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与红安革命博物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6:57:27
——秦长生
1961年建成开放的红安县革命博物馆,坐落在县城东北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内,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这是一座规模不大但十分庄重古朴的建筑。门楣上,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亲笔题写的八个金光闪闪的楷书大字“红安县革命博物馆”。
红安县革命博物馆的创建与发展,是与董必武的亲自倡导和直接关怀分不开的。早在1956年4月,董必武于建国后第一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红安,他不顾年已古稀,旅途疲劳。视察了城镇乡村,看望了烈军属代表和工农商学及各界人士代表,也看了看位于城关镇民主街已是一片废墟的家宅旧居。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政府悬赏缉拿湖北地区的中共首要人物董必武,因缉拿不到而恼羞成怒,于次年春拆毁了他家经过三四代人勤扒苦做建起来的一栋房屋。建国后,中共红安县委打算修复董老旧居,乘这次董老回乡,县长马友才向他请示此事。他说:“我的家,毁了就毁了吧。红安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牺牲了无数先烈,要修就修个烈士祠,建个博物馆吧!”从此,红安县文物博物馆工作在董必武的亲自倡导下,开始起步。
1957年7月,红安县委发出《关于收集革命历史文件、文物、书刊的通知》。10月人民委员会组织文物普查工作组,在全县展开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除初步认定了一些革命遗址、遗迹外,征集到革命文物近千件,在县文化馆首次举办了“红安县革命文物展览”。这次展览虽然规模不大,陈列形式比较单一,但作为创建红安县博物馆的开端,得到了董老的赞许。1958年董老二度回乡,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他高兴地说:“内容丰富有余,陈列气魄不足。”再次指示要尽快修建博物馆。陪同观看展览的红安县委书记程鹏说:“我们是想建一座博物馆,就是没有经费。董老当即指着在场的省民政厅副厅长、红安籍老红军郑维孝说:没有钱好说,找他。”郑维孝接着说:“董老开了口,我们坚决照办。回去后,我立即向厅长汇报,尽快定下来。”随后'董老又来到正在兴建的烈士祠工地,边看边走,走到烈士祠东边说:“博物馆就建在这里好,可以与烈士祠配套,形成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1958年秋,县委决定修建博物馆。这时,烈士祠已经建成,便把文化馆内的展览搬迁到烈士祠内,请省博物馆专业人员重新布展,展出文物360余件。10月1日对外开放,同时正式挂上了“红安县博物馆”的牌子。
1959年为迎接建国十周年,县委决定在烈士祠两旁分别修建农业展览馆和博物馆。10月农展馆竣工,接着在董老亲自选定的地点奠基兴建博物馆,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不巧,恰逢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许多在建的项目不得不停下来,刚刚动工的红安县博物馆也只好停建。但是,董老的重托犹在耳边,宣传红安先烈革命精神的任务重于泰山。于是县委于翌年再次认真研究'决定压缩其他建设项目,克服一切困难,由县长亲自挂帅,恢复博物馆建设。1960年底,博物馆建成。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庭院式建 筑,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陈列面积800平方米。
红安县博物馆是全国继瑞金、延安之后的第三个县级博物馆'因而在全国影响极大。《解放军报》用头版报道了红安县博物馆工作的情况。1960年,红安县博物馆被评为全国文博系统先进单位,红安代表参加了表彰大会并介绍了经验,1962年5月,董老第三次回到红安,非常高兴地参观了博物馆,看得是那样仔细、那样认真,神情肃穆,仿佛又回到了那风雨如磐、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又来到了他的战友,他的学生们中间。这时,他指着一件大革命时期的文物“妇女放足牌”,十分感慨地对夫人何连芝说:“我们红安闹革命,就是从解放妇女开始的!”陪同参观的县文教局负责人见董老兴致很高,便请求他为博物馆定名并题写馆名。董老说:“你们展览的内容,基本上都是革命史方面的,就叫红安县革命博物馆吧。”还说:“要钱没有,要字有。我回京后写好了寄来。”他还没等回到北京就在武汉东湖宾馆挥毫写下了“红安县革命博物馆”八个楷书大字寄到红安。由此可见,董老对红安县博物馆和故乡人民的事业是多么关心,多么热忱。这幅珍贵的题字,被博物馆视为镇馆之宝珍藏至今,被国家文物局确认为一级革命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