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继孔学正负主张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5:32:41
新华网河北频道 ( 2009-11-24 20:16:28 )        稿件来源: 衡水市委宣传部
骆承烈
被历代称作"醇儒"的董仲舒,在西汉大帝国建立及巩固的新形势下,继承、发展了孔子思想。其中两点特点引人注目:一是正面发展了孔子"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一是负面改造了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在当时都曾起到过一定的作用。

孔子从来主张大一统,《春秋公羊传》就是明确标示、系统阐述孔子这方面思想的一部作品。孔子最高的理想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一美妙的理想一时达不到时,退而求其次,即"小康"的主张:君主、城郭、制度……其基本精神还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也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向高一层发展。孔子认为"天下有道"的最起码表现是天子能号令全国,各地诸侯惟命是从。孔子一生最尊敬的人是周公,他对周公制礼作乐推崇备至。认为周朝初年的文化光辉灿烂("郁郁乎文哉")。自己以及社会上的人都应遵守、执行。对当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形势十分不满,他提倡的"礼",是恢复西周当年天下统一的社会秩序;他所主张的"仁"是协调人际关系,反对当权者对百姓敲骨吸髓、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他提出的"中庸",更是希望社会稳定,上层体恤下层,百姓支持君主;其最核心的思想"和",更要达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战乱消除,人民幸福的目的。
孔子为了治理好国家曾向往两种权威:一是政治上英明的天子,一是思想上仁德的圣贤。他一生寻求明主,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胸怀天下,寄希望于未来。给人们绘出一幅美妙的蓝图,就是"大一统"。他一生向往大一统、歌颂大一统、寻求大一统。但他所处的奴隶制社会的现实却处于衰落时期,国家不但不能统一,而且越来越乱,越来越不统一,致使孔子抱憾终生。
孔子死后二百多年,秦始皇用法家的主张统一了六国。统一后又严刑竣法,致二世而亡。汉初,接秦之蔽,经济急需恢复,采用黄老之术。政治上急于对付异姓王、同姓王,军事上对北方的匈奴只能消极应对。其国力恢复以后,董仲舒应时而出,在理论上加以配合,实际上在汉武帝时期发展了孔子的大一统思想。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对汉武帝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1]当时任用各家的主张"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国家的政令便统一不起来。要统一只有用孔子之道。建议皇帝对于那些"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2]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鲜明的政治观点,形成了一条系统的法律观念。这一观念,两千年来为历代统治者所奉行,使儒学成为历朝历代官方的正统之学。
在独尊儒术这一思想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更化"主张,实际上就是使当时朝廷的主导意识形态转移,由崇尚黄老之学到崇尚儒学。其理由是:王者乃天下之本,上承天意,孔子及儒家思想是应天而来,不依孔子及儒家思想行事,便是违背天意。
董仲舒认为天子统一天下,有两个概念:一是政治概念,西周初年的"大一统"是依宗法制,天子为大宗,诸侯为小宗,依次类推。国家好比一个大家庭,周天子是大家长,是天下的共主,今天的汉天子也应是天下的共主。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另一概念是在汉朝皇帝领导下,意识形态的统一。当年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曾采用焚书坑儒的办法,董仲舒不主张用"焚、坑"的极端手段,而是一方面让朝廷禁令各家传播,一方面用各种方式极力传播儒学。儒学从来讲仁政德治,孔子这套主张,当年没落的奴隶主不能用,不肯用。此时却能用,因为封建制社会和往日的奴隶制社会,在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等基本问题上,虽无本质差异,但对劳动者的剥削、统治上却放宽、放松了些。也就是说孔子及儒家思想此时更合用些。因而将儒家思想独树,便可收到明显的效果,使"统记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由董仲舒倡议汉武帝推行的"大一统"主张,不但使汉武帝时政令统一、经济发展。还促使北抗匈奴、南联西南夷的胜利。经历了几百年战乱的人民,总算过上了一段和平安宁的生活。董仲舒在此方面对孔子思想继承的好。

