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与智者的区别48个差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16:40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目录:
第一章 学会尊重他人
1.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2.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记住
3.智者了解别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
4.智者善于倾听,愚者没有耐心
第二章 不做无意义的争辩
5.智者先赞同,愚者先否定
6.智者让别人逐步说“是”,愚者会引起更多争论
7.智者聪慧幽默,愚者呆板无趣
8.智者知过就改,愚者固执己见
第三章 说话不说破
9.智者委婉建议,愚者直白否定
10.智者不把话说破,愚者单刀直人
11.智者三缄其口,愚者口不择言
12.智者委婉拒绝,愚者冷漠反对
第四章 学会随机应变
13.智者说话看对象,愚者盲目乱开口
14.智者善于察言观色,愚者不会“投其所好”
15.智者看场合,愚者“一根筋”
16.智者谈对方感兴趣的事,愚者说自己感兴趣的事
第五章 做个让人喜欢的人
17.智者低调谦虚,愚者骄傲张狂
18.智者宽容大度,愚者锱铢必较
19.智者诚实可信,愚者虚伪可憎
20.智者照顾他人的自重感,愚者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第六章 关心他人,快乐自己
21.智者细微处关心他人,愚者处处为自己打算
22.智者善意赞美,愚者乐于批评
23.智者给人以激励,愚者以冷水泼人
24.智者善于替人解围,愚者遇事避而远之
第七章 高效率做事
25.智者目标明确,愚者糊涂度日
26.智者善于制订计划,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
27.智者与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欢单打独斗
28.智者挖掘自身潜能,愚者只会埋头苦干
第八章 行动成就梦想
29.智者付诸行动,愚者耽于幻想
30.智者雷厉风行,愚者拖沓懒惰
31.智者标新立异,愚者盲目从众
32.智者未雨绸缪,愚者亡羊补牢
第九章不钻生活牛角尖
33.智者淡然看待得失,愚者为名为利所累
34.智者懂得放弃,愚者牢记忧伤
35.智者改善自己的弱点,愚者埋怨自己的短处
36.智者知道变通,愚者死钻牛角
第十章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阳光
37.智者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愚者常常拿过失处罚自己
38.智者克服自卑,愚者被自卑俘虏
39.智者对生活充满热忱,愚者缺乏激情
40.智者为最坏的结果做准备,愚者凡事总往最坏处设想
第十一章 别和工作过不去
41.智者创造机遇,愚者等待好运
42.智者靠智慧工作,愚者靠体力工作
43.智者热爱自己的工作,愚者在工作中变得麻木
44.智者懂得休息,愚者堪称工作狂
第十二章 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45.智者给心灵放假,愚者让心弦紧绷
46.智者驾驭金钱,愚者被金钱束缚
47.智者过好每一天,愚者浪费好时光
48.智者感受快乐点滴,愚者总是不快乐 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第1节:学会尊重他人(1)
  第一章 学会尊重他人
  世界上大概找不到第二个像中国人那样重视面子的民族了,中国人即使为自尊吃了大亏也在所不惜。古代就有“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说法。所谓知己就是知道一个人的性格、喜恶等内心世界的需要,从而满足他的自尊感,那么这个人就能够为“知己”去卖命。女人打扮得漂漂亮亮是为了给会欣赏她的人看的,若没有人称赞她的美丽,女人也许就不会把工夫花费在梳洗打扮上了。足见中国人是如何地爱面子。
  智者利用人们的这些“弱点”,在语言上、行为上适当地满足人们内心这种“自尊”的需要,从而给智者以优厚的回报。可见尊重他人,并不是一件吃亏的事。而愚者就不懂得这个道理,故在交往中,不会像智者那样得心应手,有时甚至是举步维艰。
  1.智者满脸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据说蒙娜丽莎长相并不美丽,甚至连眉毛也没有,但她神秘的微笑,却在达·芬奇的画笔下永驻人们心中,世人为之倾倒,数百年经久不衰。杨贵妃的“回眸一笑”,唐玄宗便神魂颠倒,不再问津后宫佳丽三千了,可见笑的威力有多大。连老百姓们也知道“抬手不打笑面人”,微笑简直成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通行证了。因此,智者在交往中脸上总是写满笑意。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交际场合中,脸带笑容的人总有人向他致意问好,而一脸冰霜的人则独坐一旁,很少有人与他交谈。智者的满脸微笑与愚者的满面冰霜同样是人的面部表情,但两者之间的距离,却差之千里。
