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0:11:24
今天的世界里,勤劳是否还是财富与收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否还“勤劳致富”?如果不是勤劳,那又是什么呢?——不管对穷人还是富人,不管对过去人还是现代人,只要进取心是人之本性,财富话题总会令人着迷,也永远会令人着迷。
作者:陈志武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作者简介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自1990年获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以来,陈教授先后在威斯康辛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并被北京大...
1历史与财富
中国的开放不可或缺,没有开放,无锡尚德的太阳能设备就无法出口,就不能出口到德国、日本和西班牙。但是,单单是中国一相情愿地开放还不够,在中国海军、空军实力都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让载满尚德太阳能设备的出口货船在公海里、目的地社会中畅通无阻,不被海盗抢劫
自序(1)
自序(2)
施正荣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数”说“改革开放”165年①
换种标准比较施正荣与乾隆
假如用一篮子消费品作价值本位
改革开放给每个人带来好处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①(1)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①(2)
历史性的转变
国民政府时期的世界
国际贸易秩序进一步完善
如何保护一国公民或公司在海外的财产?
改革开放时期的世界
2制度与财富
说到财富,我们会认为一个国家富不富,关键取决于其自然资源的多少。小时候上学,我们学到中国“地大物博”,并认识到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我们中国是多么富有。到了美国,我们发现美国也是“地大物博”,而且更富有。当然,相比之下,日本的自然资源有限,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制度资本
金融创新、财富创造与经济增长(1)
金融创新、财富创造与经济增长(2)
社会保障、失业保险与退休养老
金融创新的启示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对中国经历的一种解释
经济增长靠什么?
为什么强调第三产业?
什么妨碍我们创业?
新公司的注册资金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
印度的金融体系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机会
全球资本在流向印度
中国应该强化激励机制
3产权与财富
本来以为“国营”还是“民营”的问题早已达成共识,没想到这个问题又成热点。
国营,还是“还产于民”?
职业经理人制度能救国企?
国家持股是世界现象?(1)
国家持股是世界现象?(2)
全球民营化后的业绩如何?
为什么国有企业搞不好?
民企不如国企?
农村土地所有权明晰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
制度问题严重
不能以房产调控名义摄取私人产权
行政管制导致房产泡沫
宏观调控不能以牺牲公民的经济权利为基础
为什么非压房价不可?
4开放与财富
虽然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都说那标志着中国正式重归世界舞台,但实际上在过去几百年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离开过世界。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时当然没有“全球化”这个说法或这个理念,但不管怎样,从那以后甚至在海禁期间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没断开过,只是在诸如海禁这
回顾500年的全球化进程
晚清中国为什么没能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应追求哪种国际秩序?
如何理解当今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呼唤法治思维
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
“客户服务”与国家外交
与200年前的英国类似
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海外利益、和平崛起与软实力
提升政策制定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