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媚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20:20
议媚态时间:2010-05-06 11:09来源:今晚报 作者:邓牛顿
“媚态”,对于正在走向民主化进程的中国民众而言,一见到这个词汇,就会立刻皱起眉头。其实——“媚”起先是个褒词。从“媚”的构词情况来看,“柔媚”、“明媚”、“妩媚”、“秀媚”等等来看,为褒义。只是在社会发展中,“媚”亦有走向反面的时候,“狐媚”、“妖媚”、“献媚”、“谄媚”等等,为贬义。最有名的例证是,唐骆宾王代人写的讨武则天的檄文,“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至于“媚态”一词的原始之意,也显然为一个正面的褒扬之词。如宋词中吴子和之《蝶恋花?春思》,“眼细眉长云拥髻,笑垂罗袖熏沈水。媚态盈盈闲举止,只有江梅、清韵能相比。” 就描绘了当时妇女的娇媚之态。古籍中直接使用“媚态”一词的频率并不太高,更多的时候,是使用“娇态”一词,或“娇媚”并用。如唐王维诗,“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宋柳永词,“怎得依前灯下,恣意怜娇态。”进入近现代,人们更少使用“媚态”一词的正面含义。这主要是因为历史上妇女社会地位卑微,“媚”每每会有邀宠取媚之嫌。在妇女解放的潮流之中,女性理当显示和护卫自己与男性平等的社会姿态。然而,“媚”之美、好的本意是不应该被历史消解的。在新时期,一些女性作家就表现了对“媚态”的首肯与宽容。“女人之美,美在天然。天生会飞媚眼的,你得让她尽情飞。”(池莉《不是谈女人》)“水汪汪的眼睛被称为‘含有露水的芳草’,那是处女们眼睛的特征。女性眯着眼睛,似看非看的偷看时,有含恨与含羞两种情形:含恨时会在眼、嘴露出忿怒的表情,而含羞的‘巧目流盼’是女性媚态的最高境界。”当然,“媚态”的反面含义,自古以来,就为社会舆论所鄙视和谴责。“媚世”、“媚上”、“媚俗”都不好。鲁迅一生对“媚态”的猫显示了强烈的憎恶——“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 。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鲁迅藉此揭露当时绅士们种种的“跳踉丑态”,以表达他坚韧不拔的社会批判精神。(责任编辑:新青年) 本篇文章来源于 乐读网:www.ledu365.com 原文链接:http://www.ledu365.com/a/redu/4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