  股票经纪人斯坦哈德在介绍自己取得的成就时说:
  “我结婚18年以来,即使是在家里面的时候,我也很少对妻子微笑或和她说话。我自己也成了徘徊在百老汇街道上的最不快乐的人。当你布置下作业要我们汇报自己的微笑经历时,我想我应该尝试一个星期。第二天一早梳头的时候,我看到镜子里有一张阴沉的脸,我自己就很惊讶,于是我对自己说:‘你要微笑面对一切,现在开始快把愁容从你的脸上扫掉吧。’于是,我坐下开始吃饭时,我以一句‘早安,亲爱的’向妻子问好,她惊呆了。我告诉她以后每天都可以得到这样的问候,从那时开始我每天都这么做。
  之后的两个月里,我以全新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他人,家中有了欢乐,而这是我在过去一年里都没有感受到的欢乐。
  每天早上当我去上班的时候,我总是微笑着对电梯工说‘早上好’,向看门人打招呼时也面带微笑。地铁小店的出纳员找零钱时,我微笑。站在证券交易所的走廊里时,我也对那些从未见我笑过的人们报以微笑。
  这样一来我很快就发现每个人都会给我以同样的微笑。就连那些向我抱怨的人,我也能用愉快的态度对待他们。问题由于我微笑倾听也变得容易解决了。每一天,微笑都带给我无穷的财富。
  我和另一个经纪人共用一间办公室。他的秘书是一位可爱的小伙子,我对最近取得的成果十分高兴,便告诉他自己最新的人际交往哲学。他告诉我,他曾认为我是一个阴郁可怕的人,但他最近改变了看法,因为我在微笑的时候让人觉得非常亲切。
  我把埋怨变成了感激和赞美,也改掉了批评别人的习惯。我不再谈论自己需要什么,而是开始理解他人的观点。这一切逐渐改变了我的生活。现在的我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快乐并且富有。朋友和快乐对我来说是最最宝贵的财富。”
  对于经常看到别人皱眉、发愁或者漠不关心的人来说,你的微笑仿佛是拨开乌云见晴天。微笑传递着美好的心愿,人们看到了它,生活也变得愉快起来。当人们身受来自老板、客户、老师、家人或孩子的压力时,微笑能够令他们看到生活中的希望——世间仍然存在欢乐。
  笑声能把快乐感染给每一个人,一位售票员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件事。
  每天在车厢中,他看到的都是充满紧张、疲惫的面孔。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和往常一样,人们上班时步履匆匆地挤上了客车。客车开始起动了,大家都紧绷着脸一言不发,有的人闭目养神,有的人则注视着窗外,还有的人显得非常焦虑,但大家都保持着沉默。这时候,一位年轻妇女抱着的婴儿,天真地注视着坐在她妈妈身边的年轻人,咯咯地笑出声来。那位年轻人也冲婴儿笑了起来,并同她的妈妈谈论起婴儿以及自己的儿子。于是,整个车厢被婴儿的笑声和年轻人的谈笑所感染,大家相互交谈起来,不时发出笑声,整个车厢充满了快乐。
  第2节:学会尊重他人(2)
  作者: 萧萧
  那位售票员深受感动,以后在售票时,他都会对乘客报之以微笑和问候,他本人也被公司评为最佳售票员。
  中国有句古话:“人无笑脸莫开店”。这句话充满着睿智和深深的含义,小海的经历充分证实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高中毕业后,小海没能考上大学,他在家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礼品店,由于小海从小性格内向,不拘言笑,到他店里的人倒是不少,但大家一看到小海那严肃的面孔后,便连价格也不问就转身离去了,长此以往,因为生意惨淡,小海不得不关闭了自己的礼品店。
  其实小海心地善良,有时他还会主动帮助别人,但却由于不会微笑,把顾客拒之于门外,生活中像小海这样的人很多很多。
  纽约一家大百货公司的招聘主管说,她宁肯雇用小学没毕业但是面带笑容的人,也不愿意雇用苦瓜脸的心理学博士。在我们中国企业招聘员工时,也不太愿意聘用不会微笑待人的人。
  阿林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小伙子仪表堂堂,一米八几的个头,却长了一张冷峻的面孔,在每次应聘时他都如临大敌,更不会微笑,因此屡试屡败,但小伙子颇有头脑,在又一次应聘失败后,他问人事主管:“我为什么会落聘?”那位人事主管微微一笑说:“是你那张不会微笑的脸打败了你,没有人愿意和满脸冰霜的人谈生意,所以我们不能聘用你。”找到原因后的阿林如获至宝,不久他如愿以偿地在一家知名企业任职了。微笑会给你一种友好、安全的感觉,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人心的距离,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快乐的、拥有友谊和财富的人,你就把智者的微笑写在脸上、把愚者的冰冷面孔摔到一边去吧!
