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TOC-一个咨询师的笔记 2 [栖息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5:48:04
转型TOC-一个咨询师的手记
 
 
 
 
用TOC思考营销管理系列
 
 
之—
 
 
流程的观点导入
 
 
 
我做过烟草、软件、酒水(白、啤、葡萄酒)、机械、劳务等行业的营销顾问。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行业不同,但销售方式却惊人的相似:
 
 
1.      每人负责一区域-于是有大区经理,大区经理下面又设了省级经理、城市经理、客户经理……
 
 
2.      根据各区域市场的重要性将市场分为“重点”与“非重点”。当然老板不可能称“非重点市场”,于是有-核心市场、战略市场、根据地市场、潜力市场……
 
 
3.      根据行政级别将市场分为划分为总部、分公司(营业所、经营部)、办事处……
 
 
4.      花名册上的销售人员也不一样“总部人员”管理用“当地员工”,与“经销商人员”打交道,临时雇佣“市场促销员”……
 
 
5.      销售人员的职责范围,在岗位说明书(有单位可能没有)写得很清楚: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户、收货款、协助经销商销售、填写各种报告、但完成领导交待的其他任务好的往往最重要。
 
 
6.      销售队伍总是“招聘、流失、再招聘、在流失”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7.      管理方式无非在“大总部小地方”与“小总部大地方”两种徘徊。前者是总部集权,后者是地方割据……
 
 
8.      干部任命、管理制度、各类文件、各种例会、各种电话、车旅报销……
 
 
 
所有企业的营销中心(有些叫营销公司)都这样做,好像没有什么不对的!
 
 
 
营销顾问一般忙什么呢?
 
 
1.      有侧重于人力资源-招聘(外聘与内聘)各级销售人员、做销售人员的薪酬分配方案、人员培训。
 
 
2.     有侧重于品牌定位、新品上市、广告传播策略
 
 
3.     有侧重于区域市场的诊断、样本市场(有的称重点市场)启动。
 
 
4.     有侧重于营销队伍机构重建、关键部门辅导。
 
 
5.      也有的顾问与企业融为一体,什么都做。
 
 
 
营销顾问都做这些事,无非是各家的功力不同、与企业互动不同、运气不同,效果当然有差异,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能不能用TOC方法来研究营销管理问题,这是我最感兴趣的。我知道VV的本质还是极大的提高Throughput,需要实现大量销售,博士有八大模块,博士的儿子Rami在做Solution For Sales,寻找mafia offer(无法拒绝的计划),这些都非常重要。
 
 
 
但我认为还有更基本的东西需要我们关注。我们要挑战什么样的习惯做法?我们将什么样的Common Sense(常识)重新运用到销售上呢?
 
 
 
我的初步想法是 销售流程化!
 
 
 

老生常谈

2007-2-28 15:36:36
举报帖子
删除单贴
复制贴子
加为精华
加为精华荟萃
单贴屏蔽
帖子评价

公告:欢迎使用栖息谷博客服务-足迹(FOLO)
changqing




文章:42
注册:2003年9月7日
我的行业:咨询
我的专业:销售市场
我发表的主题
第 14 楼
加为好友

我的逻辑从一个“问题”开始。
将你们的销量翻一(或几)翻(不考虑降价倾销),请告诉我应该要从哪方面着手?为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博士著名的红线与绿线曲线图。从这入手有以下好处:
 
 
1.让各部门(尤其是市场部、销售内勤部、财务部)的人能从公司角度思考,而不是从本部门。在不景气的情况下,销售部门收到的指责最多。
 
 
2.既然最终“产出”(销量翻翻)已经确定了,就可一步一步的向回推,销量是如何产生的…一步一步推到源头,我们“投入”是什么?有“投入”才有“产出”,不把销售当成“黑箱”,“流程”概念就形成了。我的经验是大多营销总监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能确定对于他们的企业来说,“投入”是什么?“黑箱”观点有相当市场。
 
 
3.建立“销售流程”的观点,就可以将博士的TOC -the production way的观点引入了。
 
 
 
用“生产管理”的方法(主要是流程的观点)来研究“销售管理”,就会发现这个领域中,有不少习惯做法是违背了常理的(common sense)。
 
 
 
以下是我列出了这个领域的一些“习惯做法”:
 
 
a)      (招聘时)销售员综合素质要高,因为他要做完成“五大类”的工作(多任务化)
 
 
b)      销售员每月必须提交一份高水平的市场分析报告,否则扣奖金。(局部指标)
 
 
c)      销售人员每两个月必须看一本书,本月指定的书是《谁动我的奶酪》(多任务化)
 
 
d)      只要提高“提成比例”,销售量就会提高,因为销售员积极性被调动了。(局部指标)
 
 
e)      我们公司什么都不缺,就缺一个水平高的“营销总监”(指责人)
 
 
f)      销售员应做好各项售后服务工作。(多任务化)
 
 
g)      货不走、人走(老板开会时威胁销售人员的话)(指标体系)
 
 
h)      公司差旅制度有规定,销售员出差不能坐飞机、住三星级宾馆。(政策)
 
 
i)      市场部负责品牌与广告,销售部负责销售。(局部利益)
 
 
j)      销售员应该(或不应该)定期区域轮换,这样才能看出问题。(指标体系)
 
 
k)      销售量上不去要么是销售员不行、要么是产品不行。(指责人)
 
