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报特别策划:变暖or变冷 全球变暖是骗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6:25:16

手机报特别策划:变暖or变冷 全球变暖是骗局?

www.dili360.com 2010-01-05 13:03 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

     ≈≈≈≈≈≈≈≈≈≈≈≈≈≈≈≈≈≈≈≈≈≈≈≈≈≈≈

  变暖or变冷?

  新年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一场大雪突袭北方大部分地区,其中北京和天津地区的日降雪量均突破了1951年以来的1月份历史极值,河北省内高速公路几乎全部关闭。

  随着雪天结束,随之而来的就是降温。北京气温将达到40年来的最低值,内蒙古呼伦贝尔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天已达8天,河南也受寒潮影响,气温一下子降了7到9摄氏度。

  同样的麻烦从去年12月也出现在欧美等国。在美国,圣诞节前东北部突遭暴雪,首都华盛顿一度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在欧洲,“文森特”寒流袭击各国,到处冰天雪地,英法之间的欧洲之星列车因此暂停运行,仅波兰、捷克、德国和奥地利4国,一周时间至少冻死43人。

  这让我们不禁回想起前不久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各国为遏制全球变暖,就节能减排争得面红耳赤。

  一边是暴雪与低温,另一边是全球变暖的科学结论,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全球变暖是场骗局?

  全球变暖是骗局?

由于气候本身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对全球变暖的质疑声就从未间断过。去年,一部名为《全球变暖大骗局》片在英国播出,片中称全球在浪费时间、能源和金钱,制造不必要的恐惧和惊慌。一些科学家甚至提出,地球并非在变暖,而是在变冷。

  冰川时代来临

  2006年新年,几乎整个北半球都遭受了低温天气的考验。来自西伯利亚的持续寒流在俄罗斯、日本等国夺去上千条人命,并且波及到我国河南地区和辽东湾等地。更令人不安的是,南欧与印度这些温暖地带也下了暴雪,大批人畜冻死。因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面临着进入“冰川时代”的可能。

  2004年,美国国防部的一份报告称在2010年至2020年,全球会出现一场巨大的气候突变,这会导致美洲、亚洲在内的北方地区气候干冷。这份报告引用了一个很重要的科学依据:历史上当气温升高到一定数值,不利天气状况会突然增多,气候很可能发生突变。

  此外,根据俄罗斯科学院天文学家以及天文观测总台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太阳辐射强度正在回落,这种回落趋势将有可能导致全球范围的降温。

  深海巨震降温

  关于全球气温走低,我国科学家郭增建还曾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他认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移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

  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而且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尼地震海啸改变了这个趋势,此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2005年2月,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超过3米。与此同时,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同年年末,我国上海一夜降温17摄氏度,这一切似乎都在宣布全球变暖的终结。

    这就是2004年发生的印尼海啸,按照我国科学家郭增建的研究,此后全球出现的一系列降温事件都与其有关。

 

  暴雪源自全球变暖?

  虽然质疑声四起,但大部分研究人员仍然坚称全球变暖趋势未变,而且这次北方遭遇的暴雪天恰恰就是由全球变暖导致的。

  极端天气常现

  不光是冬季暴雪,夏季高温同样源于全球变暖,它们被称为极端天气,科学家根据研究认定:正是全球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的增多。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格陵兰岛的冰川不断融化,越来越多的淡水汇集到北大西洋,致使这里的海水盐度不断降低。盐度降低使得海水失去重力的推动,无法形成热盐环流,海洋的热量交换机制失效,这才出现了“热的地方更热,冷的地方更冷”的极端天气。

  变暖是个大趋势

  所谓的全球变暖,不是地球上每个地方都变暖,而是一个平均状况。因为全球大气的能量、质量是守恒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就低。全球变暖使得某个地区温度持续异常偏高,那么在周围某个地方温度就会下降,出现极端天气事件,但总的变暖趋势并没有改变。

  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沈永平也认为,以前十几年一直是暖冬,我们不能因为某一年或两年冬天格外寒冷,就说明气候变暖的趋势被终结了。反对气候变暖的意见一直存在,2007年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发布气候变暖的报告的同时,一份持相反意见的报告同时出现。但这些反对意见的数据来源多是某一区域的气候变化,如果从全球长期的监测网数据与模型来看,全球变暖是毋庸置疑的。

  气候时冷时热,变冷将更糟糕

  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面对争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崔之久提出了时冷时热的观点。