  2.智者记住别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 记住
  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名字都非常感兴趣,平时我们出外旅游,在名胜古迹或其他旅游景点的石头上或墙壁上都会看到歪歪扭扭地写着“××到此一游”,这虽然不文明,有碍别人观瞻且有破坏性,但是说明人们对自己的名字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科学家爱用自己的名字为自己的发明取名,名人爱用自己的名字为商品命名,就连强盗也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别人记住(古时候的绿林好汉在打家劫舍时常留下他们的姓名……)。智者发现这个秘密后,便在日常交往中记住别人的名字,而愚者却忽略这些非常有用的交往方法。如果能够记住别人的名字并轻松地叫出来,就等于巧妙而有效地给予了别人恭维。如果忘记或者叫错了人家的名字,你便把自己放到了十分不利的位置。
  安德鲁·卡内基被称为钢铁大王,但他却对钢铁的生产知之甚少。他手下有上百名员工,每一个人对钢铁的了解都比他多得多。
  但他知道如何与人交往,而这就是致富的原因。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管理才能和领导天赋。卡内基10岁时,发现人们都对自己的名字非常重视,便利用这一点赢得了他人的合作。有一天抓住了一只怀孕的兔子,很快他便有了一窝小兔——但却没有东西喂养它们。卡内基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告诉邻居的孩子们,谁能采集到足够的苜蓿和蒲公英来喂兔子,他就会以谁的名字来给这些小兔子命名。
  计划果然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小孩们争先恐后地采野菜喂小兔子。
  这让卡内基终生难忘。
  在当今社会,很多富人们经常付钱给作家,让作家在新书里署上他们的名字。
  图书馆、博物馆的丰富收藏,很多是不愿让他们的名字日后被遗忘的人捐献的。记忆姓名的能力在事业和交际上,同在政坛上差不多一样重要。
  尤其是在“官本位”思想严重的国家,对于普通人来说名字很重要,但对于有点地位的人来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职务”更重要的了,因为职务不仅意味着财富和权利,更重要的是职务高的人地位高,所以我们不光要记住人的名字,更要记住人的职务。
  小军开了一个音像店,进货渠道多,刚开始因为不知道如何辨别正版与盗版,有几十盘VCD被稽查大队查收,并被告知前去接受处理。为了减少损失,他找了一个朋友,请他代为“求情”。
  第3节:学会尊重他人(3)
  作者: 萧萧
  第二天上午,小军到了稽查大队,办公室里只有一个“秃顶”男人,看了桌子的名牌,他以为这个人姓王,于是客气地问:“王先生,我想找李先生,有点事想找他帮忙,您能告诉我怎么找到他?”谁知那“秃头”连头也不抬说:“你找的同志不在,你明天再来吧!”
  没有办法,小军只好走了,给朋友打电话告知情况。朋友一听,说:“糟了,我让你找的就是他,你怎么能不称呼他处长,而且他也不姓王,姓李,尽管他只是一个副处级‘调研员’,但平常人都要称‘处长’的!你马上再去,告诉他是我介绍的,一定要称呼他‘李处’。”
  于是,小军“重整旗鼓”,打起精神,返回他的办公室,这次他学“乖”了:“李处,您好!我是张处介绍来的……”
  没想到,对方马上站起来,热情地说:“噢,请坐,请坐……”
  像预想的那样,那件事马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据香港传媒报道,在儿子被“大盗”绑架后,李先生坐在家中,静等电话。
  当天稍晚的时候,绑架者把电话打进了李家。
  这次,李先生接电话。李先生在电话中告诉绑架者,他就是李嘉诚。
  绑架者在电话里说:“好,我也行不改名,我叫张子强。”
  李先生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张子强?”
  电话里的张子强说:“李先生,我想您一定知道我。”
  这就是张子强,他一开始就在电话里告诉人质的家人,他是谁。为了加强他的分量,他甚至在电话中提醒人质的家人,他就是那个因启德机场劫款案而弄得香港沸沸扬扬的张子强。
  可见强盗也非常希望自己的名字被别人记住,使自己感到风光无限,但人们记住的是他的恶名和丑行。
  记不住或不知道他人的名字或职务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便和被动。
  小A和小D参加考研,成绩不分伯仲,参加复试名单中,两人都榜上有名。但在面试时,由于小A提前对将要成为自己导师的王教授进行了了解,在面试时,他有礼貌说:“王教授,请您以后多加指点。”王教授对文质彬彬且聪明机灵的小A留下很好的印象。而小D连面试者的姓都没搞清楚,尽管回答问题也很贴切,但最后还是被淘汰了,而小A却顺利通过了复试。
  记忆他人名字的能力,在商界和社会交往中起到的作用,绝不亚于在政坛中的作用。
  法兰西国王拿破仑三世,曾夸口自己在背诵皇室责任之外,还可以记住他所见过的每个人的名字。
  他的技巧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如果他没有听清那个名字,会立即说:“十分抱歉,我没有听清您的名字。”接下来,如果这是一个不常见的名字,他又会问:“那么应该怎样拼写呢?”
