林远锦 张聆听 通讯员 郑雪梅
55年前,447名20岁左右的年轻人响应团中央号召,满怀建设祖国的理想,陆续自愿奔赴大陈岛垦荒。
面对长满野草的土地,面对一无所有的荒岛,这些热血青年不畏艰难,乐观向上,乐于奉献,创造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垦荒精神,成为全国青年学习的榜样!
55年后的今天,这些曾饱经风雨锤炼,历经千辛万苦的老垦荒队员,向我们描述的,却不是当年的艰辛,而是那个年代的快乐。
目睹大陈岛的喜人变化,几个月前,李盛益等25位老垦荒队员,给曾经专程到岛上视察、并看望他们的习近平写了封信,汇报近年来当地的建设成就。
“我一直惦记大陈岛发展和岛上的干部群众……你们虽年事已高,仍然牵挂大陈岛的发展,精神十分可贵……”
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给他们的复信,虽然篇幅不长,但充满感情,寄予厚望。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5月19日,在大陈岛上,我们倾听这些满头白发的老人,讲述他们曾经的故事。
讲起过往的岁月,带给他们的是自豪、荣耀与喜悦,是那个年代的快乐,想象中的艰辛与困苦,似乎已荡然无存!
争上荒岛
这些天来,大陈岛的老垦荒队员们,一直在传阅着这封来自北京的复信。
这些爷爷辈的老人们,依旧有着当年的热血沸腾。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继续发挥余热,为大陈岛更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样的场景,与55年前他们争着来大陈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
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一举攻克了距离大陈岛仅15公里的一江山岛。不久后,大陈岛上的国民党守军撤离,并带走了岛上14000多名居民,把大陈变成了一个荒岛。
这一年的11月份,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到浙江视察青年工作,去了黄岩县和温州市,然后在杭州的一次青年团干部座谈会上提出倡议:号召组织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在大陈岛解放一周年之际开赴大陈岛,开发重建大陈岛。
温州团市委接下了这个任务,发动全市青年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光发热。
短短两个月,就有台州、温州等地800多位青年踊跃报名。有的是兄妹一起,有的是姐妹一起,有的怕批不下来,一口气写了3封申请书。
1956年1月29日,第一批青年垦荒志愿队221人登上了大陈岛,此后,又有4批青年陆续加入。至1960年4月,共有5批447名青年垦荒志愿队员上岛。
“我是第二批上岛的,当年,我只有19岁。”李京州说,当时思想政治素质不行的,是不让参加垦荒的,因为这是一件光荣的事。
李京州回忆,当时,他什么想法也没有,只觉得自己是共青团员,就应该听党的话,到党最需要的、最艰苦的地方奉献青春。
他还清晰地记着上岛时的情形——这里什么也没有,没电话、没电灯、没公路……更奇怪的是,房子上还都压着石头。
“当时,就带了一条被子,几件换洗的衣服和一些日用品。上岛后,发给我们的不是生活装备,而是生产工具:镰刀、锄头、粪桶……”李京州说。
艰辛的劳动还未开始,垦荒队员们首先享受到的是“贵客般”的欢迎——
柳兴发来自椒江海门,今年75岁的他说,船一到大陈,驻岛的解放军战士用小船接他们,把他们一个个背上岛。
他们上岛后,虽然住的是以前居民遗留下来的旧房子,但战士们打扫得很干净。看电影时,总是把最好的位置让给他们。
1956年2月2日,20岁的柳兴发与200多名同伴,伫立在大陈岛最高峰凤尾山上,站在团中央赠送的“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旗帜下,举着拳头,齐声宣誓。
“把青春献给大陈岛!”
“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肩负起人民的希望,坚持到底,决不退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把大陈建成‘海上乐园’。”
……
这些上世纪50年代的青年,为自己自愿作出的人生选择而激动,为即将亲手开创的光荣事业而激动。
这是一种催人奋进的青春呐喊!
