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世博 看世界·探馆(2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1 04:52:16

图为世博轴
阳光流淌的东方“香榭丽舍”
——专访世博轴主创设计师李宏
6个巨大的阳光谷,“盛开”在长约1045米、宽约90米的世博轴上,硕大的“花瓣”在距地面约30米的空中“绽放”。世博轴作为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五大永久性建筑和最大的单体建筑,不仅成为了世博园的轴心,更成为了上海继人民广场、陆家嘴之后的第三个市级中心。
在虹口足球场3区4楼,世博轴的主创设计师李宏在他的工作室,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详细解读了这个东方“香榭丽舍”的创意传奇。 设计灵感源自流淌的河流
李宏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曾在华东建筑设计院工作,后到“膜结构”的诞生地——德国斯图加特留学,并进入当地著名的“SBA”公司工作。从2001年开始,他回到国内,担任SBA公司上海主管建筑师。
李宏的声音很轻柔,这个满脸胡茬的男人的嘴里缓缓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像朗诵一首散文诗。也许只有这样富有诗意才情的设计师,才能设计出世博轴这样舒缓、温暖、浪漫的诗化空间。世博轴这部作品,在李宏的而立之年于家乡上海落成,对他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3年前,他带领自己的核心团队,参加了世博轴设计竞标的国际大赛,团队成员除了李宏是中国建筑师外,其他全是外国人。在这次竞赛中,他和他的团队首次在国内采用“自由形”的设计理念,提出“绿色环保、降耗节能、人与自然和谐”的创意,与本届世博会提出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高度契合。在他的方案中,世博轴的功能集“商业服务、娱乐餐饮、会展服务”于一体的定位也精准到位。在激烈的角逐中,李宏和他的团队的世博轴设计方案,最终从五大国际建筑设计公司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部9名评委一致高分通过。
按设计方案,世博轴为地上地下各两层,地下两层如何做到“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李宏介绍,地下空间的开发已成为重要的课题。地下空间没有自然的阳光和空气,如果能将自然的阳光和空气引入地下空间,就能让地下空间和地上空间达到同等品质。因此如何将自然阳光和空气引入地下,成为了最关键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一次次思索后,黄浦江给李宏和他的团队提供了灵感。“作为世博园的主入口,肯定是人流如潮,我们把它当作一条流淌的河流,是河流就会有一个个漩涡,有漩涡就能透射阳光,阳光谷的灵感就这样出来了。”李宏说。 世博轴上“盛开”阳光谷
在世博轴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6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倒锥形钢玻璃结构,白天,它们如同一朵朵喇叭花,在阳光下盛开;夜间,它们又似六个蓝色的夜光杯,美轮美奂;它们有一个诗意的名字——“阳光谷”,即让阳光自然洒落“谷底”。
阳光谷总高度为41.5米,最大的一个阳光谷最高处直径达90米,基座处的椭圆长轴达20米左右,其中5个阳光谷是椭圆,一个是正圆基准的负高斯双曲面。自由轻盈的形态,仿佛随手勾勒的旋转曲线,其实蕴含了严密复杂的力学和结构原理。
“如果把人流量巨大的世博轴看作一条宽大的河流,河水的流动产生转动的漩涡,阳光谷的形态就仿佛湍流中连通上下的漩涡。”李宏解释,漩涡只是河水的一种形态,而阳光谷不仅仅是一种形态,它还能把阳光、空气和雨水引入地下,创造出一个绿色之谷。一旦阳光、空气、雨水等“汇聚”到阳光谷,然后照亮地下空间,不仅平添了世博轴的几分浪漫气质,更让世博轴的地下空间变得温暖和光明。
“人、建筑和自然,在阳光谷将变得和谐统一,融为一体。”李宏说,因为地下有了阳光,就会给绿色生命以希望,只要再通过绿坡将大量的空气“引入”地下,地下和地面的空气含氧量也会一样充沛。
据介绍,阳光谷除了能接收阳光和空气,雨水也能顺着流入地下二层的积水沟,再汇向7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经过处理后实现水的再利用。这些水将满足阳光谷两侧下沉式花园的灌溉,并可用作厕所冲洗。据估计,通过阳光谷的收集,可以使世博轴的生活用水量打个“对折”,足足省去5万立方米。 多处细节体现人文关怀
考虑到世博的参观者从持票等候安检,到园区观光、娱乐、休憩,都会依赖世博轴。作为永久性建筑,将来它还要承担娱乐、餐饮、商业服务等更多的城市功能。“无论哪一种功能,都要体现世博轴对人的关怀。而建筑对于人的关怀,最主要体现在让人在里面感到心情舒畅,感受舒适。”李宏说。
为了更加绿色环保和节能降耗,世博轴的空调系统与目前大型建筑广泛使用的中央空调系统完全不同。传统的空调系统用的是空气,而世博轴的空调系统是利用黄浦江水,采用江水源提供了全部空调能源,其中江水源占70%、地源占30%。夏天,江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作为空调系统冷热源,省去了冷却塔补充水;冬天,江水和地埋管散热器作为热泵系统的高温热源或低温热源。
通俗地说,就是用江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取代了冷却塔,用江水取代了空气。夏天,把热气排到黄浦江水里;冬天,则从江水里吸收热量,这种空调系统有助于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冬天,阳光透过阳光谷透射下来,世博轴室内温暖如春。而夏天,世博轴完全不同于其他大型建筑的空调系统,可通过喷雾、利用自然风等环保降温的方式,保证游客能舒适地徜徉世博轴。
此外,世博轴的“膜结构”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春秋季节,世博轴良好的光照与通风效果与外界气候条件完全相当。经初步测算,世博轴运行费用比常规空调系统降耗20%以上,春秋季自然通风节能率50%以上。 造型简洁建造有难度
据了解,世博轴的“膜结构”虽然厚度仅为1毫米,但却可承受11级大风,冬天下雪,30厘米左右的积雪堆在上面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但作为整个世博园最大的单体建筑,看似简单的世博轴,建设过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李宏介绍,整个世博轴顶是由69块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装而成的一个网壳结构,总面积达6.8万平方米。“一般的钢性结构建筑,对风荷载的要求不高,而膜结构对风荷载的要求非常高。小面积的膜结构,对膜的张力精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就可以了,但对于世博轴如此巨大的膜结构来说,除了要求形态美,其张力的精度要求也极高。打个比方,一小块布能很轻松地将它展平,而一块很大的布,既要将它展得很平又很美,又不至于让它撕裂,难度就大得多。”
世博轴从设计到最终建成,虽然历时3年,但对于这么大一个建筑综合体来说,建造时间还是显得非常紧张,中间涉及多个中外团队,磨合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加上整个建筑空间丰富,功能复杂,技术要求几近苛刻。如6个“阳光谷”共有1万多个钢结构节点,每个节点上都有4—6个杆相交,这些节点的拼接,哪怕出现一点小误差,就会最终导致“喇叭花”上部无法封口。而中国目前建筑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较低端的程度,中国建筑商从来没有做过如此精细的钢结构,因此世博轴并非完美无缺。
尽管世博轴无论是外在飘逸、舒展、现代的形象,还是内在绿色、环保、节能、降耗,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都堪称完美,但李宏却称这并不是自己迄今为止最为满意的作品。“其实,它可以做得更完美。”在采访结束前,李宏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