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魔缠身的海边穷村(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37:08
文章提供 于 2009-4-9 2:31:55 (北京时间: 2009-4-9 14:31:55)
文章作者: 曹攀峰 胡亚柱 胡念飞 毛磊    阅读时出现乱码?解决办法
中风、精神病、肝癌连袭广东省廉江市二林村和二房村,10年里已有8位壮男得了肝癌。村庄的水质、空气、土壤等自然条件并无特别,村民发病原因成谜。由于怀疑风水有问题,不少村民已选择外逃,村中现在多为老人、妇女、小孩。
● 中风、精神病、肝癌连袭廉江市二林村和二房村,成批壮汉倒下
● 村庄水质、空气、土壤等自然条件并无特别,村民发病原因成谜
● 怀疑风水问题,不少村民选择外逃,村中多为老人、妇女、小孩
“我们村没法住了,一定要替我们呼吁搬离这里。”4月2日,广东湛江廉江市安铺镇鹤塘村委会二林村小组的老人、妇女将南方农村报记者包围,七嘴八舌地表达同一个意思。
他们背后,是三间古老的土坯房。81岁的主人林南带用各种塑料袋铺于房顶,遮风挡雨;门前“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的红色春联,在灰色土墙的映衬下,格外惹眼。“人增寿”这个美好的寄语,如实刻画了这位风烛残年老者的心境。
2007年,老人的次子、44岁的林农被查出患有肝硬化,“人变得很瘦,肚子很大,高高隆起”,从那以后,死亡的阴影就一直笼罩着这个贫穷的家庭。
这仅为该村壮男患肝癌的一例。“近几年好多人得肝癌,都是肚子慢慢鼓胀,过几年就死了。”鹤塘村委会副主任、二林村小组长林华廷悲伤而无奈地说。
二林村的不幸还远不止这些。在肝癌病魔未入侵村庄之前的上世纪80年代,曾有10多人患上中风,半身瘫痪地度过余年;期间,精神病又像驱赶不走的苍蝇般紧叮二林村,20多年来的患病案例,“应该超过5人”。
疾病困扰之下,二林村的发展几近停滞,虽已繁衍400多年,人口总和却仅为106人,且呈老龄化状态。2000年来,村里操办婚姻的仅有4户,2003年以来仅出生4人。截至采访当日,该村20岁以下的年轻人仅有16个。
与二林村情况类似的,还有同一村委会、但规模更小的邻居——二房村。
百多人村庄,10年8壮男得肝癌
二林村是个自然村,离海不远,位于安铺镇东南1.3公里处。在鹤塘村委会15个自然村中,二林村是最古老的村庄,已有400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林氏二兄弟从福建迁移至此。抗日战争期间,包括二林村在内的鹤塘村民,曾积极配合东江纵队的抗日工作,因此,村庄被赋予“革命老区”的称号。
4月2日,二林村。春风掠过,郁郁葱葱的树木随之起舞,沙沙作响;平整的土地下面,已掉落多日的杨桃早已腐烂,并被蚂蚁掏空。踩着腐烂的杨桃,52岁的林统慢慢从屋外踱至屋内,面色蜡黄,头发略白,举止无力,声音沙哑。
饱受肝硬化6年之苦的林统讲述了他的不幸。那是2003年的一天,他在村中聚众聊天时,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突感口中血腥,一股热流向上冒——他吐出一大口鲜血!血难止住,林被紧急送往安铺镇医院救治,无效;随后,他又被送往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经诊断,静脉血管破裂导致吐血。经CT检查,林患有肝硬化。
不祥之兆凉透脊骨!
