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众多,对经济发展不一定就是坏事 - 高王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49:30

人口众多,对经济发展不一定就是坏事

人口研究 2010-05-14 12:03:49 阅读5731 评论93 字号:大中

                   人口众多,对经济发展不一定就是坏事

在一篇评易富贤《大国空巢》的书评中,作者劈头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凭藉人口(而不是资金、技术、资源)的优势成为了世界工厂。”(旷新年:《计划生育政策是民族自杀政策》,《二十一世纪》二〇〇九年二月号),——在中国经济历史上,何尝不是这样,有赖于众多的人口?

在《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序列》里,我曾经把中国传统经济分为四种类型,也可以称为四个阶段,其中第一个为“不发展经济”,有如清代十八世纪以前的广西(关于宋代情形,参见周去非《岭外代答》);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人口“长期停滞”,土地大量抛荒,耕作极为粗放。此后逐步起飞,进入“发展中经济”,则全凭人口的增加即需求带来的刺激,显示出人口增加对于传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也正是在其早期看得最为明显,且最少会引起争论。

所谓“发展中经济”,其最显著的特征,即人口迅速增加,使它成为各发展时期中速度最快的一个。人力的投入,甚至可能带来收益的递增。同时,土地基本垦辟,进入精耕农业,有如清初以来的中南、西南以及稍后的东北和台湾,以及秦汉以来广大的中原地区。过去人们以为这就是中国传统经济的最高成果,因此有了“长期停滞”的说法,其实是一个误解。

到了更高的发展阶段,如清代的广东、江苏,其人口密度已然很高,但仍有显著的增长。清代中叶,广东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发明以“桑(果)基鱼塘”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生态农业”;江苏更成为一个(传统)“工业区”,拥有全国最高密度的人口。但在这些地区人口是否已经太多了呢?据史料记载,常熟在雍正以前棉作较少,“盖黄霉削草,必资人多,曩时人较少也”,以后“生齿日繁,故种棉渐多”(郑光祖:《一斑录杂述》卷二)。仍有赖于人口的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在那些棉花、棉布产区)。

与一般认识相反,人口增长对清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贡献,其实莫过于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因为没有人口的如是快速大量的增加,则没有需求的如此扩大;而没有需求的扩大,就不会出现“集中种植”的“规模经济”,也就没有省区间的比较优势及其交换可言。推而言之,中国传统文明的高度繁荣和种种成就,都与中国人口的众多和密集状态密切相关;尽管今天人们对人口问题会持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和看法。而这种成就,又不是每一个人口高密度文明都一定能够“自然而然”取得的(参见《中国传统经济的发展序列》,海洋出版社)。

这就是我对中国人口问题的正面看法,是“人口众多”对中国经济发展历史的正面贡献。

所以我说:如果说今日中国经济的崛起,所依赖的既不是“经典资本主义”,也不是“典型社会主义”,她就可能仍然走在乾隆以来的道路之上,三百年一以贯之(参见“求学偶得”之三“政府和政府角色”,未刊文稿,2008年)。

而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以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正是中国历史里特别重要的一段。如果我们不再“隔断历史”,就会发现,这几百年是“连着”的,从十八世纪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参见高王凌:“十八世纪,二十世纪的先声”,《史林》2006年第5期),终于显现出了一定的成果。

最近几年,各处都在谈论中国经济之“崛起”。尽管它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也在“金融风暴”中暴露出来,但那些“结构性”的“制度性”的问题,不管他“纠正”与否,都与一件事并不矛盾,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基本上依赖的是密集而众多的人口,——这一点恐怕是很难否认的吧?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农产品供给充足,从粮食到其他农副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低廉;同时,还有大约一亿多劳动力进入工业领域,创造了世界史上的奇迹,以致有“世界工厂”之称。

这难道不是众多人口的伟大贡献?对于这些基本的历史事实,有些人专门“倒霉看反面”,还有人竟然嫌中国人口太多了,以为少几个亿才好(可见“虚妄史观”由来有渐)。

今天太有必要把这些事儿说说清楚了。(参见《读书》2010第5期)

人口众多,对经济发展不一定就是坏事 - 高王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为中国人口辩诬 - 高王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傅勇:人口红利消失不一定是坏事 地主就是汉奸? - 高王凌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就是要簡單 - joey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坏事拎起来,好事放一边 - 郭茗儿的日志 - 网易博客 VC判断文件目录是否存在的众多方法 - 含笑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生中的“不一定”『原创』 - 谷子宏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美中留学“顺差”对中国不一定是坏事 - 笑对人生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关于经济发展的六个平衡问题 - 十八子li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政府退出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 陈玉宇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房地产就是剥削的工具 - 韩令国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坚持就是失败 - 嫒嫒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 qsc12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 qsc12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 51feixiang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北京就是为了音乐 - 刘刚王旭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你为什么就是不改呢?》 - 杨宁远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就是要簡單2 - joey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老板就是移动总部 - 高扬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中国首战就是决战! - 古兵器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很熟悉但却不一定能准确说出含义的80个词汇 - 临海听风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探寻中华民族人口众多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