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历代王朝打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6:44:03
考察一个王朝,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
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
三、风俗(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
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
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
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
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
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
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
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
我们先看一下清朝:
一、政治(7分)
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从顺治开始一直到晚清,朝政谈不上“清明”。得7分。
二、文化(4分)
“文字狱”盛行,思想活力几乎为零,缺乏创造性,暮气沉沉、活力低下。仅仅在训诂方面有些特色。得4分。
三、风俗(3分)
满清之民德,在中国历代评价最低。连五胡乱华、蒙元、五代时期都不如。根据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得3分。
第 一 級:東漢 (10分)
第 二 級:春秋、宋、明末(8分)
第 三 級:戰國(6分)
第 四 級:西漢末、三國、唐(4分)
第 五 級:五胡及南北朝、五代、元、清中葉(2分)
第 六 級:清末(1分)
四、经济(5分)
清朝中期,民众的生活比较稳定、江南、东部沿海一代商业还算比较发达,出现了一些新的萌芽。得5分。
五、国防(5分)
清朝前期、中期,武力稍强,能够吞并神州击败沙俄,占领西北、夺取台湾,自然也是有一定的武力。清末则一塌糊涂。对外战绩总体处于中等偏下。得5分。
六、教育(4分)
国民教育以宋儒注释的《四书五经》为主,八股文成为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培养出的人才比较单一,不够全面。得4分。
七、制度(2分)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大体上沿袭明朝,但是还保留了奴隶制特色,实际上,清朝前期、中期属于半奴隶制、半封建社会,后期属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还保留有奴隶制残余。得2分。
八、领土(7分)
直接治理面积相对比较大。前期、中期表示臣服的属国比较多,后期则瓦解。得7分。
九、科技(1分)
发明创造比较少。相对于西方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甚至不如晚明。得1分。
十、国际地位(5分)
前期、中期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比较高。鸦片战争之后,地位一落千丈,与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得5分。
清朝总分:43分。
再看一下明朝:
一、政治(7分)
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间相对比较长,从洪武开始一直到崇祯,朝政总体上说,或清或浊,混沌不清。得7分。
二、文化(8分)
除了明初以外,思想活力比较高,尤其是中、晚明,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家,打破了宋儒学说一统天下的局面。四大名著之中,有三部都是在明朝完成创作的。得8分。
三、风俗(9分)
根据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除了明初稍差以外,中、晚明风俗最为淳美,除了东汉以外,2000年来无任何时代可与之媲美。得9分。
四、经济(8分)
明朝之经济,虽然不如两宋发达,但是在世界上说,始终占据是第一位。得8分。
五、国防(7分)
明朝的武力,以明初太祖、成祖时期为最强,其次为万历初。无论是对蒙古,还是对日本,总体上说,胜多负少。得7分。
六、教育(4分)
与清朝类似,国民教育以宋儒注释的《四书五经》为主,八股文成为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培养出的人才比较单一,不够全面。得4分。
七、制度(6分)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大体上依唐、宋旧制而加损益。除了废除宰相职务,加强皇帝集权以外,总体上说,大体上还是保持了传统王朝的特色。得6分。
八、领土(5分)
直接治理面积相对于清朝比较小。洪武、永乐、宣德年间,直接控制区域比较大。正统以后,相对比较小。前期表示臣服的属国比较多,后期则稍有瓦解。得5分。
九、科技(7分)
发明创造比较多,生产力得到乐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萌芽。得7分。
十、国际地位(7分)
终其一代,明朝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比较高。得7分。
