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书商揭张悟本利益链:出书坐诊或赚2千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23:31:06
http://sc.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8:41  成都晚报
“张悟本应该已经赚够了!”昨日,资深书商施云(化名)本报记者揭秘了各类、励志畅销书的背后利益链。按他的计算,张悟本及其团队至少已经赚取两千万元以上。
图书版税(1680万)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按销售400万册、12%版税算,所得稿费应为:400万册×定价35元/册×12%=1680万
诊费/咨询费(300万)
今年2月上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走红后,500元/人的普通号已预约到2012年3月;2000元/人的特需号预约到2011年3月。他看20个人,每个月收入约75万元。
工资收入(36万)
在“中研健康之家”坐诊3年,每月领1万元工资,3年共计36万
“吃回去”可赚1680万
42岁的施云已在出版界混了10多年,曾做过出版社编辑和自由撰稿人,2007年自建一家文化公司。施云介绍:“作者出书,一般会签两种合同,一种是版税合同,另一种是一次性付款的合同。一次性付稿费只是普通写手的最低待遇,名家都是按8%-15%提取版税。”按此前公开报道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销售突破400万册,施云按12%版税给张悟本算了笔账:400万册×定价35元/册×12%=1680万。“保守估计,张悟本可提取版税千万元以上。”施云说。
施云还介绍,以一本印数一万册、定价20元的旅游类图书为例,只要完成1万册销售,出版方就将获得毛利约63000元。按照《吃回去》的畅销程度,出版方也能大赚一笔。
成名后“咨询费”约有300万
据此前报道,张悟本不但开着一辆豪华越野车,脖子上更是戴着粗大的金项链,一副很“暴发”的样子。那么,张悟本这几年到底挣了多少?施云粗略计算说,张悟本的收入至少包括图书版税、诊费(即他说的健康咨询费)、工资收入三大类。据《新京报》报道,张悟本介绍称,500元/人的普通号已预约到2012年3月;特需号2000元/人,预约已排到2011年3月。按张悟本的说法,他每天只看20个人。
施云称,张悟本成名前的身价肯定没这么高。张悟本是2010年2月上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之后才火起来的,假如他的健康咨询费普通号和特需号各一半,则每月可收入75万元,4个月下来高达300万元上下。如果要收预收费,更是收入不斐。加上此前“悟本堂”坐诊收取的“咨询费”及会员费等,数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此外,张悟本最初发家坐诊的“中研健康之家”,每个月都要支付给他一万元的工资,至今三年时间共计36万。
“版税1680万,工资36万,成名后‘咨询费’300万,加上成名前‘咨询费’,还不算张悟本卖出的一管280元的钙粉等,已经奔两千万元去了。”施云说,不管最后张悟本的医师资格有没有,履历是否编造,书到底有没有问题,他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张悟本神话这样炼成
三四十人团队是幕后推手
张悟本的成名并不简单。施云分析,张悟本一类人火起来,至少走了以下几步:
第一步:取得初步的知名度。从2007年起,张悟本以民间营养师的身份,在北京一些社区搞健康养生讲座,并在“中研健康之家”坐诊。
第二步:成立“悟本堂”进一步炒作。这时,他背后已经有了一个运作团队。
第三步:2009年11月,张悟本著作《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出版。施云表示,出书前会请网络推手炒作,通过策划的发贴和回贴,把作者打造成“网络红人”;二是花钱请书评作者写文章炒作。
第四步:上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走红。“专家”在出书前,背后团队会积极和电视台联系,推荐到相关栏目亮相。张悟本在2009年11月出书后,2010年2月在湖南卫视《百科全说》亮相。
“在一些大的电视台做保健养生的节目,嘉宾一般都要给电视台付费。一期节目价格一般在十几万元到二十几万元。嘉宾通过电视走红,文化公司会帮他策划后面出书等,从中收取不菲的策划费用。”此前,北京一位文化公司负责人也有类似说法,表示这种炒作将使电视台、嘉宾、文化公司三方获利。张悟本在采访中否认了向《百科全说》交费的传闻,但却承认背后的确有一个达三四十人的团队。
专家视角:乱养生背后是“看病贵”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者胡光伟:一些市民迷信“养生专家”有深层次的社会因素。他说,首先养生只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种辅助方式,并不能代替治病。其次,他认为“看病贵”也是养生专家大行其道的社会基础。“看病要花费昂贵的医药费,既然通过生吃食物能达到健康,也就迎合了部分市民省钱的心理。”他建议,养生方式应由权威专家来确认是否科学,养生类书籍的出版应引入审查机制,确保不会对市民造成误导。
著名学者袁庭栋:张悟本现象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健康是群众关注的热点,二是电视媒体是群众关注的信息来源,而张悟本利用了这两个热点,利用群众关注的电视媒体和社会热点传播他的观点。我不敢说张悟本的观点就是100%的谬误,但起码是抓住一点无限放大,导致群众被迷惑。
前几年出现过一个“地瓜博士”(注:林光常),声称不能喝牛奶,只要吃红薯就能保健康,他的书在全国卖了上百万册,后来又揭露说他是个骗子。张悟本现象完全就是对“地瓜博士”的克隆。他有没有行医执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误导了群众。
记者 杨方毅 蒋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