  在谈话过程中,他会不断重复着对方的名字,结合外貌、言谈等特征做一个大概的记忆。
  如果对方是十分重要的人物,拿破仑就会进行更深入的了解。等到独自一人时,他把这个名字写到一张纸上,仔细地看,努力把它印入脑海。通过这种方法,他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留下了对这个名字的印象。
  社会是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人的成功程度,我们懂得一些交往技巧十分有必要,记住别人的名字和职务并恰当地称呼,特别能给予人良好的印象,能使对方感到你在关心他,喜欢他,使他愉快和欣慰,从而为自己打开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3.智者了解别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 需要
  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往往要考虑所要钓的鱼喜欢吃什么样的东西,然后再准备鱼饵,这样才能钓到鱼。如果你弄一些你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或蛋糕做鱼饵,而鱼喜欢吃蚯蚓或小虫,那你将徒劳无功。
  社交中,智者是高明的钓手,他会针对所钓的“鱼”喜欢什么,然后投其所好,“鱼儿”往往容易上钩;而愚者则根据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做鱼饵,不考虑“鱼儿”的喜恶,所以愚者很难钓到想要的“鱼”。
  在谈判桌上,智者会问对方:“您喜欢什么样的商品……”,“您看以为什么价格合适……”;
  第4节:学会尊重他人(4)
  作者: 萧萧
  而愚者会对别人说:“我的标准是……”,“我认为这样最好……”。最终谈判的结果是,智者顺利地拿到订单,愚者和客户闹得不欢而散。
  下面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性。
  有一天爱默生和他的儿子想将一头小牛赶进牛棚,但他们犯了一个普遍性的错误,他们只想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爱默生在后面推小牛,他儿子则在前面使劲拉小牛。但这头小牛蹬紧四腿,顽固地不肯离开原来的地方。一位爱尔兰女仆看到了这个僵持的场面,她走了过去,她比爱默生了解牛的性格,知道小牛想要什么,只见她把拇指伸进小牛的口中,一边让小牛吮吸她的手指,一边将它慢慢地引进牛棚。
  俗话说:“牛不喝水强按头”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顺其意投其好,才能使它高兴地喝水。
  某文艺编辑曾讲过一段故事。他想邀一位名作家写稿,但他知道这位作家非常难合作,早已令各报社的编辑大伤脑筋。因此,在见面前他也相当紧张。
  一开始果然不出所料,各说各的,怎样都谈不拢。闹得他很是头痛,只好打定主意,改天再来。
  这一次,他把几天前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关作家近况的报道搬出来,并说:“您的大作最近要翻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了。”作家见对方如此关心自己,就很感兴趣地听下去。他又说:“您的风格能否用英文表现出来?”作家说:“就是这点令我担心……”他们就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继续谈下去。本来已不抱希望的编辑,此时又恢复了自信,经过这样一番长谈,终于获得了作家答应写稿的允诺。
  不仅大人、小孩也是如此,如果不是他愿意做的事情,强迫他干是不行的,只有按照他的内心需要,因势利导,才能达到我们对他的要求。
  一天晚上,王强下班回家后,发现小儿子克克在客厅的地板上打滚,又哭又闹。原来,第二天克克就要去幼儿园了,但他不愿去。如果是平时,王强肯定会将他叫到房间,命令他去幼儿园,因为他别无选择。但这天晚上王强没有这么做,他认为这样并不能让克克带着好心情去幼儿园。
  于是王强坐了下来,心想:“如果我是克克,怎样才会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呢?”他和夫人一起把克克将在幼儿园所乐意做的事情列了一张表,其中有手指画画、唱歌、交朋友等。做完这些之后,他们开始采取行动。
  王强和夫人、大儿子在厨房的桌子上用手指画画,而且真的享受到了其中的乐趣。没过多久,克克就站在墙角偷看他们,然后请求参加他们的活动。“可以,不过你必须先去幼儿园学习用手指画画。”王强对他说。并用他能够听得懂的话,以最大的热情向他解释那张表上所列的各种有趣的事情,并告诉他会在幼儿园得到这些乐趣。第二天早上,王强起床走下楼,没想到克克竟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睡了一个晚上。王强问他怎么睡在这里,他说:“我在等着去幼儿园。我可不想迟到。”看来全家的行为已经激起了克克内心强烈的愿望,而若采取讨论或强迫的办法,是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的。
  也许你明天打算劝某人做某事,在你开口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怎样才能使他心甘情愿‘要’做这件事?”这样可以使我们不至于冒冒失失、毫无结果地去同别人谈论我们的各种愿望。
  在周末,许多青年男女伫立街头。他们中间有不少人是等待与情侣相会的,有两个擦鞋童,正高声叫喊着以招徕顾客。
  其中一个说:“请坐,我为您擦擦皮鞋吧,保证又光又亮。”
  另一个却说:“先生,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吧?”
  结果,前一个擦鞋童摊前的顾客寥寥无几,而后一个擦鞋童的喊声却引来了一个个青年男女让他擦鞋。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当我们听到第一个擦鞋童的话,尽管他的礼貌、热情,并且附带着质量上的保证。但这与此刻青年男女们的心理差距甚远。因为,在黄昏时刻破费钱财去“买”个“又光又亮”,显然没有必要。人们从这儿听出是“为擦鞋而擦鞋”的意思。
