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42:25
家中该备的中医"急救三宝"

中医的"急救三宝",分别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都是大寒大凉的去火老药。

安宫牛黄丸清代就有了。中医认为心是人身的君主,要住在皇宫里,药物安抚的这个"宫"就是"心的宫殿"。还有个药物叫牛黄清宫丸,清热和救急的功能都不及安宫牛黄丸,一般用在发烧、烦躁、头痛、眩晕、惊悸不安时(包括孩子因高热抽风)。

安宫牛黄丸里有牛黄、犀角、麝香、黄连、黄芩、生栀子、朱砂、珍珠、冰片、雄黄、郁金等。现在用人工牛黄代替了牛黄,犀角也改用水牛角浓缩粉代替。

"非典"时期很多病人高烧昏迷,安宫牛黄丸的现代制剂"清开灵"救了很多人的命。安宫牛黄丸与现在临床上用得更普遍的"醒脑静"和"清开灵"同一出身,但比后者更安全有效。

紫雪丹在"三宝"中历史最悠久,因为外观如霜雪紫色而得名,且药性大寒,所以也是冷若霜雪的。其中有大寒的石膏、寒水石、滑石、犀角、羚羊角、麝香及朱砂等。如今市面上较多的,是该药的另一种剂型,叫"紫雪散"。

至宝丹的古方不仅有麝香、犀角、琥珀等昂贵药材,还需要用金银箔,这是为了加强药方中琥珀、朱砂的镇惊安神之效。如今至宝丹中的犀角也已改成了水牛角浓缩粉,市面上常见的是"局方至宝散"。

"急救三宝"过去主要治疗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一般都有发烧、昏迷出现,现在也广泛用在脑损伤、脑血管意外上,但必须有明显的热象,至少舌头要很红、舌苔要黄。三者药性不同,安宫牛黄丸最凉,其次是紫雪丹,最后是至宝丹。
 

安宫牛黄丸适用于高烧不退、神志昏迷不清的患者。紫雪丹适用于伴有惊厥、烦躁、手脚抽搐、常发出响声的患者。至宝丹对昏迷伴发热、神志不清但不声不响的患者更适用。综合这些特点,中医间口口相传就成了"乒乒乓乓紫雪丹,不声不响至宝丹,稀里糊涂牛黄丸"。

只要符合指标,不管是脑出血、脑血栓,还是因为煤气中毒、外伤导致的昏迷,都可以服用。越快保护脑细胞,后患越小,因为脑细胞是最高级的细胞,因为高级也就精贵,缺氧几分钟就会出现细胞死亡,能及时吃安宫牛黄丸,可抑制细胞死亡。

    心急如焚时吃牛黄清心丸。血压高吃牛黄降压丸,主治"心火旺"加"肝阳亢"的高血压,人要比较壮实,有头晕目眩、舌头红等症状,而腰腿酸软不很明显,也没有腿脚发冷的感觉,是实性的。如果是虚性的高血压,则吃了也不会降。
 

1、脑出血与脑血栓,从中医角度看,都是心火惹的祸,中医去心火的"急救三宝"有奇效,其中安宫牛黄丸最为著名。

2、只补血不补火,人还会血虚。补血一定要在补血药如阿胶、生地、桂圆之外加上黄芪、党参之类的补气药,才能使血细胞背负氧气的能力增加。中医有个著名的补血方剂名为"当归补血汤",其中只有两味药,一味是当归(这是妇科"圣药",补肝血作用极佳),一味就是补气的黄芪。补气药黄芪的剂量却要5倍于补血药当归。
 

3、老年人、容易出汗的体弱者夏天可以喝点生脉饮 。生脉饮里除了有党参之外,还有五味子和麦冬,五味子是收敛的,防止汗出得太多而伤元气;麦冬是补阴的,帮助把失去的阴液补回来。

4、渴但又不想喝水,或者喝水之后感觉水就汪在肚子里,同时还会有大便费劲。这种情况既不是上火,也不是阴虚,而是气虚。往往是由于元气太弱,不能使营养物质输送上去导致的,因为阳气虚,水虽然喝进去了但不能布散,蒸化,很快就全尿出去了,严重的会"饮一溲二",就是喝一杯尿两杯。补中益气丸之类的就比较合适,吃了之后,口渴和大便不通的问题会同时解决。

