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不少地方政府按兵不动 房价未现整体松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2:07:57
新华社:不少地方政府按兵不动 房价未现整体松动2010年05月13日 星期四 下午 08:15_-光华之声-_百度空间 盘点地方版楼市新政:“理性回归”仍需多管齐下,出台物业税或房产持有税是平衡楼市供需的根本之道

  据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进入5月份,在国务院和部分城市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重压”之下,一度高烧的楼市似乎进入了“冰冻期”:中介市场门可罗雀,银行拧紧信贷“龙头”,楼市重现打折促销……

  尽管一些城市房价猛涨势头有所趋缓,但人们也发现,不少地方调控政策仍“按兵不动”,房地产商降价仅属“少数行为”,银行放贷“暗门”五花八门,种种迹象均表明房地产市场仍处深度博弈状态,房价“坚冰”能否解冻,中国楼市能否回归“平稳健康”,仍然扑朔迷离。

  北京房产中介半歇业

  “地方版”调控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楼市观望情绪浓厚,“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了一个‘冰川季’。”

  到目前,北京、深圳、青岛等热点城市已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相比“国十条”,实施更严厉的信贷政策是“地方版”调控政策一大特点。4月23日,青岛市率先发布楼市调控细则,除限制外地人购房外,要求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以家庭为单位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4月30日,北京市出台了“最严厉”的“京十二条”,除了暂停第三套房贷、限制外地人购房措施外,首次提出了同一家庭限购一套新房的“限购令”。5月5日起,北京市公积金贷款购买二套房首付提升至五成,公积金购第三套房暂停发放贷款。

  5月6日,深圳市楼市调控新政策出台,包括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限制炒房和投机性购房、推行人才安居工程等。

  “地方版”调控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楼市观望情绪浓厚,房地产交易陷入“量减价滞”状态,部分地区楼盘价格出现松动。中国指数研究院对35个城市的监测结果显示,上周(5月3日-5月9日),有26个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比前一周)下跌。

  在信贷收紧压力下,连日来北京商品住宅交易量持续低迷,不少房产中介处于半歇业状态。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5月10日,北京市新房现房和期房网上签约量分别只有66套、101套。

  在深圳,二手房市场在新政策出台后大幅下挫。据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数据统计,上周二手房市场共成交2509套,环比下降35.3%。一二手房总成交2799套,环比下降32.5%。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从目前市场反应来看,调控政策发挥了作用,看来房地产市场已进入了一个‘冰川季’。”

  仍有不少曲线炒房“暗门”

  “地方版”调控政策进度不一,不少地方仍在观望和等待,现有调控政策的“执行力”遭遇考验。

  随着“地方版”调控政策显现一定的“杀伤力”,楼市遇冷,但专家提出,目前楼市正处于政府、银行、地产商、购房者的多方博弈状态,观望情绪浓厚,房价并未出现整体松动迹象。

  “地方版”调控政策进度不一,不少地方仍在观望和等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是供求矛盾突出,也与一些地方和部门认识不到位、落实调控政策不力等原因有关。

  现有调控政策的“执行力”遭遇考验。记者最近以购房者身份走访了楼市,结果发现仍有不少曲线炒房的“暗门”。一是通过个人消费贷款的方式“绕过”住房贷款;二是无房户同时通过不同银行购买多套房均可享首套房优惠。一位银行业人士说,购房者可以通过个人消费贷款、透支信用卡、小额无抵押贷款等方式获得资金,银行只要有利可图,大多不会拒绝。

  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表示,目前政策仍有漏洞,由于银行系统没有实现全面联网,在一地买房后可以到异地贷款,并且有的银行并没有完全落实限贷措施。此外,“第二套住房认定标准”目前尚未明确,地方在执行过程中有难度。

  尽管部分地区出现了房价回落迹象,但波及面和降价幅度有限,多数房产商对降价仍“保持沉默”。

  降价声势较大的恒大集团,宣布公司楼盘从5月5日起实行8.5折“让利”促销,但这些楼盘大多不在核心城市,并且该公司媒体部一位负责人表示:此次促销是既定的市场策略,和调控政策没有直接联系。李文杰说,降不降价跟房地产商手里的资金量有关系,如果不急于回笼资金,降价的可能性就不大。

