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景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20:07

 

  一、植物景观的思想与文化背景

  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自然观;

  "轻清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清浊混者为人"。这些古老朴素个宇宙观和哲学思想说明人和自然是和谐共存的,中国数千年的造园是最大限度的施法天地造化,追求自然景色。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来自自然,高于自然。将人居环境充分结合自然,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互融合。

  2. 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观;

  儒家追求尽善尽美,把自然植物和伦理道德进行"比德"。植物的人格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一大特色。另外中国古典园林、寄情山水、托物言志,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来比喻和赞颂人物的高尚品格,比比皆是。这些都大大丰富了古典园林中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

  3. 中国画论

  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绘画有着互相渗透的美学关系。陈从周先生曾说,"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

  山水画与园林的内涵相通,都要求"言有尽而意无尽",要在有限制中见出无限,要"境生象外"。园景融入画意,画理指点了植物配置。

  中国山水画借笔墨以写天地,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注重神似,而在植物景观的创造中,便可运用"神似"的画理,结合植物文化的内涵来塑造自然风光。

  "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注重"写意方能传神"。

  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意境特征

  1. 植物的比德和比兴

  比德是儒家的自然审美观。它主张从伦理道德(善)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在植物景观中欣赏和体会到人格美。

  在"以儒化民"的文化氛围中,人们总会寻找植物的某些内在特征,赋予文化的内涵,构成赏景、赏花与文化相关联的特有传统审美方式。如松、竹经冬不雕,梅花凌寒开放,因此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用以标榜君子的清高与脱俗;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为水中君子……

  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宋·朱熹)

  早在《诗经》中,人们在用比兴手法咏志、抒情时,就已引用了逾百种植物,这些植物渗透着人们的好恶和爱憎,成为某种精神寄托。如"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 借视觉、听觉、嗅觉等营造感人的典型环境

  园林植物景观的意境美,不仅能使人从视觉上获得诗情画意,而且还能从听觉、嗅觉等方面得到充分的表达。

  视觉:金莲映日(避暑山庄)

  听觉:听雨轩(拙政园),听留阁(拙政园),万壑松风(避暑山庄)。

  嗅觉:闻木犀香(留园),远香堂(拙政园)。

  3. 诗词书画、园林题咏的点缀和发挥。

  古典园林植物景观多有赖于诗词书画、园林题咏的点缀和发挥,更有直接取材于诗话着。

  按诗词取材的植物景观

  武陵春色、杏花春馆(圆明园)

  海棠春坞

  按画理取材的植物景观

  看松读画轩(网师园)

  尺幅窗,无心画

尺幅窗,无心画

  私家园林中多在窗外小天井中植修竹数杆,旁置峰石一二,酷似《竹石图》,此李渔所谓"尺幅窗,无心画"。

  三、不同类型古典园林中的植物景观

  1. 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大都气势恢宏,庄重华贵,处处彰显皇家气派。

  北方皇家园林中,往往采用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等高大树木与色彩浓重的建筑相映衬,形成富贵尊荣、庄严雄浑的园林特色。清代皇家园林中常常模拟全国各地的景观,已达到"移天缩地在君怀"的目的。

  从植物材料上来看,多以松、柏、楸、槐等长寿树种为基调,象征江山永固;花木少而精,常用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取其"玉堂春富贵"吉祥之意。另外还有来自天下各地的珍贵品种,植物作为贡品也成为皇权至上的一种象征。

  2. 诗情画意的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的主人大都是文人士大夫,园林规模较小,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满诗情画意。

  植物营造山林是文人的隐逸心志所系。借助植物可突破空间的局限性,创作出"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园林艺术。

  从植物材料上来看,北方私家园林中,油松、桧柏、白皮松、国槐、核桃、柿子、榆树、海棠较为常见,而南方私家园林中常以梅花、竹子、山茶、芭蕉、梧桐等位主要树种。

  3. 幽静神圣的寺庙园林

  寺庙园林广布于我国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胜地,集宗教与游乐于一身。内部园林气氛与外部园林环境高度融合。

  寺庙园林中的植物有助于烘托宗教气氛,渲染彼岸环境。

  宗教相关植物。

  与佛祖释迦牟尼身世相关的树种:

  降生于忘忧树下;

  顿悟于菩提树下(华北地区以椴属植物代替,西北以暴马丁香代替);

  涅盘于娑罗树下(华北地区以七叶树代替)

  傣族的"五树六花"

  五树:菩提树、大青树、槟榔、贝叶棕、糖棕、椰子;

  六花:荷花、地涌金莲、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鸡蛋花。

  除了与佛祖有关的植物外,寺庙园林还多用树资优美的长寿树种、香花植物、观叶植物等。

  四、古为今用,传承和发扬我国园林精髓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