5、起夜的次数多。就说明一个人开始衰老,肾虚,是因为肾阳不壮、元阳不足、火力弱,没有足够的热量蒸发水液,水只能从尿排出去,这种现象在中医里被描述为"小便清长",病情多属寒性。

想要治好夜间尿频,就必须想办法先补肺。去药店买一种叫金水宝胶囊的中成药回来吃,把肺补好了,这个毛病就没了。


       "小便清长",一是说尿的颜色白,一是说量多,都是阳虚人的特点。如果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就已经不算毛病了。而如果才刚40岁就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治了,否则其他早衰问题会接踵而至,比如怕冷,衣服穿得比其他人早一个季节,稍微运动几下就呼哧带喘,性功能也出问题。
 

        明代张景岳有个方子叫"济川煎",里面全是补药,包括补血的当归,补肾阳的肉苁蓉、牛膝。一般人绝想不出这是治便秘的药,而用它治疗因气血不足引起的便秘便闭,效果非常好。

       "五子衍宗丸"由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等五种植物的种子组成,最早是专治男性肾虚、阳痿、早泄的,后来扩展到治尿频、遗尿、夜尿多、流口水,乃至妇女白带多也适用。其实这就是从根本上振奋人体的火力,因为夜尿多、白带多、流口水,归根结底是肾阳出了问题,是火力不足引起的。

6、按位于手腕关节尺侧的、属于心经的神门穴,如果病人觉得疼,就需要去查查心脏;按位于腿上、属于胆经的阳陵泉穴感到不舒服的,做个胆囊的B超就很必要。每次都能被她说中。人体12条经络都通过腹部,推腹等于是对这些经络的集中治疗,很适合作为各种慢性病患者的保养方式。


7.、虚人得感冒,补药照常吃。

       为了保持健康,每年最好让自己发一次烧,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体质好的人,或者年轻人,有应激能力,可能一下子体温就升到39℃了。也有一种人,一辈子也发不了几次烧,即便遇到病毒感染。这种人肯定是白皮肤,就是胖也是白胖虚胖的,比一般人怕冷,而且动不动就觉得累,走几步就会喘。那种胖是他属于阳虚、气虚的证据。 有个经典的方子可以变通使用,叫"人参败毒散"。现在药店可能没有这方中成药,如果是体质虚的人感冒、怕冷、头疼、身上疼,只要舌苔不是黄腻的,舌头质地也不太红,可以用感冒清热冲剂(注意:感冒清热冲剂是偏温的,感冒去热冲剂是偏凉的;冬天着凉为主的普通感冒用前者,春秋季的流感用后者)配合人参;如果舌头偏红,有点内热,可改用西洋参来配,就是人参败毒散的意思了。

        所以,别觉得一得了感冒发烧、气管炎,所有的补药都得停,也要分人,如果是体质很虚,还得加用补药呢!若病人此时的舌头很淡,舌苔不厚,则说明他的身体虽然虚,但胃肠是干净的;如果舌头很淡而舌苔很厚,那就要先清胃肠,比如吃中成药"二陈丸"或西药的"酵母片",等舌苔干净了再进补,否则就是给了补药,药性也发挥不出来,因为他的消化吸收功能不好。
 

8、体虚的人伤口溃烂,脓很少,而且清稀,久不收口,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白细胞派到战场上去,还是火力不足导致的。常人吃了会上火的黄芪这时候就会被用到。

9、阳光下扩胸可以防癌。阳虚的人是癌症的易患体质,淑女更容易得乳腺癌。

        中医将人的体质大致分为气虚、阳虚、阴虚、痰湿、血淤。阳虚体质的人一般肤色偏白,比其他人怕冷,性格也内向。"阳"就是能量,就是火力。阳虚就是整体的能量不足,包括身体和心理,所以阳虚的人容易情绪低沉、抑郁。