原始社会时,人们对自然现象不了解,畏惧,认为一切人们不了解的现象都是天在支配。阶级社会以来,统治阶级为了统治人民,把"天"拿来当作统治人民的工具。"汤武革命"是说商汤革夏桀的"天命"、周武王革商纣王的"命"。每个当权者都以自己的"天命"代替对方的"天命"为合法。因此,上天便是一种能视、听、有知觉、有意志的超人之神,即"人格的天"。到了春秋末年,社会大动荡、大变化、大改组。旧贵族衰落,新贵族崛起,周天子债台高筑,天的权威降落了,人们对天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在孔子眼里,有四种"天":一是"自然的天",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3]。一年四季不断变化,各种事物生长发展衰落的规律叫做天。二是"道德的天",孔子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4]天是有德性的,统治者如果爱民、利民,象尧那样,就符合天意。反之扰民,害民者不合天意。三是孔子对自然界、社会、人生不了解,无可奈何的慨叹。如"天之将丧斯文也,则后死者不得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5]四是情绪激动时的表现,孔子见南子时,子路不悦。孔子为表明心迹,对他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6]又如爱徒颜回死后,孔子激动地呼喊"天丧予,天丧予!"[7]
在孔子心目中的四种"天"中,后两种无实际意义,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这样说。如马克思在厌恶黑格尔重复、繁琐,在气愤和无可奈何时,也曾说"天哪"!
孔子的前两种"天",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尤其是把"天"当作自然规律的"自然的天"。《说苑·君道》中记孔子说"春(天)致其时,万物皆生;君致其道(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去做,即推行仁政德治),万人皆及治(广大人民都愿接受你的命令)。"孔子对天的新见解,是春秋末年生产力发展、社会动荡所导致天道观动摇的结果。
与天道观相类的还有命运观、鬼神观,孔子也把命视作自然规律,他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8],是说自己到了五十岁时,才真正知道事物变化的规律。至于其鬼神观,他明确地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9]"敬鬼神而远之"[10],以及弟子们说"子不语怪、力、乱、神"。[11]
董仲舒自诩儒学继承人,人称儒家嫡传,但在天道观、命运观、鬼神观上却走着与孔子相反的路。其重要理论就是"天人感应"论。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中论到"汉儒之政治思想"时,说他们根据历史观念,主张如下一套之进程:一、圣人受命;二、天降符瑞;三、推德定制;四、封禅告成功;五、王朝德衰,天降灾异;六、禅国让贤;七、新圣人受命"。"武帝以前汉儒鼓吹变法",即前五项,董仲舒的主张即与此相符。
春秋战国以来,以阴阳家为主,倡五德始终。秦朝按五行相胜编造,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汉代按五行相生编造,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由于这些基本理论混乱,使汉代的意识形态不能一致。这对于刚取得政权不久的汉朝皇帝不利,于是董仲舒便创了个"天人感应"说。
董仲舒"天人感应"说,是指上天和人类相通,天能干预人间之事,人的一切行为也都能感动上天。他在《春秋繁露》中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列,以类合之,天人一也"。[12]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13]这一主张成为董仲舒封建神学的基础。他所建立的这一庞杂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体系,杂揉了天命论和阴阳五行说。他虽然说"天人之道兼举"[14],但更多的强调天道,宣传的是天命论。
董仲舒与"天人感应"一起提出的还有"天人合一"的学说。天人合一的主张,即天与人的统一。孔子注《易》之《文言》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孟子说"尽其心也,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15]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善性就能知道天,要求通过心总书记,善性等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都说明人与天为一体,而董仲舒却以"人副天数"的许多例子说明天人合一。他提出许多以类相附的例子,说明天人一体说:"人之身有四肢,每肢有三节,三四十二,十二节相持而形体立矣。天有四时,每一时有三月,三四十二,十二月相受而岁终矣。"[16]又如四肢像四时,五脏像五行,头之圆像天,足之方像地,空窍理派像川谷,伦理副天地,哀乐副阴阳,等等。用这些牵强的对比,加强天人之间的关系,来证明天的神圣、天控制人的必然性。更陷入天命论的泥沼。
董仲舒创上述理论的目的很明确,他是说天对人有指导作用。人应畏天,顺天,敬天。他说:"国家之失乃始萌芽,天出灾害而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就,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殆咎必至。"[17]
依此理论,皇帝如行仁,会出瑞草、甘露、灵芝、凤凰等祥瑞之物;如不行仁,上天则发怒,出现日蚀、月蚀、狂风骤雨、山崩海啸,对皇帝警告。如果皇帝再不听,上天就要行使职权,让别人把他推倒。这正是孔子当年所认为的那种"道德的天"。

董仲舒以儒家继承人的身份出现在西汉政治舞台上,其"春秋大一统"思想,对于建成、巩固西汉帝国起到积极作用,已成定论。对其与孔子天命论相悖的"天人感应"说,也应细加分析,认真对待。
第一,这一理论建立在"五德始终"理论上,证明刘姓称帝乃上天之命,汉朝皇帝代天统治天下。汉武帝到泰山祭天,受天之命,更加强其统治的合法性。西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刚建成不久之时,历史任务是促进封建社会的发展。董仲舒想方设法树立皇权,是巩固封建社会的重要方式。借天命来巩固皇权,正是一种巧妙的手段,其作用是积极的。
第二,封建社会中,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金口玉言,臣民的话从来不听。董仲舒用天的权威对皇帝规劝、警告,使其有所畏惧,勤政爱民,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当年孔子称赞尧、舜顺天之命,首创"道德的天",董仲舒把它拿来运用,并予以发展,希望君仁臣忠,江山稳定。日后许多人仿效,对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权,多少起到点约束作用。
第三,儒家思想从来以入世、治世著称。他们以社会清浊为己任。从孔子"席不遐暖",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到孟、荀提出更具体的治国方案,都说明儒家要利用各种机会推行仁政德治,希望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汉初重黄老,重守成,对恢复当时残破的经济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经济恢复的形势下,进一步务发展,趋富强,已无力。而儒家自强不息的精神却能使封建帝国继续发展。儒家代表董仲舒开了个头,日后许多朝代皆重用儒生治理国家,对此董仲舒应有开启之功。
自孔子开始,直到近代,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经过许多发展变化。先秦时期孔、孟、荀的"原创儒学",哲理深邃,内容宏富,是后人学习,继承的主要内容。到了汉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极力为当时的统治者服务,可称作"辅政儒学"。辅政就是辅助政治发展,当时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只要起到促进当时社会发展的作用,都应肯定,这自然包括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及"天人感应"在内。
注:
[1][2]《汉书·董仲舒传》
[3]《论语·阳货》
[4]《论语·泰伯》
[5]《论语·子罕》
[6][10]《论语·雍也》
[7][9]《论语·先进》
[11]《论语·述而》
[12]《春秋繁露·阴阳义》
[13]《春秋繁露·同类相助》
[14]《春秋繁露·如天之为》
[15]《孟子·尽心上》
[16]《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17]《春秋繁露·必仁且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