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投入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9:50:13
2006-03-11 06:15:32
看了以下报道的思考
政协委员沈士团连续9年为实现教育投入目标呼喊
沈士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直到2002年1月退休)他当了9年的政协委员,呼唤了9年4%(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
沈士团第一次参加政协会,就当着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面说:“政府说话不算话。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提出,在本世纪末财政性教育经费要占到GDP的4%,可这个比例却在‘八五’期间严重下滑。1995年滑到谷底,只有2.41%。眼看着本世纪末就要到了,没达到这个目标是谁的责任?”
李岚清当场表示: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却没有这么容易。
沈士团年年在说4%,其他的代表委员们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结果,“九五”期间这个比例缓慢爬坡,到2000年年底爬到2.87%,每年增长不到0.1个百分点。虽然情况有所好转,可没有达到4%。
沈士团急了。“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九五’初期的11%左右提高到现在的20%左右,可4%的目标却迟迟不能实现。我还要说。”
今年两会,沈士团的提案还是与4%有关。“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出要“逐步实现”4%的目标。“没有时间表,这个‘逐步’是什么时候啊?要尽快实现啊!”
我的思考: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世纪末要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到“十五”期末,这个目标没有实现。
如今到了2006年,正在讨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逐步实现”4%的目标。也就是说实现目标的日期要推到2011年以后。
关于在2000年实现目标的困难,1997年李岚清表示:“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却没有这么容易。”我们不知他的难处在哪里?
那么在“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也提不出实现目标的日期。温总理你的难处有在哪里?
在老朽看来,这个问题的解决不难,只不过让我们把夺取奥运金牌的指标降下一点,把登月的日期推后几年。
不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还真难,因为谁能说服我们的决策人和我们爱虚荣的中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