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能力及其保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7 11:54:24
动员能力及其保持
标签:动员 西欧 财政收入 财政  分类:思想战略 2010-05-31 09:41
“上帝时尚,把地球调成了震动模式”——在国内外接二连三的地震和救灾中,眼见不同国家救灾应变表现迥异,动员能力的重要性再度凸显,而动员能力的重要性又不止于应对灾害。
动员能力是文明与人类社会诞生的基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前提。人类文明之所以得以诞生,关键就是尼罗河谷、黄河中下游居民在与洪水的斗争中发展起来了动员组织能力,原始人群体由此形成有组织的社会。
动员能力又是决定一个社会在战争和灾害考验中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单有物质财富和生产力并不能让一个社会长治久安,中国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无数惨痛的教训。经济繁荣富庶甲于天下的大宋王朝之所以先后两次覆灭于野蛮落后的小民族之手,数以千万计人口死于战乱,关键在于动员能力虚弱;而面对一头无力自卫的大肥猪,收益最高、因而对外人诱惑力最强的做法是将其吞而食之,而不是什么公平贸易。鸦片战争并不如同某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中国被另一个各方面均占压倒优势的大国击垮,按照安格斯·麦迪逊(Angus Maddison)估算,直到1820年,中国GDP仍比西欧及其衍生国的总和还要高近30%,鸦片战争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总量较小、人口少得多但动员能力强大的小国击败了一个经济总量和人口都要多得多的大国。正是由于动员能力不足,中国连续失败在西方列强炮火之下,进而被强行固定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的不利地位上,以至于中国1950年人均GDP纵向比较尚不足1820年的3/4,横向比较不足当时西欧及其衍生国的1/12。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上,我们不能天真地寄希望于不遭遇外部冲击和灾难,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我们能够保持足够强大的动员能力应对挑战。
动员能力又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发展的关键,无论是资本积累,还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对先驱产业的推动,直至对外战争,成败高下都取决于动员能力。西欧是现代产业革命的发祥地,其动员能力数百年来是全球其它地区的楷模,昔日相对贫困弱小的西欧藉此连续超越了伊斯兰世界和中华世界。但民主过度的现行体制已经令西欧动员能力空前虚弱,尽管西欧雄心勃勃意欲再造辉煌,但在苏联东欧剧变后的混乱中,在2007—2009年经济金融危机中,虚弱的动员能力一次又一次令西欧沦为笑柄。“宋人议论未定而金兵已渡河”——这本来是中国先贤检讨两宋覆亡总结出来的沉痛教训,在观察欧盟反危机的过程中,这句话一次次回响在我的脑海。顺理成章,在这场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中,西欧在经济大国中表现最差,地位相对掉落最显著;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投票权重组的结果是牺牲西欧而成就中国,也就是理所当然了。在可预见的未来,西欧动员能力也不可能发生实质性的飞跃。凭借祖先遗泽,西欧人还可以继续享受而诋毁他人的“赶超”;但到他们丧失技术优势之后将会如何?
鸦片战争后百年有余,中国曾始终苦于国家能力不足,经过数十年血与火考验方才捶打锻炼出来强大的动员能力。从1976年唐山地震到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灾、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发、2008年南方大面积雪灾和汶川地震,再到2010年玉树地震,以及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和2008—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在长达34年的时间跨度里,技术手段的变化堪称天翻地覆,中国政府和社会在抵御灾害、救灾、灾后重建和反经济危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动员能力与组织能力(或曰“秩序”)则一脉相承,始终令世人印象深刻。不仅同是2010年地震的海地这种发展中国家不可比拟,在非典和莫拉克台风中手忙脚乱的台湾地区望尘莫及,就是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拿2005年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中的表现与中国相比,也须汗颜。结合6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其它方面的巨大进步(包括纵向和横向进步),中国在动员能力方面的优势及其重要性可以想见。
一国动员能力得之不易,保持更难。要保持足够的动员能力,首先要保持足够的政府财力。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是中国面临的长期约束,政府财力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均不如其它西方主要经济大国,即使在中国政府财力充裕的今天,这一点也没有根本改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澄清某些被搅混的事实。美籍经济学家陈志武《中国政府规模有多大》一文流传甚广,此文指责中国财政规模过大,声称2007年中国财政收入5.1万亿元,占GDP的21%,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税收为2.4万亿美元,占GDP的18%,中国政府规模大于美国。其实,这篇文章是把不同口径财政数据放到一起比较了,因此结论只能是误导。无论是按照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中央财政占GDP比重还是按照财政供养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衡量,中国政府规模都小于美国政府;陈志武文章中引用的中国财政收入是包括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在内的全部收入,但陈志武用以与之比较的仅仅是美国联邦财政收入,而美国财政包括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2007年中国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总额51321.78亿元,陈志武文中这一数据大体正确;2007年美国GDP为138112亿美元,根据我查阅的美国国会预算署统计数据,2007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25682亿美元,经济统计局报告提供的当年美国州政府财政收入约20190亿美元,两项合计45872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的33%,尽管州以下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尚未纳入计算,但这个比例已比中国同年全部财政收入占GDP比例高12个百分点了。若按中央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衡量,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资料,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历年这项指标都相当于中国的两倍左右。要保持足够财力,“宽税基、低税率”是发展方向,但不要以社会收入分配不公为由要求无原则地减税,特别是缩减税基,须知在任何社会,旨在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二次分配手段都是税收。
动员能力同样表现在人力上面。与奉行西式政体的国家不同,中国体制在动员能力方面的优势并不仅仅表现在财政汲取能力方面,更表现在发现和动员人力上。正是依靠这种动员能力,以充裕的人力替代稀缺的资本,毛泽东时代以较少的资本投入完成了大规模的工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时隔三十年,连续两年的大旱令我们深刻理解了这套基础设施遗产何其珍贵。轻薄者尽可以讥笑“人海战术”,意欲有所作为却无能为力者自是深知这种动员能力的价值。
从财政汲取能力到动员人力,这些能力的价值永远不会是过去式。功业成于困苦磨砺而毁于安逸,我们的前辈不知承受了多少磨难方才锻炼出这套动员能力,我们会不会溺于一时之快而毁之弃之?看看希腊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乱,看看这块小小的希腊溃疡如何将欧元区拖到崩溃边缘挣扎不已,我们需要警醒自己消除希腊式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