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四鄰來朝 善用軟硬實力值得中國借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8:11:47
俄羅斯四鄰來朝 善用軟硬實力值得中國借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4 12:30:50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南方日報刊登署名和靜鈞的文章說,中國和俄羅斯一樣,獨特的地理位置注定擁有眾多心態各異的鄰國。俄羅斯的軟硬實力並用之道,給我們睦鄰外交政策提供了一個借鑒的機會。

  文章說,俄羅斯著名外交政策評論家謝爾蓋.卡拉加諾夫曾哀嘆道,俄羅斯“被遺棄在了不屬於任何人的大地上”。這一句話,幾乎就是過去俄羅斯與四鄰交惡的真實寫照。作為前蘇聯的繼受體,俄羅斯本想打造一種帶有“血緣因素”的睦鄰關係,使前蘇聯的衛星國及已走上獨立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繼續與俄羅斯保持戰略上的聯盟關係,以抵禦咄咄逼人的北約及打著“市場一體化”旗號不斷膨脹的歐盟和不斷崛起的東方大國的影響。然而,自上世紀90年代東歐爆發“天鵝絨革命”以來,俄羅斯在打破了原蘇聯時期以強大軍事實力為基礎的安鄰政策後,沒有能及時建立“王道”,以取代舊有的“霸道”外交,導致了在2003年起獨聯體內顔色革命的烽火四起,“親俄勢力”偃旗息鼓,睦鄰外交一時走入死胡同。

  到了2010年,俄羅斯外交突然“柳暗花明”,四鄰來朝,呈現與前完全不同的圖景。俄羅斯下決心徹底公開隱匿長達70年的卡廷屠殺檔案,以還歷史一個完整的真相。在歐洲諸國領袖因冰島火山灰而取消波蘭之行時,俄總統梅德韋傑夫不顧航行危險,前來波蘭南部城市參加波蘭總統的葬禮,把一場有可能惡化俄波關係的波蘭總統墜機身亡事件,反轉成加強波俄關係的契機。在這之前,波蘭是部署美國反導系統的候選國,這名義上是攔截伊朗導彈的反導系統,實際上針對的是俄羅斯。波俄關係的改善,壓制了波蘭國內支持部署美國反導武器的政治黨派的發揮空間。

  “橙色革命”後一直扮演著反俄角色的烏克蘭,今年隨著大選後權力易手,重新又回到與俄修好的道路,並簽署了允許俄羅斯黑海艦隊續租基地的協議,而俄方也以零出口關稅的天然氣供應等“利好”回饋烏克蘭。烏克蘭的回歸,標誌著北約直逼俄羅斯家門口的嘗試暫告失敗,俄羅斯不僅拓展了生存活動空間,而且獨聯體一體化進程得以啟動。

  同樣,顔色革命後親西方勢力上台的吉爾吉斯斯坦,不僅成為了美國和北約進入俄羅斯後院的基地,也成為美國和北約控制中亞的戰略重地。然而現在,當年顔色革命的既得利益代表人巴基耶夫已經逃亡至白俄羅斯,吉爾吉斯的臨時政府已經向俄羅斯許下了與俄交好的承諾,親俄勢力又開始實質影響吉爾吉斯的政壇。

  我們的核心問題是,俄羅斯何以做到其睦鄰安鄰政策從“亂”到“治”的扭轉?通過多方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到最值得我們借鑒的一個“手法”:硬實力和軟實力交替運用。例如,烏克蘭的回歸,可以視為俄硬實力的勝利。憑借強大的能源實力,俄方在“俄烏鬥氣”中甚至截斷了對烏克蘭及輸往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重創烏克蘭經濟,導致反俄勢力支持率下降。而2008年短暫的格俄戰爭,更是一次硬實力的運用。雖然軍事行動使俄羅斯一時處於國際社會外交受困的境地,但也讓美國吃驚地看到扶持一個激進的俄羅斯鄰國會帶來美俄軍事正面衝突的危險,美國的代理人戰爭思路,暗藏著讓美方付出巨大成本的風險。奧巴馬上台後,美國選擇凍結格加入北約的進程,以換得俄羅斯支持美國和北約的阿富汗戰爭。

  吉爾吉斯的“變天”,被西方分析家普遍認為是俄方成功動用“軟實力”的例子。儘管俄羅斯國內言論仍受到某種控制,但俄羅斯堅決站在“新聞自由”的原則上,譴責吉爾吉斯政府阻斷網絡,使一則控告吉爾吉斯前總統巴基耶夫家庭腐敗的新聞廣為吉國人所知悉。俄方的“干預”,點燃了吉反對黨“揭竿而起”的決心,在一場突然到來的示威中,推翻了對俄不友好的吉政府。俄羅斯通過其他軟實力,如經濟援助和文化交流,也把一度視為“北約在東方的最後邊界”的蒙古重回到與俄美中等國平衡外交上來。

  中國和俄羅斯一樣,獨特的地理位置注定擁有眾多心態各異的鄰國。俄羅斯的軟硬實力並用之道,給我們睦鄰外交政策提供了一個借鑒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