     妇产科医生常说,要生孩子的话,二十五六岁时生的孩子最壮实,过了35岁就最好别生了,因为生下畸形孩子的风险增加了。

        80岁的老人,无一例外地体内有隐匿性的肿瘤,他推测,如果人的寿命能到100岁,每个人体内的肿瘤将达到3~4个。比如肺癌,现在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而且大多在70岁之后,已经被称为"老年癌"了。

        但有时身体差的人有时反比身体好的人活得长。前提是,这个身体差只是功能差,结构上不能有问题。人类特有的"虚",能节省生命的能量。虽然不能保证生命的绝对质量,但可以延长生命的绝对长度,


10、 过分去火会伤人性欲 性欲亢奋的发展过程也和重病时的回光返照相近。为了防止性能量被耗竭,这个时候中医会用黄柏、知母之类的苦寒药清泻浮越的"相火",抑制一下病人的虚性亢奋。在地黄丸系列的中成药里有个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黄柏和知母,是地黄丸系列里清虚火力量最大的,最能去虚火。

2.男性去火要慎用黄柏、知母,会给年轻人带来副作用,使他们失去正常的性欲。

        同样是去火,心火盛时用黄连就比大黄对症,牛黄清心丸吃了就不会腹泻,因为药里没有入脾胃经的大黄;肺火盛时,用黄芩就比黄连对症,黄连上清丸虽然说是清上,肺和胃都属于上,但治肺火盛的咳嗽就不得力,更适合的是胃火盛的口疮。同样,肾阴虚导致的"相火妄动"时也可能长口疮,用黄柏就比黄芩、黄连对症,吃知柏地黄丸就比吃牛黄清心丸好。

11、人为什么会上火

        吃蛇肉可以清热去火,鸡是偏温的,中国产妇坐月子吃鸡,而不吃鸭子。鸡和红枣合炖能温补,是虚寒女人最适合的药膳。而狗肉的火力就更大了,很多人吃狗肉之后会流鼻血,因为在进化阶序中狗比鸡更高级。
 

        人的体质是分阳虚和阴虚的。阳虚是火力不足,阴虚就是火力过旺。在北京中医院的肾病科主任常峥教授的印象中,现代人属于阴虚的比属于阳虚的要多,失眠、神经衰弱、糖尿病、高血压等多以阴虚的体质出现。根本原因就是现代人压力太大,时刻想着挣钱、升迁、过好日子,被欲望逼得脑子动得太厉害,"火"很旺,于是消耗阴液,体质成了阴虚。

所以,男人过40岁,即便没有什么慢性病,也要每天吃两丸六味地黄丸,避免阴精过度耗竭。


12、我的儿子小时候身体壮,老上火,我就发现一个规律:每当他头发长长了,我们忙得忘给他剃时,一般就该生病了,要么是咳嗽,要么是嗓子疼,要么是积食了--不管什么病,本质都是上火的问题。中医一看就说:"又给积住了。"这个"积"不光是积食,还有本身热量出不去导致的热量蓄积。
 

        爱折腾的孩子也容易上火,过一段就要上火一次,之前那几天特别亢奋,上蹿下跳,惹是生非,这时候吃点"王氏保赤丹",平和,能帮助消化,避免饮食积滞,避免因为积滞而上火,或者让体质特壮的孩子经常吃点启脾丸。


        偶尔流鼻血未必是坏事,一种是自身的去火方式,另一种可能是信号,如血压高。

13.压抑之火:独身女人易闭经

        终身未婚或者婚姻不幸的女性容易得"干血痨",是因为她们始终处于性压抑中,欲望无法实现,正常的生命之火没有发散的地方,郁住了,就开始内耗,变得黑瘦、皮肤粗糙、脸色发暗。身体里有淤血的人最终都是这种样子。"越鞠丸",就是为那些郁闷不舒的女人定制的。现在药店里卖的是它的变方,叫"越鞠保和丸"。或用玫瑰花泡水。

