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35:02

先接纳别人才能沟通

圣严法师

    一般人所认为的沟通协调,就是让别人接受自己,却往往忘了体察别人真正的需求。例如,我有一个弟子,他在与人沟通协调时,常对别人说:「我是为你设想,所以你一定要接受我的建议,你非这么做不可。」然后才问对方:「你会不会觉得很难接受?」如果对方表示很困难,他便回答:「这不困难,只要你接受我的想法,困难自然就会解决。」
    像这样的沟通,是单向、填鸭式的,并不是真正的沟通。真正的沟通一定要先问对方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然后再看自己能帮上什么忙,不要一厢情愿的要对方接受自己的做法。
    我在日本留学期间,不论到任何商店,日本的店员一定会先问一句话:「请问我能帮你什么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应该如此。帮助别人时,不要预先设想好自己的计划,然后不管别人是否需要,硬是把自己的方法套在对方身上。例如,中国人宴客时,都不会先问客人的口味如何,菜一上桌就不停地把菜挟给客人,使得客人吃也不行,不吃也不行,非常尴尬。但是在西方则不然,有一次我热心地挟菜给一位西方客人,他不甚愉悦地直接对我说:「你知道我喜欢吃这个吗?」从此以后,帮别人挟菜前,我都会先问对方:「菜合不合口味?」、「还想吃些什么吗?」
   因此,沟通协调的原则应该是:先让别人提出他真正的想法与需要,然后再让他了解我们所能提供的帮助,这样的沟通协调才算成功。沟通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如果只是单向的沟通,那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沟通。
    佛法中也有所谓的「四摄法」,指的是用四种方法来引导众生进入佛法的世界,分别为:「同事」、「布施」、「利行」与「爱语」,这四种方法都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想要度化众生,就不能强制众生接受佛法,要让他们能够真心的接受。所以,想要度化众生,首先就要接纳众生。
   身为一个佛教徒,或是正在学习菩萨道的人,是不能离开群众的,因为行菩萨道要能做到「众生无边誓愿度」。既然要度化众生,就不能够离开人群而自求安乐、独善其身,必须把自己奉献给众生,并且放宽胸襟接纳众生的种种问题,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后才能让他们放宽胸襟,接受佛法。
     有些人在度化别人时,往往会姿态站得高高地说:「佛法太好了,你必须相信、必须接受。」可是这种说法是在展现权威,而不是感化别人。要用佛法来感化人、感动人,而不是教训人。菩萨都是以低身段、低姿态融入众生之中,不仅和每一位众生地位平等,甚至还要让众生觉得自己的地位比较高,有种被尊重的感觉,才能让众生对佛法产生好感,否则很难接受佛法。
来自外在的帮助
只能暂时解决自己的问题,
而不能穿透问题的根源真正解决问题。
基本的方法,
其实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就是仰赖自己,
透过修行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有些人在沟通的时候,都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想法,认为若对方不接受我的想法,那就不叫沟通了。素的咸蛋超人前阵子深刻体认到,要当一个心胸宽大的超人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素的咸蛋超人经常因为工作业务的关系必须其它菩萨厘清工作权责,既然是厘清工作权责,两方可能各持己见,彼此都认为这份工作应该是由对方负责,两者都互不相让,于是就陷入僵局。
   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到佛法中的「四摄法」─「同事」、「布施」、「利行」与「爱语」。例如,「同事」就是指我先跟大众「同」,使得大众也能同意我。素的咸蛋超人把四摄法
   普遍地应用在沟通上,不但心胸变宽大,沟通也在不知不觉之中顺利的多。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要跟大家分享,在沟通的时候,若能把心量放大,把观念转变,以整体及众人的利益为优先,这样反而是慈悲。这阵子素的咸蛋超人时时告诫自己要慈悲,要能就能够包容人、原谅人、体谅人,还能够成就人。素的咸蛋超人与大家共勉之。

                                             《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