  气候变化有周期

  崔之久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存在周期,只是这个周期的时间究竟有多长,现在还无法下定论。我国从上世纪40到70年代,曾出现过一个降温过程,1975年,有学者甚至为此提出我们将进入小冰期的观点。但从80年代开始,气候明显转暖。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了变冷还是变暖大惊小怪。

  现在气候变暖是事实,但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一直有争论。对于气候变暖或变冷的影响,崔之久主张一分为二地来看。

  全球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很大,如果气候变暖,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可能淹没一些岛国,因此他们肯定不希望全球变暖。但对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大陆国家,全球变暖能够给内陆地区带来更多热量,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区域,全球变暖就会带来众多好处。

  全球变冷更糟糕

  近年来,有专家指出,与变暖相比,全球变冷的状况也许更糟糕。

  从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也可以看出,纬度越高,人口越稀少,纬度越低,人口密度也越高,这说明人类是“喜热厌寒”的动物,水产和农作物产量分布也是如此。

  如果全球变冷,为了御寒,光是取暖的能源开支,就是一笔天文数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会减少,甚至导致歉收,对人类食品安全构成巨大威胁;风雪阻断交通和电力,会使信息自由失去物质支撑。

    这是位于西太平洋的狭长岛国基里巴斯。据科学家推测,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他们国土在2070年可能会被淹掉一半。

 

  从“变暖”到“变化”

  文字变化有玄机

  细心的你也许不难发现,不久前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大会全称并非全球变暖大会,而是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文字变化不大,其中却大有玄机。

  变化是一个常态,地球气候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所以,“变化”指长期状况,而“变暖”则指近期状态。在美国,人们更喜欢用“气候变化”而非“全球变暖”,这还要从布什说起:布什刚任美国总统时,其公共关系顾问建议他用“气候变化”代称“全球变暖”,这样公众更容易接受,不致引起恐慌。

  人类影响确存在

  全球究竟是在变冷,还是变暖,学术界恐怕会继续争论下去,但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却真实存在。

  沈永平认为,人类对气候系统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但具体占到多大比例,是很难进行评估的。

  地球系统维持了几十亿年,它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活动则使其运行偏离了自身的正常规律,就会对生态、大气等系统产生一定的危害。于是地球自身就会进行调整,这期间难免出现我们所见到的极冷极热等极端事件。

  十窍门成就低碳达人

  虽然我们对气候造成的影响还难以确定,但还是应该尽量倡导低碳生活。不要消耗太多的能源,减少掠夺性的开发,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资源。

  这低碳生活说起来抽象,但如果能够按照下面的小窍门做,保证你会成为低碳达人。

  关掉多余的电灯

  白天少开或关掉电灯,夜晚家里人尽量在同一个房间里活动,进出家门时随手关灯。

  及时关掉电脑

  统计数据显示,家庭中75%的用电都消耗在使电视、电脑和音响等保持待机状态上。如果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他时间关闭,那么每年能节省约500元人民币。

  多乘公交车

  减少此类排放量的最好办法之一是:乘坐公交车。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网上付账单

  在网上进行银行业务和账单操作,不仅能够挽救树木、避免在发薪日开车去银行,排放不必要的二氧化碳,还能减少纸质文件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

  解下领带

  2005年夏天日本商界白领换上领子敞开的浅色衣服。那年夏天,政府办公室的温度一直保持在28℃。整个夏天,日本因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7.9万吨。

  舍弃牛排

  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肉制品加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排放总量的18%。如果你转作素食主义者,每年二氧化碳排量将减少约1.5吨。

  打开一扇窗

  打开一扇窗户,取代室内空调;夏天使用空调时,温度稍微调高几度。数据统计表明,只要所有人把空调调高一度,全国每年能省下33亿度电。

  挂根晾衣绳

  洗衣时用温水,而不要用热水;衣服洗净后,挂在晾衣绳上自然晾干,不要放进烘干机里。这样,你总共可减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自备购物袋

  每年全球要消耗超过5000亿个塑料袋,其中只有不到3%可回收。塑料袋掩埋后需上千年时间实现生物递降分解,期间还要产生温室气体。下次去购物别忘记自备购物袋。

  种一棵树

  事实上“捕捉”二氧化碳的能手就是树木本身。要是你嫌自己种树太麻烦的话,至少可以捐钱给环保组织,让他们代劳。

  (责任编辑/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