  第5节:学会尊重他人(5)
  作者: 萧萧
  而第二个擦鞋童的话就与此刻男女青年们的心理非常吻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这充满温情的时刻,谁不愿意以干干净净、大大方方的形象出现在自己心爱的人面前?一句“约会前,请先擦一下皮鞋”,说到了青年男女的心坎上。这位聪明的擦鞋童,传送着的是“为约会而擦鞋”的温情爱意。
  “为约会而擦鞋”这句话一下子抓住了顾客的心,因而大获成功。我们也该从中受到启发,研究心理,察言观色,得到准确的无形信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生意场上能抓住客户的心理,掌握对方的需要,对症下药,往往能使生意顺利谈成。
  小朱是一家皮鞋厂的采购,一次因需要一大批皮革材料,他联系了两家皮革材料公司。他到第一家公司时,公司领导给他介绍自己的皮革都是上等的好材料。当问及价格时,公司领导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每米18元。小朱听后没做答复,只是说回去和经理商量一下,就走出了那家皮革厂。到了第二家皮革厂,几句寒暄之后,公司负责人发现这位客户实力雄厚,需要量很大,在交谈中又发现小朱比较自负,性急。于是公司负责人通过小朱观看样品的机会,适当而得体地夸奖他的经验与眼力,在最后的价格谈判中,先开每米20元,紧接着加了一句:“您是行家,我们开的价是生意的常规,有虚头骗不了您。最后的定价您说了算,我们绝无二话。”果然,小朱在这种信任的赞誉声中,痛痛快快定了每米15元的价格(公司的进价是每米8元)。
  第一家公司领导只考虑到自己的要求,没考虑到客户的性格及心理要求,结果是到手的生意化为泡影,而第二家公司的负责人通过交谈准确把握对方的心思,并按其“要求”使生意得以胜利谈成。
  能够洞察别人的心理,把握对方心中迫切的欲求,然后投其所好,在交往中就可以如鱼得水,否则就办不成任何事情。
  4.智者善于倾听,愚者没有耐心
  当一个人讲述他昨天遇到了多么新奇好玩的事情时,愚者可能一脸冷漠的听对方说完,然后漫不经心的说“嗯,那的确很好玩,今天的工作……”智者则会看着对方的眼睛,并且适时附和道:“多么有趣,那接下来你怎么样了?”经常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家选择与智者聊天、讨论以及合作,而愚者则被冷落在一边。并没有人认为愚者是坏的,只是不乐意与他交往。
  智者和愚者正是因为他们的说话做事的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境遇也有很大不同。智者让对方说出想说的,而愚者却没有倾听的耐心。
  愚者总是抢着说:“等一下,你说得不对。我是这么想的……”而智者总是安静地听别人把要说的话说完。
  愚者总是直截了当地说:“我的意见是……”或“我认为……”而智者会在听别人说完之后说:“你说得真对,你让我想到了……”或“你刚才提到了……但是……”
  愚者总是自作聪明:“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应该……”直到对方忍无可忍地诘问他“你让我把话说完,行不行”。而智者却说:“我在听,请把你的想法完整地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对方通常会十分愉快地把自己的意见或不满都诉说出来。
  先倾听别人让别人表达自己,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总以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就是让别人清楚明白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问题。
  小赵初入推销行业时买了很多训练口才的书。那些书告诉小赵要克服胆怯敢于说话,要熟悉自己推销产品的性质并且把它们完全呈现给顾客,要面带微笑永远不要和顾客争吵。小赵将这些规则铭记于心,小心翼翼地执行。可是每当他敲开防盗门,不等他举着产品说一分钟,家庭主妇们就会把门重重地关上。超市的老板们也没有耐心听他把产品的优点从头到尾说一遍,尽管小赵总是面带微笑。小赵很苦恼,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听他介绍产品。
  小赵这么尽心尽力地去做,为什么不成功呢?我们来看美国口香糖大王威廉·迪格勒年轻时的一则故事,也许会得到启示。
  第6节:学会尊重他人(6)
  作者: 萧萧
  一次,迪格勒到一家超级市场推销肥皂,在说了一大堆话以后,他只知道超市老板不仅对他的产品感到十分厌恶,而且对他所属的公司也产生了反感。这位老板对他大骂:“你和你的公司统统都给我滚蛋吧!”这时威廉一面埋头收拾自己的工具,一面心平气和地对这位老板说:“我现在知道了,我要把这些产品推销给你是不可能的了。我是一个新手,既然你觉得我把我的产品卖得这么糟糕,那么请你给我一些意见吧。我该怎么做才合适,才会把这些产品推销出去。”
  超市老板看到他的态度很诚恳,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对他说:“你应该说……而不是……。”
  终于老板把这堆肥皂的优点说了一大串,然后他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最终他接受了威廉的肥皂。
  可见倾听是多么重要,哪怕这些倾听是对自己严厉的批评,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倒的收获。小赵如果读过这个故事,他也许就知道自己笨在哪里了。
  如果威廉在超市推销肥皂时不依不饶地用原来的方式纠缠老板,也许老板会派人把这个死心眼的笨蛋扔到大街上。但是聪明的威廉请求老板说出了他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是批评自己的。而小赵希望别人从他的滔滔不绝中凭空产生对产品的需求,所以他的方式没有被顾客所接受。