对于肝硬化,林统并不陌生。此前,二林村已有4人患肝硬化,最后发展成肝癌而死。1999年,55岁的林庆武患肝癌死亡;2001年,63岁的林里保死亡;2003年,53岁的林光、29岁的林业死亡。
目睹同宗村人一个个离去,林统感到悲痛,但不曾想到的是,病魔犹如梦魇一般又缠上了他。查出肝硬化2个月后,林统做出决定——搬离二林村。
随后5年,林统借宿在安铺镇岳母家,每到天气变热,林便开始拉黄尿,“像茶水一样”,甚是恐怖。林身体衰弱,已无力从事农活,7亩地全由老婆一人耕种。因为没钱,林统住不起医院,只能在有钱时看门诊开些药回来吃,每次100到200元,但为此“连牛都卖了”。最近一次去医院,是今年1月。
林统治病期间,村庄又接连发生肝癌惨事:2004年,40岁的林进患肝癌死亡;2006年,49岁的林水平又以同样的病因死亡,100多人的村庄就像受到癌魔诅咒一样。
2007年,与林统家只有一路之隔、44岁的林农又被诊断得了肝硬化。在其兄林成的记忆里,林农从2005年起就一天比一天消瘦,“结果2007年检查出患有肝腹水”。2007年底,林农的肚子变大。之后,他也搬离二林村,到广西北海的岳母家疗养。
“林农、林统是患肝癌还在的两个人。”林华廷说,肝癌患者均为男性,大部分在30到50岁之间,且患病前个个都是“好汉子”。
现在村子里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

房屋破烂不堪
水质没问题,邻近村庄亦无异常
肝癌突降,让二林村村民开始回顾20多年来的村庄疾病史。
小组长林华廷摊开林家家谱,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林家的男性户主,整体上看,家谱呈现一种“两头窄,中间宽”的椭圆形结构。“现在,二林村30岁到55岁的男人只有20人,而在1949年,这个数目是70多。”他不无感慨地说。
家族繁衍速度减慢的原因是疾病困扰。据村民们共同回忆,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林广平、林广松、林广茂、林广太、林李广等10多个村民先后罹患中风,行走困难,直至瘫痪终老。
目睹老一辈患病,当时在茂名石油公司上班的村民林里保,曾取村庄水样到相关部门化验,试图找到发病诱因。“我那时还小,没看到具体的化验单,不过听说化验结果没有问题。”林华廷回忆。
水质没问题也有现实依据。同属于鹤塘村委会的西坡村、熬家塘村,与二林村距离不过10多米,3个村民小组的自然状况几乎雷同,使用的同为地表水,但前两者并不存在类似的健康问题。此外,距村庄最近的工业源是2公里外的一家家具厂,影响应该不大。村民们都觉得,单纯怀疑村庄水质似乎已毫无意义,尽管肝癌已袭击村庄。
出于同样理由,二林村的空气、土壤等其他自然条件,也没有受到村民怀疑。
难道没有一点不同?鹤塘村主任莫卫概述,“二林村的地特别平整,同时,由于地多人少,树木比较多”,但这些独特的环境似乎也不构成村民得病的诱因。
安铺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认为,对于二林村民屡屡得病,有必要考察一下林姓村民是不是有什么遗传病因。对此一说,林华廷并不赞同,“年轻时,我们村的那些小伙子都是好汉,遗传上应该没什么问题。”
“即便有问题,也不会出现只有男人得肝癌,女人没事这种怪现象呀?”莫卫也很疑惑。
二房村的情况也差不多。
避“风水之害”,到村外搭帐篷居住
科学解释不足,迷信思想便在充满恐惧的村民中,渐渐有了市场,并逐步蔓延。
“是我们‘村场老’的原因。”4月2日,林农81岁的母亲李南带,说出这个几乎全村默认的原因。所谓“村场老”,就是指本地风水不好。
村民可以提供“风水不好”的案例,尤其让人感到可信的是两个四川美女的蹊跷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在重庆当兵的二林村小伙林光退伍还乡,其服役期间表现出色,“曾立过三等功”。更令村民羡慕的是,四川籍美女刘云嫁给了他,并随他回村。第二年,在刘云的穿针引线下,又一四川美女刘兴荣嫁给二房村的莫南财。“那时,她们俩是我们鹤塘村委会最美的两个媳妇。”鹤塘村主任莫卫记忆犹新。