        中医将喜、怒、思、忧、恐五种情绪叫做五志,分属心、肝、脾、肺、肾五脏。怒是属于肝的;思,也就是郁闷,是属于脾的。肝能克制脾,生气的时候,肝的木气骤然生发,一下子就冲开了郁结的脾气。

朱丹溪亲自出马,恶语相加,那怨妇被气哭了。朱丹溪让她哭了两个时辰,才让其父母去安慰她,然后吃了一副药就有了胃口。

14、惊恐引起的火,可以用朱砂安神丸做基础,因为里面有重镇的药物朱砂,可以把因为惊吓而浮越的心神按下去。

如果发现这个受惊之后的人舌头很红,特别是舌尖部分,那就是心火旺了,情况严重的,比如有心烦、坐立不安、失眠,可以吃牛黄清心。

如果受惊后没这么严重,可以用莲子心每次放10枚左右,微苦,是入心经、去心火的便方。

除了清心的中成药、莲子心泡茶,按摩心包经的劳宫穴(握拳时,中指尖下正对的掌心部位)、心经的少府穴(握拳是,小指正对的掌心位置),心包经的大陵、心经的神门也可以泄心火。


15、妇科医生为何不用美容院的化妆品


      雌激素可以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往好了说,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可以透过皮肤被吸收入体内,使人皮肤细嫩,状态年轻;往坏了说,雌激素也会导致各种妇科癌症。如果把子宫切除了,月经就停止了,上面的整条通路就不顺畅了,内分泌失调的问题就会显现。

 

16、小孩子不要穿皮毛和丝棉质地的衣服,因为它们比一般棉布的保温效果要好,穿了会生热。眼屎多的孩子适合喝点冰糖梨水。冰糖梨水制作方法:用梨切块,和冰糖一起放锅里煮10分钟,或者只将梨块煮10分钟,出锅后加蜂蜜,都有清肺火的功能,特别是孩子因为肺热大便不通的时候,这个梨水有很好的通便作用。
        外国孩子喜欢光脚,这在中国很难被接受。冬天时把大门关得严实点,保温,也保护阳气。如果这个时候穿多了,皮肤为了散热而大开,就给随之而来的寒冷留下了可乘之虚。

17、中医看人的气色、眼神和现在的审美很一致,讲究哑光的,含蓄的才是美的、健康的。小伙子特别外露的眼神、特别鲜艳的嘴唇颜色,都是阴虚的表现,是精气外泄,美得不正常。

        鸡蛋黄在中医里有补阴去火的作用。这种用法来自《温病条辨》里的名方"黄连阿胶汤",就是用黄连、阿胶、黄芩、白芍煎汤冲一个生的鸡蛋黄,专门治疗心火过盛造成的心烦失眠。因为小伙子胃口不好,老师就用鸡蛋黄替代了阿胶--阿胶的补阴作用更强,但性质太腻,容易影响胃口。


中医将人的皮肤可以出现的颜色分为青、黄、赤、白、黑五色。青色是肝的颜色,黄色是脾的颜色,红色是心的颜色,白色是肺的颜色,黑色是肾的颜色。这五种颜色如果出现异常,就说明这五个脏腑的功能出问题了。健康的颜色要正,要含蓄,不能露。
 

中医经典《素问》把不正常的颜色都形容了一遍:

红色:"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发红的面色应该是含在里面的,隐隐透出,好像白的绸缎裹着朱砂,不是直接、扎眼的红。

这种红不仅是脸色,也包括唇色。通红的、涨红得发紫的脸色可能是高血压;暗红的,且局限在颧骨的红,可能是心脏有问题,如风湿性心脏病的"二尖瓣狭窄",医生叫"二尖瓣面容"。如果是嘴唇,红得像樱桃色,人又昏迷,就要想到会不会是煤气中毒--那是二氧化碳中毒的典型表现。

最常见的红,就是前面说的那个小伙子,红得娇嫩、鲜艳,一般都是阴虚,是肾阴虚影响到心阴了。肝硬化病人到晚期时,嘴唇、舌头都会出现那样的红,那是阴虚到了极点,肝肾阴都虚了,病情很危险。

