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何以“贫困无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4:30:41
经济学家何以“贫困无心”?
又名《经济的贫困与贫困的经济》
温建宁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哲学的经典名著: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与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我们知道,在哲学的思维领域,在思维的哲学领域,确实存在巨大的“黑域”,前者是我们“生而不知”未曾探索,因而“漆黑一片”的“处女地”;而后者,则是我们“知而妄言”混淆是非,因而“不见光明”的“欺骗坊”。虽然,哲学是科学中的科学,它可以回答人类面临的很多问题。但是,它不可否认地存在着“贫困”,根本无法回答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因而不能把其“神圣化”,视之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更不应该看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君不见,哲学大师尼采,自誉为“太阳”的“非常之举”,反倒让世人看到了其“疯子”的面目!
其实,哲学并不贫困。因为,马克思正确的哲学观,指导了全人类一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实践活动,直到今天,非洲社会再次掀起的社会主义浪潮,无疑说明先进哲学的恒久生命力。说到底,贫困的不是“学问”,而是“贫困的人”,是“无知”而又“狂妄”的人。
同样,在经济领域莫不如此。一方面,是现实中,经济发展面临很多“瓶颈”的制约,不是环境破坏严重,就是资源频频告急;更有甚者,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就像一柄利剑高悬在社会的头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潜在威胁,这集中反映为“经济的贫困”。但是,另一方面,是经济学界,“昏头昏脑”集体“发热”,既有七十老朽张五常,颠三倒四否认“两级分化”,也有某些“官学通吃”者,放言“根本不存在两级分化”;甚至,少壮派经济学家,大借“自由经济之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纪念活动,对“自由经济”设幡招魂,而对其弊端佯做“视而不见”,这集中表现为“贫困的经济”,是经济学家的“贫困”。
现在,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真像“挣眼说瞎话”的经济学家所言,“根本不存在两级分化”,那就意味着“贫富悬殊”也根本不存在。既然没有“贫富悬殊”,那就不存在“尖锐的社会矛盾”,那么,当今的社会,根本就没有“不和谐”的因素。既然没有“不和谐”的因素,那么,建设“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
我们惊讶,甚至气愤地看到:逻辑是如此荒唐,结论是如此荒谬!原来,有人要从理论上,有人想从根本上,彻底摧毁“和谐社会”的基石!
“经济的贫困”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贫困的经济”和“言不由衷”的话语!
(温建宁修改于2007年3月11日13点51分甘肃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