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时报 中国人不愿消费导致奢侈品不好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55:53

    当埃里克于2002年在中国开设第一家保罗·史密斯专卖店时,他不会想到直到现在才开始盈利。他也没有想到以前会损失那么多。他说,人们对中国过于乐观了。

    尽管中国人的收入一路飙升,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但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并不像海外众多公司所想象的那样那么容易打开。外国公司经营的奢侈品种类繁多,它们之间的竞争激烈,而中国真正愿意花大钱购买这些奢侈品的人们却并不多。这就让那些奢侈品盈利空间非常小。

    如果你不是一流的品牌,而是二流或三流货色,那你在中国的投资很可能是得不偿失。中国的确是一个成长中的奢侈品市场,但是还不够大,奢侈品经营者太多,中国这个成长中的市场还吞不下去。在中国经营的奢侈品外国公司虽然多如牛毛,但是真正盈利也就那么几家很早就占据了大量中国市场的公司。

  为了取得成功,奢侈品牌必须找准市场对象。另外中国对于奢侈品的进口关税很高,这也给经营带来了困难。卡迪尔品牌的中国地区经理说,如果你想快速取得利润,那就不要到中国来。在这里盈利需要太长的时间。

  尽管自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两倍还要多,但是直到2005年,城镇人口平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327美元,这相当于一个名贵手提包的价格。中国官方的数据大大高估了中国城镇中产阶级的数量,他们便是中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不过,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奢侈品牌公司愿意以现在的损失换回未来的盈利。因为中国将在2015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场。目前,中国的百万富翁也已经达到了32万人,虽然这比美国270万人要少很多。然而,这些人都很有钱,厂商要做的不是等更多的富翁涌现,而是如何找准市场,找准攻坚对象。

    在中国,奢侈品是中产阶级追求的东西,所以商人一定要眼明手快,很多在其他国家卖得不怎样的奢侈品在中国却卖得非常好。不过,高端奢侈品要卖给那些收入不断增加的中产阶级,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中国政府极不完善的社会福利措施让中国人更多的是想着存钱,而不是消费。

    随着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完善自己的市场经济,那些以往曾有的所谓免费住房、教育和卫生服务都化为泡影,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负担越来越大。

    虽然中国中产阶级的确挣钱不少,生活也过得不错,但是他们仍对未来感到很不安全,所以,由于中国社会福利措施的不健全,这些中产阶级不敢消费,把自己挣来的收入大部分都存起来。

    中国的储蓄率占整个GDP的50%,而日本仅占30%,相关则是39%,美国就更少了,仅占14%。

    所以,现在更要紧的,是如何刺激中国的那些有钱消费人群,去买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