  现代生活紧张繁忙,双赢是人际交往的最终目的——每个人都得到尊重,每个人都可以表达,每个人都获得收益。聪明的做法是,我们先听别人的话,知道别人的需求,然后尽力去满足他的愿望,最后达到双赢的结果。
  王涛和李军都是刚刚参加工作的职员,王涛是性格活泼不拘小节的人,李军则是细心温和的人。刚进入新单位,开始大家都十分喜欢他们,热心的帮助他们俩。但是渐渐的,情况发生了变化。王涛觉得大家都变得不大爱和自己说话了,而李军似乎没有这种烦恼。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出在平常他与人交往的每一个细节里。
  年轻的同事聚在一起闲谈,通常会聊起哪里有什么好吃的饭店。但是不等别人说完,王涛就会迫不及待地突然插话:“那有什么好吃的啊,我曾经……”或者“对对对,我就吃过……”而李军则会等到同事把话说完,才会很真诚的说:“要怎么坐车去那里呢?”或者“第一次去的话,你有什么好的菜推荐……”。
  和同事交谈的时候,闲不住的王涛一定同时进行着其他的小动作:看报、修指甲、打哈欠……而李军则会安静地听,时而加以评论,他从来不会在听同事说话时走开去打水。
  每个月初单位都要进行一次本月工作方案的讨论,每个职员都铆足了劲要在讨论会上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别的同事一个提案尚未说完,如果王涛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便立刻站起来发问,这使得正在发言的同事颇为恼火,但又无法指责他的热心和严谨。
  在一次讨论会上,同事小莫阐述到一半,王涛发现了他的方案中有一个不严谨的地方,他立刻站起来说:“我觉得你这个地方根本行不通。”其实大家都已看出这个缺陷,但小莫很恼火自己的阐述被人打断,于是便不客气地反驳了王涛,两个人争执不下,直到同事们劝解才了事。
  李军等小莫气冲冲地说完才站起来说话。他先是列举了小莫方案的优点并表示了赞同,然后他说:“但我还有一点不明白,你可以再详细地解释一下吗?如果出现了意外情况,方案可以怎么解决它呢?”小莫这才消了点气,站起来向大家具体解释。解释了一会,后小莫突然一拍脑袋,自己就刚才的缺陷不是就做出了说明。李军又对小莫的说明做了补充。这样,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尽管同事都知道王涛这个人心眼不坏人很实在,可是大家仍然渐渐不太爱跟他聊天,不太乐意跟他讨论方案,不主动要求跟他合作了。相反,李军却很快成为单位向心力很强的核心人物之一。
  显然王涛是一个不会与人交往的人,而李军在这方面则要高明得多了。愚者与人争执,希望别人明白自己所说的话是多么的明智与聪明;但是智者借用对方话里提到的证据,重复对方的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们会说:“我完全赞成你的看法。”或者“原来你是这么想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智者明确的表示出自己在倾听。人们总是更倾向于接受一个倾听自己的人。
  事实上,即使愚者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建议,他却不会有效表达它们,这些想法和建议也就失去了意义;而智者的聪明并不在于他一定有过人的想法和建议,而在于他能倾听别人的建议,有效地让别人在受到肯定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智者和愚者无疑都想脱颖而出,但是正确的方法,不在于所有人都要来听你的想法和建议,而在于你要先倾听别人的想法和建议。
  第7节:不做无意义的争辩(1)
  第二章 不做无意义的争辩
  有些人并不比我们聪明,也并没有我们勤奋,而他们却拥有比我们更多的财富和朋友,在事业上径直走向成功,这其中的奥妙是什么呢?那便是说服力。聪明有时候不等于智慧,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在与别人争论某个问题时分明自己是正确的,但就是无法说服别人,有时还会闹得很不愉快。心理学家认为要争取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争辩是毫无意义的,重要的是掌握微妙的交往技巧。
  5.智者先赞同,愚者先否定
  我们中国人最讲面子,有时候尽管某一方面做错了,但为了维护面子,获得自尊感,往往要和别人进行一番争论,而争论的结果只会使双方闹得不欢而散。尽管有时你在争论中占了上风,但对方的内心却会对你产生更加的不快或痛恨。所以,在争论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智者充分利用人性的“好胜心”或“虚荣心”,不做过多的争论,肯定对方的观点,使其获得自尊感,事情的结果往往会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愚者逞一时口舌之强,过分强调自我,喜欢指责别人,而后果却可能很可悲。
  上海的张先生为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张先生在一家百货公司里买了一套西服,可是因为上衣褪色,把他的衬衫领子都染黑了。
  于是,张先生将这套衣服带回百货公司,找到卖给他西服的售货员,并说明了有关情况。可是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售货员打断了。
  这位售货员反驳说:“这种衣服我们已经卖出了好几千套,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来挑毛病。”
  而售货员说话的声调听起来比这套衣服更让人难以接受。他那充满火药味的声音好像在说:“你说谎。你想找茬儿,是不是?我就不吃你这一套。”
  两个人正在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另一个售货员又加入进来。“所有的黑色衣服起初都会褪颜色的,”他说,“那是很自然的事。这种价格的衣服,都会褪色的。那是颜料的关系。”