白色:"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白色主要指皮肤,要白得有生机,像羽毛一样的白,带着一点油脂滋润的感觉;不能死白死白的,如盐的白就是死白,有贫血的可能。

人感冒,呼吸系统受感染,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属于肺气被闭,此时病人的脸往往是白而胖肿的,中医叫"晄白",白而且虚浮。这就需要宣肺,等把闭郁的肺气散开,脸色也逐渐恢复正常了。

黄色:"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黄色是中国人肤色中最常见的,但这个黄要有光泽。罗是一种丝绸,让雄黄的颜色从丝绸里透出来,黄得就很生动,才是健康的黄。

黄土的黄是刻板的,带着死亡的灰暗,那种脸色的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比如肝硬化导致的慢性黄疸,在中医辨证是肝木克脾,脾气虚弱。

黑色:"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人的皮肤黑其实很正常,日晒可能更黑,但那种黑亮,可以油黑油黑的,但不能发乌,好像洗不净似的。有种病叫"阿迪森综合症",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这种病的症状之一就是皮肤和黏膜的色素沉着。这种病可以因为出现肾上腺危象而危及生命。
 

3.从病根治失眠

中医是没有安眠药的,中医治失眠是从病根上治起,一般的病根都和中医所说的"心"有关。

天王补心丹:

阴虚血少明显的失眠适用。因为心血被火消耗掉了,所以人不仅失眠,健忘,心里一阵阵发慌,且手脚心发热、舌头红、舌尖生疮,这个药补的作用更大一些。

朱砂安神丸:

这是李东垣的方子,同样是治失眠多梦,药里有去心火的黄连。这种失眠的人心里觉得很烦,甚至有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还可能有精神抑郁,这个时候吃朱砂安神丸就比天王补心丸合适,既能清热又能用朱砂这种矿物类药物重镇一下浮越的心神。

柏子养心丸:

既然是养心,补的成分就多一些,病人虚得也会明显,失眠健忘且有气虚的表现。这种人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有点响声就被吓一跳,常说的"一惊一乍"的,胆小,实际是心虚,所以药里用了黄芪补气。

人参归脾丸:

这个成药一看不像是治失眠的,和心无关,但对于脾虚导致的失眠非它不可。这种失眠是因为脾虚使气血生成不足,影响到心血也不足,最终使心神无处寄居,心神浮越。所以,除了失眠,还会有记忆力下降,而且总是有气无力、营养不良的样子。有气无力是气虚,营养不良是血虚。

安神补心丸(胶囊):

凡是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的失眠人,如果还伴有心悸、心烦、咽干口燥、盗汗、耳鸣、头晕,就适合吃这个药了。

牛黄清心丸:

这种失眠是心火烧的。除了失眠还有头昏沉、心烦、大便干、舌质红、热象比较突出的人可以选择。

加味逍遥丸:

治疗因为紧张、生气导致的失眠更合适,可以起到疏肝解郁、改善睡眠的作用。

越鞠保和丸:

对于失眠而梦多、早上醒来总感觉特别累、胃口不好、舌苔厚腻的人适用。治失眠有个民间经验,就是临睡时喝杯牛奶。但这个经验也要分人,如果是这种越鞠保和丸适应的失眠,就千万别再喝牛奶了,因为舌苔厚本身就说明有湿热、胃肠不干净。湿热、淤滞也可能是失眠的主因,再喝牛奶就是给夜间的胃肠增加负担,只能加重病因。

解郁安神颗粒:

适用于因情绪不畅导致的入睡困难,这种人多梦,而且睡得很轻,一点小声就容易醒,还可有心烦、健忘、胸闷等症状同在。

同仁安神丸:

失眠且心烦、舌尖红、多梦的可以选择服用。

活力苏口服液:

失眠的同时并伴腰酸腿软、耳鸣,要有明显的肾虚表现,才适合吃这个药。

七叶安神片:

有些老年人晚上会觉得胸闷,有冠心病的病人睡眠也受影响,用七叶安神片可以缓解,因为这药除了活血还能安神。如果还经常有胸痛、胸闷发作,可以加服血府逐淤口服液或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