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雄鸡天下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6:03:21
历史越是远行,当年重大历史事件的价值和意义就越为彰显。
60年前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纪元,奠定了中国历史新的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60年来,社会主义中国在开拓中前进,在奋斗中发展,在挑战中巩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光明前景,昭示给世人丰富而深刻的启迪。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雄辩地证明,唯有共产党领导革命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扫清障碍,是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任务。由于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落后、保守与顽固,使得改良的道路走不通,“君主立宪”式的“维新”流血夭折。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证明了革命是推动近代中国进步的必由之路。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最终建立了以蒋介石为政治代表的反动统治。1927年大革命的惨痛失败深深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唯有共产党领导革命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唯有以武装斗争作为主要革命形式才能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唯有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孙中山领导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失败,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失败。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缺乏远见和勇气,以及革命的不彻底性,决定了他们不能担当民主革命的领导者,不能引领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这一历史重任只能由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担当起来。中国共产党以其纲领的先进性、坚定的革命性和勇于牺牲奉献的英雄行为,成为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和中流砥柱,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胜利,是和毛泽东的伟大贡献分不开的,如果没有毛泽东,我们党和人民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就决定了受这三座大山压迫的一切阶级和阶层,都是基本的革命力量。中国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必须使农民成为革命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使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朋友。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战争;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正是依靠全中国人民大众这个“上帝”的全力支持和倾情参与,中国革命才能从失败中崛起,坚持到最后胜利。中国革命是武装的革命反抗武装的反革命,我们党从血的教训中懂得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懂得了建立一支党绝对领导下革命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人民军队在中国革命战争中从小到大、以弱胜强、越战越强,依靠人民战争打败了日本侵略军和国民党军队,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它绝不是历史上改朝换代的重演或循环,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阻滞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落伍了。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推翻腐朽的上层建筑,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国家,成为近代以来民族民主革命的主题。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逐步沦落为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代表和统治工具,把中国重新带入内战、独裁和黑暗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它不是历史上一个王朝代替另一个王朝,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阶级压迫代替另一种阶级压迫,而是正式宣告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这既是中国历史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崭新的、先进的社会形态,是从根本上不同于以往社会和国家的“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它将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表明,世界进入现代历史后,中华民族以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由此改变旧中国贫困、愚昧和落后的面貌,建设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一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不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中华民族就没有前途和希望。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开辟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光明前景。推翻了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奴役统治,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任人宰割、丧权辱国的旧中国从此结束,一个独立自主、日益强盛的新中国开始了。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政权,消灭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解放全中国,建立起统一强大的国家政权,四分五裂、长期内战的旧中国从此结束,一个保卫和平、维护统一的新中国开始了。建立了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一党专政、独裁专制的旧中国从此结束,一个人民自由、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开始了。开展了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和国家所有,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旧中国从此结束,一个繁荣富强、文明幸福的新中国开始了。
旧中国的统治制度与社会秩序,是建立在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基础上的,“人民五亿不团圆”。新中国的成立,消灭了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社会制度,建立了社会平等、民族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实现了中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新中国成立伊始,包含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革命军人、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纽带和象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国民党政权否认中国有多民族存在,对少数民族压迫剥削、屠杀镇压。新中国的成立为各民族共同发展、团结融合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社会保证,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歧视、压迫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展,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扫清了政治和制度障碍,中华民族开始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民族复兴。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土地制度改革在全国完成以后,我国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国民经济,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新中国成立前夕,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放言,没有一个中国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言下之意是国民党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共产党也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毛泽东当即写下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予以驳斥,指出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60年过去,历史已经给这段公案作出了明确的结论。
新中国的成立昭示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是新中国成立的根本意义和最高价值
旧中国的生产资料集中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帝国主义控制着中国的财政金融;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官僚资本占全国工业资本的2/3。由于统治阶级的多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解放。这是因为,新中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对国家财政和经济命脉的控制,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国营企业中普遍实行民主改革运动,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型管理制度,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劳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中国将孙中山“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变成现实,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将农民从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解放出来。土地改革使占农村人口60-70%的3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经济利益,分得了原来属于地主的7亿亩土地。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顺应广大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愿望要求,因势利导,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中国结束了三座大山统治中国人民、人民毫无政治权利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新中国使人民获得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保障人民的利益,“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自由发展其在共同生活中的个性”。新中国成立之始,我们党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方针,把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革命知识分子,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领导力量和基础力量。农民占中国人口的80%,既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也是人民共和国的依靠对象。毛泽东曾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中国成立不久,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普遍建立,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都有自己的代表参加,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接受人民的监督。人民享有国家权力,他们的主体意识、政治觉悟、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
旧中国是一个由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所造成的文化落后的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奴役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广大人民群众也被剥夺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中国人口文盲率高达80%以上。建立新中国,不但要建立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这种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服务人民、属于人民的文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展现于世界。
旧中国,人民不仅经受封建统治和官僚资本压迫,而且遭受帝国主义压迫,蒙受巨大民族屈辱。帝国主义侵略者大肆屠杀中国人民,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还污蔑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东亚病夫”。甲午战争失败后,康有为痛心疾首、大声疾呼:“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中国人民经过了100多年的奋斗牺牲,百折不挠,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帝国主义势力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无不昂首挺胸、扬眉吐气,海外赤子无不为祖国走向繁荣富强而骄傲。经过60年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上升,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空前提高。
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事件。60年来,中国为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大战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个结果,是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由此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二次大战结束后,开始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是美国东方战线的关键。美国极力扶持国民党政府,公开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妄图把中国作为在东方的最大势力范围和战略基地,以巩固的反苏反共东方战线,制衡苏东社会主义阵营,并抵制苏联在亚洲的影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美国在东方的战略企图,使得美国的东方战线出现断裂、发生崩溃。难怪当时一些美国国会议员惊呼:“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美国划时代的、历史性的失败。”中国彻底摆脱了100多年来帝国主义的控制,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战略格局,对世界历史的进程发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建立,形成了一个日益壮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使得社会主义国家拥有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成为东方的社会主义大国,扩大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范围。还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如同邓小平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打了二十二年仗建立起来的”。长期的武装斗争历练出我们党和人民坚忍不拔、艰苦奋斗的坚强品质,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夺取胜利塑造出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新中国从建立时起就始终保持民族尊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决不当附庸,决不听命于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自己的底气、声音和地位。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得到充分发展的西欧取得胜利。像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的结论。中国共产党人是从“走俄国人的路”开始革命道路的,但很快就发现,中国不仅不同于西欧,而且也不同于俄国,必须开创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中国发展的道路模式等问题上,同样具有重大世界历史意义。中国社会主义能否成功,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对于向现代化过渡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毛泽东带领我们党和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没有照搬照套苏联经验,从苏联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暴露的缺点错误、走过的弯路中吸取经验教训,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取得了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中国模式”为世界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抚今追昔,我们对新中国成立伟大历史意义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深刻、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