  张先生马上意识到:“第一个售货员怀疑我的诚实;而第二个却暗示我买了一件劣质货”。到这时候,他再也不能忍受了,顿时火起。正要骂他们时,售货部的经理走了过来。是经理完全改变了他的态度,显然,经理很懂得其职务的重要性,使他由一个恼怒的顾客变成了一位满意的顾客。
  “那位经理制止了争吵,要我说明缘由,他静静地听我从头至尾讲了一遍事情的经过,没有插一句话。当我说完的时候,那两个售货员又想说他们的意见,但是这位经理站在我的立场,与他们辩论。他不仅指出我的领子显然是被西服弄脏的,并且坚持说不能让顾客满意的商品,他们商店就不应该出售。最后,他承认他不知道毛病的原因,并坦率地对我说:‘你希望我如何处理这套衣服?你说什么我们都可能照办。’”
  “我几分钟以前还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件可恶的衣服退给他们,但我现在回答说:‘我只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想知道这种情况是否是暂时的,或者还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于是,那位经理建议我将这套衣服再穿一个星期试试。他说:‘如果到那时候你仍不满意的话,我们一定会给你拿一套你满意的。这样让你麻烦,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我听了经理的话,满意地走出了这家商店。一星期后,这衣服再也没有什么毛病,我也完全恢复了对那家商店的信任。”
  那位售货部经理之所以能坐到经理位置,自有其道理。而至于他的两位下属员工,就让他们终身停留在店员的岗位上去吧。最好他们应该被降到包装部去,永远也不要和顾客打交道。
  

第8节:不做无意义的争辩(2)
  另外,在做出否定对方之前,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怎样才能使他接受自己的意见,而不至于搞得双方都不愉快,好朋友之间也应如此,不然可能因自己的不慎而使多年的友谊毁于一旦。
  两位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毕业后一起进入了演艺圈,一位选择当导演,另一位则当了演员。由于二人都很有才华,再加上勤奋努力,很快就在各自的领域站稳了脚跟。有一次,两人终于有机会合作一部电影,彼此都很高兴。但是,这位导演一向对演员要求都很严格,在拍戏过程中,对自己的同学也毫不客气地加以指责。有一天,导演因为几个镜头老是拍不好,不禁冲着老同学大发脾气,一句口头禅也随之脱口而出:“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烂的演员!”那位演员也是一个好强的人,一听此话,脸色苍白,当即走回休息室,不肯继续拍戏。经过众人的劝说,导演来到休息室,对老同学说:“你知道,人在生气时,难免出口伤人,可是冷静下来想想……”那位演员见老朋友是来道歉的,不禁把头抬得高高的。导演见此,竟然支支吾吾讲不出后面的话来,过了半天才突然说:“我……我想了想……还是觉得你是个很烂的演员!”此话一出,结果可想而知,那位演员退出这部电影,两人从此绝交。一句话葬送了两个人的友谊,结下了一辈子的疙瘩。
  管理是一种艺术,聪明的管理者能在不损伤下属的面子的前提下,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而愚蠢的管理者往往使下属敢于直接顶撞他,使他有时很难堪,两者的差别何在呢?让我们从李书记和王处长的说话和做事的方式来寻找答案吧。
  王处长吩咐潘组长准备“上报总厂的材料”。三天前布置说务必在今天上午前完成。可到了下午三点钟,还没有准备好。王处长不禁十分恼火。
  直到下班时分,王处长和李书记来到了潘组长的办公室。
  “处长,材料整好了。”
  “好了?”
  王处长急忙拿过材料翻了起来,发现了其中有很多漏洞,顿时勃然大怒:“你看看你做的材料!整成这个熊样,还拖那么长时间!”
  潘组长也毫不示弱:“处长,既然你那么有水平,为什么你自己不写?”(想一想,也是哟,处长没有文化,年龄又大,潘组长想升官,怨他挡道,对他有意见,平常不敢发作,现在当着这么多下属的面……)
  于是,两人便大声争吵起来,矛盾越来越大了,组长要撂“挑子”——不想干了,处里工作还真离不了他。
  这时旁边的李书记马上说:“你们都别上火。王处长,厂长让你去一趟他的办公室,谈点其他事,材料的事明天再说。你先去吧。”
  王处长离开后,李书记先往潘组长的杯子里倒了一些水,递给他:“辛苦了,小潘,这几天忙坏了吧?嗯,格式不错,字写的也不错,我早就听说你的字写得不错,果然名不虚传。”
  “你看,这几个地方怎么了?我看有问题。”
  “哎呀,对不起,是我没想到。”
  “不过比我的强多了。厂长说一定要在今天上午报上来,我请求他延期到明天早晨。你回去把这一部分补充一下,明天九点钟之前报上来可以吗?”
  “是,我一定尽力。”
  部下得到挽回失误的机会,顿时振作起来,李书记又拍拍其肩膀,鼓励一句:“你就辛苦一点,这事交给你了!”
  已经几天没睡过安稳觉的潘组长,最后还是加把劲熬夜把材料整理好了,也没再说撂“挑子”不干的事。
  他知道他自己工作出现了失误,但李书记当众赞赏他、尊重他、没有批评他,还给他倒水,给他留了足够的面子。
  他感激之余,自然要努力工作,改正缺点。
  每个人在别人一开始就否定自己的时候,心理上都会产生极大的不满或敌意,懂得这个道理后,我们就不会再强词夺理、教训别人,采取以迂为直的方式加以劝导,岂不比直接否定高明得多!
  6.智者让别人逐步说“是”,愚者会引起 更多争论
  第9节:不做无意义的争辩(3)
  说服别人,不光是要让其口服,更要让其心服,这才是谈话高手。
  智者善于情理并茂,以情寓理,使被说服者如坐春风,不断点头说“是”。而愚者则是在语气中充满火药味,使人如坐针毡,从而引起别人强烈的不满,更达不到说服的目的。
  一位著名作家有一次给某重点大学的学生讲文学创作时,一位女大学生提出问题说:“您说作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着的;存在着的就该予以表现,就可以写。”
  这位作家听后,没有直接辩解,而是叫这位女大学生拿出学生证来。然后看着学生证上的照片问道:“你为什么不在脸上长疮时拍个照,然后把照片贴在上面呢?”