两个四川美女的到来引起轰动。而时隔不久,悲剧上演,刘云无缘无故患上精神病,相隔不到一年,刘兴荣又得了中风。
2002年,在母亲坟前,林光喝农药自杀,具体原因无人知晓,但从自杀情节看,村民都推测他“心里有症结”。在林光死后的第二年,孤独无助的刘云及家中的两个男孩,被娘家人接回重庆。
刘兴荣还留在二房村。她56岁,双手握着拐杖,双腿黝黑干瘦、粘满胶布,坐在一间破旧不堪的茅草房内,几乎不能动弹。她还不知道家乡重庆早就不属四川省了,只是一个劲地感叹,“年轻的时候糊涂啊!”她听不懂本地方言,老家还有八旬老母,不知谁在帮她守候。
据莫卫讲,刘云和刘兴荣二人患病,事先同样没有任何前兆,“感觉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之间就得病了”。外乡人也先后遭遇不幸,风水不好的言论渐有市场,且不知不觉影响着更多的人。
连不信邪的莫卫自己也无法解释。1992年,农业税尚未废除时,由于白天村民在田间劳作,村主任便选择晚间到农户家收税。安铺镇派出所副所长戚康伦曾与莫卫到二林村收税,连续3个晚上,每到9点钟左右,戚便喃喃自语“(二林村)阴气太重,脚下很冻”。几年后,戚患肺癌而亡。
为免受“风水之害”,部分村民开始选择逃离祖辈繁衍于斯的村庄。
早在1996年,二房村就有4户村民搬离村庄,如今,这个数目达到9户。2008年,二林村第一户村民搬离村庄,林光的弟弟林展“在村外搭建了一个帐篷居住”。同一年,村内有5、6户村民策划搬迁事宜。
没有搬出去的村民,则采用各种方法不在村中居住,或在亲戚家借住,或在镇里租房。目前,仍有20多户村民迫不得已暂居村内,但以老人、妇女、小孩居多。
“这个村住不得了,怕走以前别人(逝去者)的路。”肝癌患者林统向南方农村报记者解释。尽管他和妻子挤住在岳父家一间小屋子里,尽管妻子为务农每天从安铺镇到二林村来回奔波,尽管自己的屋子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砖瓦房,但他都不愿也不敢在二林村继续生活。

是贫穷为癌魔开门
泥砖屋、茅草屋占九成,杂粮稀饭为主食,生病能忍就忍
廉江市安铺镇二林村民和二房村民的健康状况,惊动了广州的医疗专家,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表示:不日将派出专家组前往会诊,力图解开这个20多年的特大谜团。
“二林村、二房村发生的疾病,肯定不是风水作怪。任何疾病的引起,都因为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特别是与经济、卫生条件有关。”著名肿瘤专家、广东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崔书中认为。
就南方农村报记者手头的资料,虽暂时无法查证两村频发怪病的直接原因,但有几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事实却能印证偶然中的必然:此两村都存在经济落后、住房简陋、卫生设施缺乏、医疗条件不够和受教育程度不高等不足之处。
其实,全世界的医学专家已通过大量研究,注意到贫穷与疾病之间的必然关系。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发病率越高,且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都是贫穷病,因病致贫、贫病相连是落后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截至2008年底,二林、二房两村共有房屋39座,其中泥砖屋25座,茅草屋10座,人均收入1250元。不少村民仍以种植甘蔗、木薯为生。近年有人外出打工,但家里有病人者则很难外出。村民收入不高,营养状况堪忧,抗病能力自然较弱。有村民向南方农村报记者反映:“哪能经常吃到肉?大多以番薯稀饭为主食,大米饭都很珍贵。即使有大米,也是做白粥喝,把肚子填饱最重要。”
