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强化市场杠杆调控资源价格攀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4:50:14
11月15日,北京市的最低气温本月首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北京开始正式供暖。而与此同时,哈尔滨、洛阳、太原等城市,尚在进行供暖价格上调的听证会之争。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燃油、供暖、供水等价格纷纷上调。而随着国家发改委发布有关供热与煤炭价格联动的通知,强化差别电价执行政策,以及酝酿出台煤、电、水、天然气、石油、土地等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方案,各地最终纷纷出台或落实资源价格调高相应方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王一鸣就本报记者的咨询指出,实施资源调价,是加大发挥宏观调控中市场杠杆的作用。同时作为节约资源,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资源调价手段将越来越得到强化。
国家发改委11月1日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继续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差别电价的调整是“将价格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实施宏观调控的一次新的尝试。”这可能意味着,一种依靠价格和相应产业政策进行调控,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宏观政策的新的重点。
从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前三季度物价情况来看,资源价格上涨已经悄然展开。其中,电煤价格比去年底上涨约15%,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17.3%、16.5%和27.7%;而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分别只上涨5.4%、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张卓元表示,“中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大瓶颈。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从1990年的5%,上升到近两年的50%以上。”
他认为,资源调价主要着眼点是一种节约资源的总量调控,目的是要实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之所以难转变,是因为我国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严重偏低。以太原为例,其供暖价格已经10年没有涨价,但是自1994年来,供热成本的原煤、水、电费分别涨到目前的240元每吨、3.3元每吨、0.513元每千瓦,分别上涨500%、194%、54%。
11月9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上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提法,是“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和市场的作用,更多地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加强对全社会投资的宏观调控”。而过去经常强调的“使用必要的行政手段”今年以来首次没有出现。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专家,中国价格协会专家咨询委员刘树杰指出,通过价格手段来进行调控,而不是通过数量分配来调控需求,越来越重要,因为市场化价格形成,符合新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此为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手段并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