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成材智力起决定作用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0:59:03
智商决定成功吗?前不久,有心理专家建议对运动员进行智力评估,认为这关系到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而对于广大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给孩子测智商成为他们培养子女的第一步,那么———少年成材智力起决定作用吗?
当前,不少家长都愿意给孩子测试智商。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及早了解孩子的智商和智力结构,从而为孩子量身打造适合他们成才的道路。但是这种方法可取吗?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家长们的理想与结果往往相背离。
智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什么是智力?智力是指个体以思维为核心的心理活动最一般的综合能力。具体地说,智力是人的心理活动中最一般的潜能及其转化的智慧行为(智力即智慧),它主要体现于人的认识、适应和改造环境活动,它不但使人从理性上认识事物,而且还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意志行为。
事实上,最初的时候,很多孩子的智力结构差异不大,也许,有的人听觉发达,有的人视觉敏锐,有的人善于观察,有的人善于推理,有的人记忆力强些,有的人想象力丰富,有的人擅长音乐,有的人精通书画……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差距是不大的。可是逐渐的,因后天情感、意志力等因素的不同而导致了人们的知识结构拉开了差距。智力结构与知识结构不是直接对应的,专家介绍说,智力就像陆地,后天情感、意志力等因素就像海洋,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比陆地更大,情感和意志力在少年成才上比智力更重要。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情感、意志力方面的教育是更为重要的,并不仅仅局限在智力水平范畴内。
孩子培养智力不是导向
成才与智力有必然联系吗?华夏心理网国家心理咨询师荀焱这样解释:“智力主要跟数理层面的思维有关,但是,这只是一种生理基础,除此之外,还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影响,譬如情感、意志力等等。智商就好像植物成长的土壤,能不能成才跟很多因素有关。很多情况下,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孩子成才的影响更大。因此,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荀焱还指出,现行的智力测试结果其实不是完全准确的,尤其是对孩子进行的智力测评。她不主张给孩子测试智力水平,这种测试结果充其量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数据。她告诉我们,其实大部分孩子的智力差别不大,除了少数智力水平极高的“天才”,但是这种“天才”很容易偏科,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某中学卫老师指出,少年成才不因智力结构而定,而是根据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来决定的。在应试教育和高考压力下畸形发展,会导致恶性循环;一味注重分数,带给孩子们的是沉重的压力和单一的发展。改进的方法只有快乐学习、健全人格培养。一些中学老师也指出,家长和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孩子需求,尊重孩子,不要用成人的观点去要求孩子,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个体,做他们心灵的朋友和生活的支柱。
某中学曹老师说:“有很多孩子,小时候很聪明,最后却连大学都不一定考得上,最近我们在讲有关精英教育的课文,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当然很重要,但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运气或是家庭背景等。我一向主张多学些别的东西,比如说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学习语法,还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学,政治经济等等。”
少年成材要从小开始
相信看过奥斯卡获奖影片《阿甘正传》的人们都会为阿甘精彩的人生喝彩:一个小时候被测出智力低于一般人,成人后代表国家队在世界杯上拼搏、得到了总统亲自颁奖的传奇人物。孩子成才是否因智力而定?似乎我们可以从这部影片得到答案。
阿甘的成才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孩子将来能否健康成长和成才,家长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对于孩子将来的教育,主张精英教育还是全面发展,有的家长表示,学而不精者是最大的弊端。现在许多孩子的情况差不多,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得很好,但现在竞争很激烈,全面发展倒不如学有所长。但也有一些家长认为,精英教育比较鼓励孩子,发挥性格中较擅长的东西,使孩子成为领袖式的人物;全面发展比较侧重小孩的才艺、学术方面的东西。二者因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一位从事教育职业的曹女士认为,国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应注重中小学的教育,因为这个时候是孩子成长的形成阶段。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知识,重要的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思考的方法以及良好的习惯。荀焱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对于我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当然改进是需要的,所有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此外,她强调,情绪管理应该作为一个项目和课程来进行,大家应该重视理智与情感的结合、现实和理论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