乐在苦中
“背靠祖国河山,面朝祖国大海,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有一个困难就解决一个困难,有十个困难就解决十个困难。我们同边防战士一起,把大陈岛建设成可爱的家乡。”
这是李京州记得最清晰的一次宣誓,那是1957年古历12月29日,他和队员来到凤尾山顶,顶着北风,庄严宣誓。
有一个困难就解决一个困难。周寿智也是这次宣誓的亲历者,也是践行者。今年75岁的他,来自温州永嘉,1957年来到大陈岛,当时只有21岁。
1958年,由于粮食供应紧张,没粮供猪、羊、兔吃,再加上大陈草料不够,垦荒队决定,在其他小岛上养猪、羊、兔。
大陈岛附近有个叫下屿的小岛,没人烟,野草丛生,青草茂盛,是放牧的好地方。垦荒队就派了周寿智等两人,到下屿养猪、放羊。
岛上有座五六平方米大的破庙,没床没凳,他们把割来的草晒干铺在地上当床。“那时,思想单纯,苦一点没有关系,生活目标就是怎么把猪羊养好。”周寿智说。
下屿的蛇特别多,本来冬天没有蛇的,可这座岛上一年四季都有蛇。“晚上睡觉时都是心惊肉跳的,不知什么时候蛇会爬到身上来。”周寿智说,当时,两个人只有海浪的轰鸣声、海鸥的咕咕声相伴,一呆就是3年。
比周寿智更艰苦的是张寿春,他独自一人在另外一个叫竹屿的荒岛上放羊,长达2年多。1958年,结婚后的张寿春又和妻子一起,在更远的洋岐岛上养猪。
转眼间,在洋岐岛上过了三年零四个月,组织决定撤回所有荒岛放牧的人员。在离开洋歧岛时,张寿春没有逃离荒岛的那种喜悦,而是做了一件奇怪的事——他写了封信,是写给洋歧岛的!
他写到“最亲爱的洋歧宝岛呀,今天,我们就要分别了,我非常心痛”,他已在孤岛上找到一份快乐!
“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有理想、有激情、有冲劲。遇上困难了,大家就开展劳动竞赛,比啊,拼啊,越是艰苦越快乐。这种精神力量,有时候是非常强大的!”柳兴发说。
为此,他向记者讲起了“争栏肥”的故事——
初上大陈岛垦荒,种地肥料没有。在得知部队有猪栏肥后,队员们都顾不上拿工具,不顾臭味,就用双手,像挖宝一样,争着往自己的萝筐里装栏肥。
“猪栏肥一挑150斤,队员都不敢休息,就怕自己慢了,栏肥被人家担走了。”柳兴发说,现在,可能会有人说我们太笨了,可那时,我们很快乐,乐在苦中!
耻于落后
初上大陈岛,岛上的田地长满了荒草,比人都还高。这些热血少年,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除草。
第一批垦荒队员,除了少数人,其他都是城市青年、少年。他们在城市长大,从来没有种过地、挑过担,连锄头怎么拿都不知道。最小的女垦荒队员只有十四五岁,刚刚摘下红领巾,个子比锄头还矮一截。
第一天收工后,很多队员的手掌磨出了血泡,钻心地疼。有几个女垦荒队员,在劳动现场看着起了血泡的手,没有掉泪,到了夜里,则躲在被窝里暗暗流泪。
“第二天,湿湿的枕头告诉我们,她们昨晚哭了。她们不敢在外面哭,怕人家笑话,我们都耻于落后行为。”李京州说。
像这样,那个年代,“耻于落后,荣于先进”是垦荒队员们的价值观之一。
“自己若在队员面前流泪,或表示出吃不起苦,那是一件很耻辱的事;但一面象征荣誉的小红旗插到哪块地里,这块地的‘主人’就会激动不已,幸福满溢。”柳兴发说。
“当时,我们队里有3个女同志,请命到海里捕鱼。她们在海上什么都不方便,比如洗澡、大小便,但她们还是在船上坚持了3年,这在全国都没有的。”李京州说。
今年83岁的徐定寿是温州永嘉人,1957年2月份,29岁的他来到大陈垦荒。上岛后,作为农业生产能手,他搞了3年农业,1年养海带,捕鱼。
“由于没有经历过大海的风浪。当时,我晕船,吐了一个星期,血都吐出来了,有三天没有吃饭,但还是坚持下来。”徐定寿老人说。
在孤岛上放羊的张寿春,两个月一次来大陈理发。但是,有一次,张寿春从大陈回来后,发现丢了两只羊,觉得集体财产受了损失,心里很难过,就向队里要了把理发剪和一面小镜子,索性长年累月地一个人守在孤岛上放羊。
“俗语说,自己的头总得别人剃,但张寿春自己对着镜子给自己理发。”李京州笑着对记者说。
“那时,是一讲一听,每个年轻人都不服气,血气方刚。”今年74岁的老队员徐宣宽说,“我们脑子里怕的就是落后了。”
垦荒队有3名女队员负责养猪,一开始因为不懂养猪,猪一头头病倒了,还死了不少,一时间把她们急得束手无策。
1960年9月29日的《浙南大众》报报道了她们克服困难的过程,“‘养猪三姑娘’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从理论上把思想武装起来……学习使她们豁然开朗”。
“看到报道,她们又坚持下来了!”李京州说,现在的年轻人听到这些要发笑,但他们当时真的很快乐,靠信念忍受艰苦,靠信念激励自己坚持下去。
先国后家
大陈,这是一块荒芜的地方,是一无所有的岩石堆。他们来,图的是什么,因为这是祖国的土地。