 
 
这些“习惯做法”的背后都有一个核心假设“销售流程就是销售员的工作流程”。挑战这个假设,就能期待有销售突破,并且是立足于“现有产品系列”与“现有的销售人员”的情况下。
未完待续
 
 
 
备注
 
 
以上由AEP15学员 Chris撰写,由于水平有限,加上第一次尝试用TOC解决销售问题,肯定有不少错误之处,恳请得到TOC校友及各位销售专家的指正。
 
 
联系号码: 13901597010
 
 
电子邮件:sunflowerteam@vip.163.com
 
 

老生常谈

2007-2-28 15:38:47
举报帖子
删除单贴
复制贴子
加为精华
加为精华荟萃
单贴屏蔽
帖子评价

公告:《家书》-家园纸版刊物即将开始免费赠送
blue_jarmy



文章:56
注册:2005年4月25日
我的行业:汽车
我的专业:经营管理
我发表的主题
访问我的博客
第 15 楼
加为好友

这一段很有启发。
最近都流行讲“拉式”流程,真正在销售和服务环节剖析流程的,还没有看到几个。

生命之绚烂,靠自己涂抹!

2007-3-1 8:36:46
举报帖子
删除单贴
复制贴子
加为精华
加为精华荟萃
单贴屏蔽
帖子评价

公告:欢迎使用栖息谷博客服务-足迹(FOLO)
impjolive



文章:2
注册:2007年3月1日
我的行业:
我的专业:
我发表的主题
第 16 楼
加为好友

很好,学习中!
这方面没有研究,但是CHANGQING的写作方法很好,剖析自己的思想历程,也给我这样的新人更多的启示。

我来过一次,就要来第二次。

2007-3-1 10:18:48
举报帖子
删除单贴
复制贴子
加为精华
加为精华荟萃
单贴屏蔽
帖子评价

公告:足迹使用手册
阿懒



头衔:坚持到底
等级:功勋版主
文章:2434
注册:2003年10月1日
我的行业:通讯
我的专业:
我发表的主题
访问我的博客
第 17 楼
QQ加为好友

以下是引用changqing在2007-2-28 15:38:47的发言:
这些“习惯做法”的背后都有一个核心假设“销售流程就是销售员的工作流程”。挑战这个假设,就能期待有销售突破,并且是立足于“现有产品系列”与“现有的销售人员”的情况下。
 
玩真的了,期待后续的详细分析。

点击进入阿懒的blog
下载解压有问题请看eyong兄贴: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boardID=10&ID=45132&page=1&px=1&topicmode=0

2007-3-1 15:30:39
举报帖子
删除单贴
复制贴子
加为精华
加为精华荟萃
单贴屏蔽
帖子评价

公告:足迹使用手册
changqing




文章:42
注册:2003年9月7日
我的行业:咨询
我的专业:销售市场
我发表的主题
第 18 楼
加为好友

左右为难的营销总监*
 
 
*不同企业的称呼不同,经营厂长、营销总经理、销售经理,指分管市场部与销售部的领导)
 
 
 
各营销总监的背景不同、风格不同,但从本质上讲,他们看待销售员的方式只有两种:
1.         我们销售员当成“经销商”。
2.         我把销售员当成“销售部一员”
 
前者的逻辑是:你是销售员,大老板将整个区域“承包”给我,这个销售区域我就“承包”给你了。我不关心你过程,我只看结果,你要对结果(有效销售)负责。结果好,你提成就高。所以,你要拼命地给我“成交”,因为 成交率高是销售一定会高。
 
 
 
后者的逻辑是:营销中心尽管重要,但只是公司一个部分。虽然你负责一个区域,但你也是我营销中心一部分,因此,你必须与公司与营销中心步调一致。你必须重视强调过程,我要要对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因为,过程不好,销售是不会稳定的。
 
 
 
两种思路(经销商、销售部一员)、两种行动(重视结果、重视过程)、两种目标(眼前的销售、未来的销售)
 
在TOC看来,营销总监要么是左、要么是右、要么忽左忽右(多在“妥协”)。
 
成交率高,销量就会高,这是肯定的!但在现有的人员素质、与产品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成交率现实吗?如果大幅度提高成交率不现实,我们要如何才能大幅度提高销量呢?*销量是指有效销售,而不是降价与亏本措施而得到的虚假销售量)
 
 
未完待续
 
 

老生常谈

2007-3-1 18:37:12
举报帖子
删除单贴
复制贴子
加为精华
加为精华荟萃
单贴屏蔽
帖子评价

公告:《家书》-家园纸版刊物即将开始免费赠送
changqing




文章:42
注册:2003年9月7日
我的行业:咨询
我的专业:销售市场
我发表的主题
第 19 楼
加为好友

感谢阿懒以及各位校友的支持与鼓励。本贴的点击这么高,我现在是骑虎难下,水平不高、文笔不佳、理解不透、时间不多,但我还将咬牙把它写好,要写出TOC的逻辑风格来。我现在的Viable Vision是文章20篇,点击率达5000,家园内交好友50名。
胡适有诗云,年龄已过四十,心情稍稍平静,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最能表达我此时我心情。
请各位校友、家人多给我思路与启迪。
------
窗外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