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经济区“试水”新型工业化(区域经济观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9 01:11:21
沈阳经济区“试水”新型工业化(区域经济观察)
本报记者 何勇《 人民日报 》( 2010年05月19日   10 版)

沈阳经济区示意图
这是我国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一个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容的试验区
沈阳经济区,将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最终激活辽宁中部地区的整体潜力,辐射和带动东北地区的开发与振兴,成为东北振兴新平台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沈阳经济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深圳等七个地区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新型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试验区。
新型工业化,为什么是沈阳经济区?沈阳经济区将做出哪些探索?
我国罕见的以工业为主的大中城市密集区
沈阳经济区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核心区和典型代表,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重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由沈阳经济区来探索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沈阳经济区,是我国罕见的以工业为主的大中城市密集区。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个城市。
100公里半径范围内覆盖了8个省辖市、7个县级市、16个县。区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59万人,城市化率65%,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是全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09年,沈阳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9984.7亿元,接近1万亿元。
“沈阳经济区是我国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的一家以新型工业化为内容的试验区。”辽宁省政府参事冯贵盛说。
沈阳经济区最大的优势,在于雄厚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沈阳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全国领先,有“东方鲁尔”之称;鞍山、本溪分别有鞍钢集团和本溪钢铁;抚顺有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项目,是石化之城;辽阳化纤工业发达;阜新是我国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这个经济区还有亿吨级的港口城市——营口,每个城市特色鲜明,且高度关联,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地理单元。
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激活老工业基地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核心代表区域,沈阳经济区执行《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以来,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未从根本上消除;资源、环境负荷仍然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任务繁重等等。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框架,经过5—10年的努力,沈阳经济区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区,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培植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建设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这种目标,要求沈阳经济区全面提升。”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梁启东分析。沈阳经济区处于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处,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沈阳经济区,将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最终将激活辽宁中部地区的整体潜力,辐射和带动东北地区的开发与振兴,成为东北振兴的新平台。到2020年,沈阳经济区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沈阳市市长陈海波介绍,沈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来进一步消除制约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加速共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生态化。
八城市“一体化”有助于增强配套改革协调性
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具有天然的地缘关系。
“只有推进一体化发展,才能增强综合配套改革的协调性、联动性和配套性。”辽宁省省长陈政高说,“今后,辽宁将着力在工业发展、城市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提高市场化程度上下功夫。”
辽宁对于沈阳经济区的建设,是“两手抓”,一方面抓交通、人力资源、旅游等各种市场要素的一体化,一方面抓沈阳和周边城市五条连接带上的新城镇建设,最终实现八城市无缝对接。
沈阳经济区提议于2003年。在“一体化”上做出很多探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辽宁在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一直是将沈阳经济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的。”辽宁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冯贵盛说。
目前,沈阳经济区八城市间,一小时经济圈已基本成形。八城市间,公积金可异地贷款,养老金可异地领取。人力资源市场平台统一,旅游市场一体化……
“市场一体化,人才、资金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为新型工业化创造了基础。”梁启东说,“新型工业化,要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自主创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生物育种、新能源、新材料、民用航空、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但新兴产业的发展绝不能一哄而上,必须运用市场配置和行政引导两个手段,合理布局。”
目前,在沈阳经济区,各城市之间,新兴产业发展定位清晰,错位竞争态势形成,产业互补明显。沈西先进装备制造、沈阳航空制造、辽阳芳烃及化纤原料、抚顺新型材料、本溪生物制药、铁岭专用车等十个主业突出、优势明显的重点产业集群,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