“那时的信念,一直是为人民服务。”徐定寿说,我们来是为国家无私奉献,为子孙后代造福。
1958年,困难时期,由于牛、羊、猪缺乏,党和国家号召垦荒队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垦荒队就派队员到各个岛上养猪、羊和兔子。孤岛上队员的吃喝,都是从大陈用船送来的。
1961年春节,周寿智等两个人在下屿岛上没有粮食,只剩下1斤番薯和半斤米了,可又刮起了9级大风。
“那时,没有通讯设备,碰到困难,发生什么事情,都是通过点火来完成的。一堆火表示没有粮食,没得吃了;二堆火表示生病了;三堆火表示有人上来搞破坏了。”周寿智说,我们放了一堆火,由于风太大,哨所的人没有看到,粮食两天后才送了过来。
垦荒队那边会餐,杀猪宰羊;他们只能烧了番薯粥,再到海边的岩缝里捡一些辣螺,就算过了年。
周寿智清晰地记着,1961年,自己在下屿到养了猪50只,羊40多只,兔子很多,记不清楚了。按常理,过年了没有吃的,宰只兔什么的来吃,应该可以的,可他们没有这样做。
“我们养的都先卖给国家,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杀一两头猪,平时不能杀的。”周寿智说,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如此。
“1958后,队里开始大力发展渔业。那时,国家穷,买不起船,我们就发动垦荒队员把山上的废铜烂铁找来,卖给国家得了钱来造船。”李京州说。
他记得,队里的第一对船取名为“勇敢号”,是一对机帆船,它的产量在黄岩县、浙江省都有名气了,还到北京开过会呢!
“大陈岛是浙江三大渔场之一,当时盛产墨鱼、黄鱼、海蜇、鲳鱼等,一网拉上来,人站在上面都可以。但我们从来不随意自己拿来吃。”徐宣宽说。
“反正,当时捕的鱼,自己不吃,都卖给水产公司支持国家;小麦、川豆、番薯,后来由粮管所收购。”徐定寿说。
在他们看来,热爱祖国、支持祖国、建设祖国,也是一种快乐与幸福!
“别样”幸福
采访李京州时,他不止一次提醒记者,老照片中哪一位是自己的妻子,生怕记者弄错了。
指着妻子介绍,言谈间,他显得特别自豪。因为他的妻子和当时所有的女垦荒队员一样,非常年轻、漂亮。
李京州说,那时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垦荒队员到岛上后,400多位垦荒队员中,女垦荒队员只有80多位,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随着男垦荒队员年龄一天天的增长,他们找对象结婚成了大问题。
组织得知这一事情后,立即从椒江和附近县,组织了相当一批知青女青年。说是来岛上共同参与大陈岛的开发建设,实际上是供垦荒队员找对象的。队里的领导还经常托来岛上捕鱼的渔民,给队员介绍对象。
张寿春的妻子就是一个从海门来岛上养海带的老渔民介绍的,觉得他人品好,勤劳诚实,老渔民就把自己十七八岁的姨妹莲女介绍给他。
队长王棕楣闻讯后很高兴,给了张寿春12元钱和10公斤粮票,让他去海门相亲。双方见面后,非常满意,就定下了这门亲事。
大陈岛垦荒队解散后,有118人选择留在了大陈。张寿春、李京州、柳兴发等人都是夫妻双双留在大陈岛。
垦荒队员的“别样”幸福远不止这些。胡耀邦同志赴大陈岛视察,让他们荣耀无比!
1983年5月29日,生活在大陈岛的原垦荒队员中的31人,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写信,汇报大陈岛经济发展的业绩,表达垦荒队员们对他的挂念。
胡耀邦同志在6月27日把这封信批转给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并打算“明年秋天,我还要到那里看看”。
1985年12月29日,胡耀邦同志赴大陈岛视察,对原垦荒队员们说:“我们是老年朋友来相会啊!”
席间欢声笑语,亲密无间。胡耀邦再次对老垦荒队员扎根海岛、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了肯定,亲自总结并号召全国人民学习“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垦荒精神”。
5月19日,在柳兴发的家中,他翻出了许多老照片。他为自己因出海,未能与胡耀邦合影,后悔不已。随后,他翻出了参加“建设伟大祖国大陈岛”垦荒队队员名录。
在这个本子上,柳兴发用铅笔画满了叉叉,他说:每一个垦荒队员去世了,他都会打一个叉叉。叉叉越来越多,不打叉的人越来越少了。
“今年是大陈岛解放55周年,我们在信中也邀请习副主席再次到大陈岛视察指导。”顶着一头白发,李京州充满期待,脸上溢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