贫穷家庭难以顾及基本卫生,南方海边的茅草房,又湿又闷,极易滋生细菌,令食品变质发霉。在林南带老人的土坯房内,残旧木制家具上散落着厚厚灰尘,母鸡在屋内屋外旁若无人地乱窜。环视全村,落叶遍地,季节性果实虽腐烂也无人清扫;老黄年拴在木桩上,粪便满地。天气一热,猖狂的蚊子就成群结队,在村内耀武扬威。
村民的医疗硬件、保健手段极其有限,受教育程度不高,保健意识也极其薄弱。没有哪个村民会在平时参加任何体检,怀孕了也没有产检。鹤塘村委会有个卫生医疗站,条件简陋,仅能看一些小病,但贫穷的村民基本不会因为小病光顾这里,而是能忍就忍。像感冒,村民仍沿用祖传的“用草药熬凉水”的做法就医。
“现在看病至少得收10块钱,打个针得30多块,哪个人看得起啊?”相对富裕的二林村小组长林华廷尚且如此感慨。
如此,小病不看,一旦闹大前往医院,往往错过了最佳医治时机,酿成大病。2005年,林农即已开始消瘦,哥哥林成曾劝他早日检查,但直到2007年,林农才到医院检查,结果一下子变成肝癌。
越病越穷,越穷越病,这是一个相互纠结的恶性循环。同一个村委会内,与二林村仅有一路之隔的西坡村和熬家塘村,高楼林立,村民更为富裕,反差立现。虽然村庄历史不及二林村那般长,但西坡村现有300多人,熬家塘村现有800多人。
二林、二房村人口减少的原因还在于婚姻。因为穷,两村男青年找对象很不容易,这直接影响到出生率。
“肝癌不会传染,但它大多由乙肝、丙肝发展而来,乙肝、丙肝都会传染。食用了带黄曲霉的食物也会引起肝癌,海边居民多发肝癌,因此具体生活方式对健康很重要。至于中风,不是传染病,但是存在于遗传性体质。”著名肿瘤专家崔书中根据南方农村报记者提供的情况,初步分析。
直接原因肯定没有那么神秘可怕,要是能做一次健康普查,真相也许很快会水落石出。崔书中表示,近日,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将派出一个专门的专家组,前往二林、二房村进行检查、会诊,以解开20多年来疾病横行的谜团。
村民盼迁村
重建新村也许最可靠,但由于资金短缺计划一再搁浅
既然疾病肯定与生活条件有关,那么退一步来讲,在直接病因没有查清之前,搬迁村庄,来次脱胎换骨的重建,也许是最可靠、最有效的避险方法。并且,二林、二房村因户数不多,土地宽裕,在技术层面不是什么难题。
但难题出在资金上。
据林华廷反映,1992年,村民陆续向村、镇反映重建新村的问题,计划在二林村西面约500米的土地上建设新村。当年,廉江市国土局、社教工作队等一批人,曾来到二林村协调具体搬迁情况,“开了两天会”。但最后搬迁计划搁置,原因仍是二林村没有一户村民有能力盖得起房屋。
2002年,在鹤塘村主任莫卫的反映下,当时的安铺镇委书记宋广注意到了二林村、二房村的情况。当年,两村人口总数100多,患肝腹水3人,中风2人,精神病3人;41户村民中,有11户是五保户。宋广书记考察了一天,“实在看不下去,最后决定扶持两村搬出原地”。而不巧的是,数月后,宋书记就被调离安铺,搬迁计划又不了了之。
政府部门多次组织搬迁无果,村民们开始自谋出路,开始无序迁移。
2008年4月初,省、湛江市、廉江市扶贫办联合革命老区促进会一同来到二林村调研,表态要对该村的搬迁给予经济支持,莫卫曾被私下告知“每户村民可获得7000元到1万元左右的搬迁补助”。
当年4月9日,安铺镇政府向廉江市扶贫办递交“关于要求拨款搬迁西坡(二林)村的请示”,明确“搬迁共需资金165万元,村民自筹资金65万,尚欠100万元。现恳请上级给予重点支持……”
安铺镇原人大副主席陈南富说,目前正等待上级下拨扶贫资金。
留守村民也只能等。他们听着竹林穿风的吱吱声,望着村旁散布的坟墓,心中仍然充满对怪病的疑问。
来源: 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