  楼市遇冷,是否会对相关联行业产生波及效应?一种观点认为,当前调控政策不可能持久,因为楼市停滞将波及钢铁、水泥、家居等相关行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政府将很难承受经济压力。不过,多年从事钢材(4406,-104.00,-2.31%)贸易的中间商贾勇超并不认同。他对记者说,今年螺纹钢价格最高时达到了4500元左右,楼市调控开始后,各地区螺纹钢短时间内出现了300元左右的跌幅,目前价格已逐步企稳。

  “总体来看,建材价格仍处历史高位。”长期从事钢铁行业市场分析的研究人员满容容说,根据我们对几大钢厂出厂价格的监测,受房地产调控影响,4月中旬以来螺纹钢曾出现一波急跌,但今后价格下跌空间有限。(编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2日指出,由于5、6月份是传统施工旺季,且铁矿石价格大涨钢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即便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影响,预计5、6月份钢材价格稳中波动。此外,国家发改委预计5、6月份水泥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几乎是同时,国内最大的建筑钢材生产企业之一的沙钢11日出台5月中旬部分产品价格政策,建筑钢材全线较大幅下调,主要品种钢最大降幅达到近6%。)

  征物业税是根本之道

  由于此轮楼市调控政策的指向性非常明确,“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并不难实现。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此轮楼市调控政策的指向性非常明确,“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并不难实现。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说,如果房价降不下来,政府还会继续出政策。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的调控措施仍属权宜之计,从长期看要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步入“平稳健康”发展,仍需一个更加成熟、系统的政策框架和制度设计。

  “北京楼市调控的当务之急是增加土地供给。”潘石屹认为,此次北京之所以出台如此严厉的政策,一个原因就是商品房存货缺乏。北京商品房一年的销售量为20万套,但目前真正能拿出来出售的房子只有三四万套。值得关注的是,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小产权房等政策将对楼市供需产生怎样的效应,也有待观察。

  政府与房地产业的高度关联能否“松绑”,在本轮楼市调控中值得关注。潘石屹说,中国的开发商与政府、银行的关系在2008年底曾有调整机会,但未过太长时间,一些地方政府和银行即开始“救市”行为。

  保障房建设力度步入快车道。齐骥透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2010年到2012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这个规划将在今年7月底以前向社会公布,主要包括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计划的内容。北京市提出,今年将确保完成新开工建设和收购政策性住房13.6万套,占全市住宅新开工套数50%以上,竣工政策性住房4.6万套的工作任务。

  开征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如何提高可操作性、避免“误伤”普通购房者权益是必须把握的原则。潘石屹说,房产保有环节征税应以别墅、多套房等为征税对象,计税标准可以从第二套房算起。深圳社科院城市营运中心主任高海燕说,政府对楼市的调控应该多管齐下,出台物业税或房产持有税是平衡楼市供需平衡的根本之道。

  遏制房产投资投机要堵疏结合,必须拓宽投资渠道,否则炒房资金从大城市撤出后有可能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这是关乎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新华社:不少地方政府按兵不动 房价未现整体松动 新华社发文称地方政府被指助房价非正常上涨 史上最严楼市调控实施3月多地房价未实质松动 二套房贷松动 房价或现报复性上涨 新华社发文称地方政府被指助房价非正常上涨http://news.QQ.com   2006年05月17日02:24   新京报     新华社发文称房价逆市上涨背后有部分地方政府的错误政绩观、利益观推 房价松动 目前抄底为时过早-房屋贷款--银率网 二套房贷松动,房价走向何方? 调控满半年:房价仍未现松动迹象 新华社连发五文批高房价 矛头直指地方政府_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您的关爱和教诲使我明白... 地方政府成护房价铁军 中国民间开启对日新思维 坚冰松动但未融化(图) 楼市“二次拐点”前夜:成交量冰冻 高房价松动 二套房贷松动,房价走向何方?-时寒冰 二套房贷松动,房价走向何方?-时寒冰-搜狐博客 房价不得不降的五个信号 调控政策措施不松动 加息强化楼市调控效果 房价进一步松动可能性增加 二套房贷松动,房价走向何方?--时寒冰 - Qzone日志 新华社连发六文 痛斥地方政府房产商利益勾结 新华社连发六文 痛斥地方政府房产商利益勾结 奇哉快矣 新华社痛斥地方政府 - 张震瀛的博客//13013833200 - hzzzy 新华社:楼市调控进深度博弈 地方政府宣扬补涨论 恰恰是地方政府推动房价一路飙升 高房价症结:地方政府“以地生财” 抑制房价根本是管好地方政府--《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