明朝总分:68分。
再看一下唐朝:
一、政治(8分)
从唐太宗开始一直到唐玄宗,朝政总体上说,相对比较清明。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此后稍差。得8分。
二、文化(9分)
思想活跃,风气自由。人文相对比较宽松,禁忌比较少。唐诗就是其文化领域的杰出代表。得9分。
三、风俗(4分)
唐朝受到西域各国影响,民风不是很好。按照儒家礼法来判断,评价不高。根据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得4分。
四、经济(8分)
唐朝的经济,也不如两宋发达,但是在世界上说,始终占据是第一位。得8分。
五、国防(7分)
唐朝的武力,以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为最强。对突厥、日本、西域屡次获胜。安史之乱以后,对吐蕃胜少负多。但是,最终还是拖垮了对手。得7分。
六、教育(9分)
唐朝继承隋朝制度,选拔人才实行科举制度。唐朝的教育制度是历代最好的,培养的人才也是最全面。儒、道、释三教并流,人才众多。得9分。
七、制度(7分)
完善了隋时的三省六部制,也是一个创造。前期、中期的经济政策比较宽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得7分。
八、领土(7分)
唐朝全盛时期的疆域,与西汉全盛时期大致相当,直接治理区域大致相同。安史之乱后大大萎缩。得7分。
九、科技(8分)
发明创造比较多,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贞观、开元号称盛世。得8分。
十、国际地位(9分)
唐朝的国际地位,在全盛时期的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一直是世界第一。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可以得到满分。
唐朝总分:76分。
再看一下西汉:
一、政治(8分)
从汉文帝开始一直到汉宣帝,朝政总体上说,相对比较清明。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此后稍差。得8分。
二、文化(6分)
执法深刻,禁忌较多。但是,汉武帝继位后,在儒家礼法允许的范围内,学术上还是比较自由。得6分。
三、风俗(8分)
文、景时期重黄、老,崇尚无为而治,民风比较淳朴。得4分。汉武帝之后,尊崇儒术。根据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得4分。总计8分。
四、经济(8分)
西汉的经济在世界上说,始终占据是第一位。得8分。
五、国防(10分)
西汉的武力,为历代最强。横扫匈奴,威扬西域,东征朝鲜,南定交趾。“犯强汉者,虽远必诛”。2000年来的历代王朝,就武力而言,西汉可谓第一。得10分。
六、教育(6分)
儒家教育初步开始进入大规模的社会实践,处于初期阶段。得6分。
七、制度(7分)
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制度。阳儒阴法,以霸王之道杂之,可谓深得真味。唯一遗憾的是,执法过于深刻,奖励稍薄,惩罚稍重。得7分。
八、领土(8分)
除了拥有秦朝的全部疆土而外,北驱匈奴,西平西域,领土空前广袤。得8分。
九、科技(7分)
发明创造比较多,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如世界上最早的温室蔬菜),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十、国际地位(10分)
西汉一朝,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当之无愧是第一。得10分。
西汉总分:78分。
再看一下东汉:
一、政治(6分)
光武帝刘秀以及汉明帝、汉章帝三朝,政治比较清明,可得4分。汉和帝时期,有灭北匈奴之功,得1分。其余诸帝,宦官、外戚专权,朝政腐败,得1分,总计6分。
从汉文帝开始一直到汉宣帝,朝政总体上说,相对比较清明。从政局来说,保持稳定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此后稍差。得8分。
二、文化(9分)
光武中兴后,儒法大行。汉明帝时期,佛法西来。再加上本土道教,三教并流。从文化上说,东汉的文化比西汉更加繁盛,学术上还是比较自由。得9分。
三、风俗(10分)
东汉民德之美,冠绝万代。崇尚义烈,视名利如粪土。烈士逸民,举不胜举。根据梁启超先生的《中国历代民德升降表》。得10分。
四、经济(6分)
东汉的经济在世界上说,始终占据是第一位。然而,豪强势力过大,对于平民、奴婢的剥削加重。汉和帝之后,西羌之变起,国用不足,经济方面不如西汉。得6分。
五、国防(7分)
有扫平北匈奴,重新平定西域之功,“漠北地空,通译四万”,也是一时之盛。然而,汉安帝时期,邓太后执政,西羌反叛,连年征战,多为其所败。虽然最终平定西羌,然而东汉政府也被其拖垮,武功不如西汉。得7分。
六、教育(9分)
儒家教育进入大规模的社会实践,名家辈出,群星灿烂。东汉名儒,傲然千古。得9分。
七、制度(5分)
与西汉大体上差不多。但是,在政治上,三公被架空,形同虚设,权归尚书。内庭则宦官专权,纲纪大坏。东汉在制度方面有缺陷,不如西汉。另,执法更加深刻,轻奖重罚。得5分。
八、领土(6分)
全盛时期领土与西汉大体相当,领土广袤。但是,持续的时间比较短,不如西汉稳定。得6分。
九、科技(9分)
医药、造纸、天文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比西汉有大的进步。得9分。
十、国际地位(7分)
东汉的国际地位也是世界第一。但是,全盛时期比较短,统治区域也不如西汉稳固。得7分。
东汉总分:7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