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6月变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41:59
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6月变脸

 

 



  “场面非常火爆。”4月12日,电话彼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激动地说,“上星期我在湖南讲座,参加的银行界人士就有四五百人。”
  这很大程度上缘于一个利好消息———今年11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正式推出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的全国统考,以后每年两次,5月和11月。
  而今年5月和9月的两次试点统考也将如期进行。不过,“5月用的是旧标准旧教材,9月用的会是新标准新教材。”刘说。
  
  首添助理理财规划师
  拟于今年6月出台的新《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称“新标准”),将反映理财行业新的变化,与2003年首次颁布的标准相比,更加侧重实务方面,更富操作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标准处陈蕾处长说。
  目前新标准文本已处于定稿阶段。
  刘透露,新旧标准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不同。一,新标准在理财规划师和高级理财规划师的基础上,增加了助理理财规划师的级别;第二,申报人员的门槛较2003年大为提高,更倾向于有丰富操作经验的“知识技能型的人才”;第三,编制标准上,新标准设立了与国际理财行业接轨的“八大规划”,并对不同级别的理财规划师设立了相应的业务范围。
  针对此新旧之变,参与标准制定的上海知名理财师徐建明先生分析,2003年制定的标准基于建立客户关系、客户财务分析、财务评价、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实施与反馈等六步操作,缺乏针对性。而新的标准则在国际理财五大模块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分,同时结合中国法律、税务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形成了包括现金规划、消费规划、教育规划、投资规划、保险规划、财产分配和传承规划、税务筹划、退休与养老规划“八大规划”的框架体系,凸现“本土化”和“注重实务操作”。
  
  终身制下的后续教育
  2005年,理财师认证市场经历了第一波热浪。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市场认识的相对滞后。
  徐建明介绍,理财规划师职业资格认证分为两类:资格准入认证与职业能力认证。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FPSCC)主推的CFP认证体系,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能力认证,都属于职业能力认证。
  作为一个新兴职业,现行法律对理财师并没有资格准入认证的强制规定。“理财师职业能力认证的发展也还需要经过市场的竞争。”北京东方华尔金融咨询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杨东伟说。
  目前,中国主流的理财市场依托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而银行业监管部门对此也还没有从业资格方面的硬性规定。
  招商银行上海分行零售银行部“金葵花”理财中心副主任张娴说,在金融业分业经营的体制下,“没有产品,就算有认证也不一定能满足客户的需要”。而在招行,理财人员也只被称为“理财顾问”,而非“理财规划师”。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培训部讲师许峰也认为,保险只是理财的一个环节,理财概念的提出还需等待混业平台的搭建。所以,“我们的销售人员统一称为保险代理或者寿险顾问。”许说。
  一边,理财师培训市场如火如荼,一边,徐建明也表现出一丝隐忧,“自律比他律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更高”。
  “虽然招行没有要求理财人员取得资格认证,但仍然鼓励参与相关职业教育的个人行为。”张娴说。国内很多职业能力考培机构都只强调了书面知识的学习与考核,却缺乏职业操守的行业自律和操作能力的持续管理。对此,刘彦斌坦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资格证书是终身制的,后续教育的缺失确实不利于职业能力的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