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存:“信强哥早买房”的群体才具备高智商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23:14
陈宝存:“信强哥早买房”的群体才具备高智商
对于市场上的关于保有税的传闻,一直未着一字。原因很简单,与信贷调控相比,其他诸如限购保有税种的征收,以及对于开发环节的严控,对于土地增值税管理的严格,都属于凑数的。不会对房价的走势产生多少影响。相对于土地成本的上涨,其他因素我们尽可以不计。
纵观03年开始的所谓大力调控政策,不可说不用其极,效果就不用我说了。但是真正对市场起到抑制作用的只有信贷收缩。当然,信贷调控的作用之副作用,08年特别明显。几乎所有信贷调控,都成为减少供应,加剧住房供应短缺的工具。最明显的前述两次信贷调控,第一,03年121政策。第二,07年9.27房贷政策。不堪回首的是后一次信贷调控。
另外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改协议出让土地为统一的招拍挂政策。也就是04年的8.31大限。其余的所有几十种宏调政策,基本打了水漂。
住建部长在两会期间的表态没有错。住建部一直没有调控楼市的能力。属于住建部的调控政策也无非是查处捂盘惜售,90/70政策这类不痛不痒的政策。我感觉只是凑个数而已。靠这类政策抑制房价,对于楼市癌症,几乎连止痛作用都没有。
还有我们最寄予厚望的国土部,严格限制土地使用的本领还是具备的,加大土地供应本领他们不具备。地方政府土地供应有地方政府的艰难。基本建设都指向高用地,满足谁不满足谁?在耕地转用严控的局面下,地方政府掌握土地的能力也逐渐丧失。而拆迁安置腾退土地,确实不是政府可以完全主导的。
房地产业无疑存在着很多重复征税的领域。国家财政艰难我们必须理解。至于财政体系的完善,需要财政供养人口的大幅减少。
而精兵简政,早在延安就一直被高层重视,但是,越精简越多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挥之不去的计划经济思维。靠几个人管理市场,不出问题是很奇怪的,尤其是我们的主政者对于市场的理解还真的是最差的。住建部的某些在位与不在位的高官们有很多人认为,取消开发公司,让建筑公司主导住房建设。只是,他们的概念是极为落后的,原因是这些高官认为,建筑行业就是房地产行业。这是需要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的。
房地产行业做得是整合资源,以及资本融资的工作,不是建筑。否则,我们继续停留在78年以前不是很好吗?
税种的增加,在房地产行业已经很不新鲜了。而结局都是最终转嫁到接盘人手里。原因在于供求是不可能解决的。炒房为谋利,这是没人怀疑的,但是前提是有的可炒。如果炒了没有接手,会砸在手里,千万不要信这类傻人讲的傻话。这才是侮辱投资人的智商。至于一般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心态一直是主流,只能说,与投资炒房人相比,智商有点低。否则不会相信牛刀这类唱衰砖家的胡说。
“信强哥,早买房”无疑是智商很高的人们的共识。而且多年来的实践也反复证明了这一点。信牛刀(时寒冰曹建海谢国忠易宪容)不买房,没有后悔的要死,是因为本来这些人就一直不具备买房的能力。也就没有耽误他们多少。
最近曹大学者又抛出房价要下降40—50%的大胆的近乎无耻的预测。北京二环房价大降至3000元的话不见他体提了。这个指标还显得比较明晰,而老是40%—50%,到底基数是哪一年的房价呢?不知道,从05年至今,50%的房价降幅年年被几位折腾来折腾去,就是没见兑现。倒反而把房价的绝对值提高了很多。
曹建海们还可以继续预测下去。即使涨了一倍,他继续预测新的降幅50%也是可以不去印证的,反正就像说相声的郭德纲,逗买房人舒心一乐,回去再排队加塞抢房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