  这位女大学生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在长疮时拍照片并把它贴在学生证上呢?怪寒碜的。”
  这位作家说:“因为你是漂亮的,不漂亮是暂时的,它不是你最真实的面目,所以你不想在脸上长疮时照相留念,更不想照这样的相片贴在学生证上。你不在长疮时拍照,更不会把长疮时拍的照片贴在学生证上,这说明你对自己的认识是本质的。一些人有某些缺点是要批评的,但有些事情是有其特殊原因的,可能涉及许多方面,既然他们知道了缺点,应由他们采取措施去改正。可你非要把缺点张扬出来,这岂不是要他们像你把长疮时拍的照片贴在证件上吗?为什么你对自己是那样公正,对别人却是这样的不公正呢?”
  一席话,把这位女同学说得口服心服了。其他同学也非常佩服这位作家的说服能力。
  为了消除对峙双方的隔膜,加强沟通,就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由于对沙皇仇恨很深,十月革命以后,成千上万的农民来到莫斯科,坚决要求烧掉沙皇住过的房子。列宁得知这件事之后,指示干部们对农民进行说服教育。第一次劝告,农民不听;接连几次的劝告仍然无效。最后列宁决定亲自和农民谈话。
  列宁对农民说:“烧房子可以。在烧房子以前,让我讲几句行不行?”
  农民们说:“请列宁同志讲。”
  列宁问道:“是什么人给沙皇造的房子?”
  农民说:“是我们农民自己造的。”
  列宁又问:“我们自己造的房子,不让沙皇住是理所当然的事。让我们农民代表住,好不好?”
  农民说:“好!”
  列宁再问:“那要不要烧掉呀?”
  农民觉得列宁讲的很对,就再也不说烧房子了。
  列宁让农民在温和的谈话气氛中接受了自己的意见,也教育了大家。
  智者总能在谈话的开始便得到一连串的“是”。这么做等于将听众的心态调到了肯定自己的方向。这有点类似打撞球:选定了一个方向后,将球打偏需要一定的力,而要将球从对面打回来则需要远远大于前者的力量。
  西屋电器公司的销售代表约翰逊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在我的辖区里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客户,公司一直想和他做生意。然而前任代表和他联络了10年却没能谈成一笔业务。我负责这片区域后的3年里也定期登门拜访,却同样一无所获。经过了13年的拜访和游说,我们后来终于卖给他几台发动机。如果使用没什么问题,他们接下来就会签订几百台的订单,而这正是我所期望的。
  后来情况怎样呢?我敢肯定没什么问题,所以两周后兴致勃勃地给他打了个电话。
  但他们总工程师查理斯的话令人震惊:“约翰逊,我不能再买你们的发动机了。”
  “为什么?”我惊讶极了,“究竟怎么了?”
  “因为它们太热了。我无法把手放上去。”
  我知道此时争论没有任何意义。我以前争论得太久了,这次希望得到“是”的回答。
  “既然这样,查理斯先生,那好吧。”我说,“我100%地同意,如果这些发动机运行起来太热了,您就不要购买。您必须选择那些符合国家标准的发动机,是不是?”
  他表示同意。我得到了第一个“是”。
  第10节:不做无意义的争辩(4)
  “国家电机制造协会规定,正常设计的发动机在运转时温度可以比室温高出75华氏度,对不对?”
  “是的,很对。”他同意。“但你的发动机温度比那高多了。”
  我没有反驳,继续问道:“那么您车间里的温度有多高呢?”
  “嗯”,他说,“大概有65华氏度。”
  “好的,”我说,“您车间的温度是65华氏度,再加上75华氏度就是140华氏度。您把手放在一个开水龙头下面怎么会不被烫伤呢?”
  他不得不再次说“是”。
  “这样吧,”我建议道,“请您以后不要再把手放在上面了。”
  “好吧,我想你是对的。”他承认。我们又聊了一会。然后查理斯就让秘书安排在下月与我们签订价值约35000美元的合同。
  在生活中,智者知道用心去说服别人,而愚者则想用嗓子去压服对方,结果是适得其反。学会说服的技巧,可以使我们在生活中赢得友谊,获取人心,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成功。
  7.智者聪慧幽默,愚者呆板无趣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错误的时间里发生的错误的事情,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它们呢?智者的答案是——幽默。
  幽默是一种内在的机智与诙谐的才华,是一种能够轻松地再现审美客体喜剧性的能力,是审美客体由于理性的倒错而产生的某种使人经过回味、咀嚼而发笑的滋味或情境。用幽默去嘲笑痛苦,痛苦会减轻;用幽默去嘲笑失败,失败会变得微不足道;用幽默去嘲笑自己的缺陷,你会更勇敢地接受自己。
  “雅典的牛蝇”苏格拉底是个伶俐的老顽童,虽然常打着赤脚,却在四十岁秃头的时候,娶了一个十九岁的漂亮、泼辣的女孩子。老苏的魅力便来自他的睿智与幽默。一天,苏格拉底同他的朋友们在高谈阔论,他年轻漂亮的妻子过来同他说话时,他充耳不闻。于是她便对他高声吆喝,但老苏的谈话兴致正高,不加理会,他的妻子便提了一桶水兜头盖脸泼在他身上。朋友们目瞪口呆,苏格拉底用手一摸秃头,双手一摊说道:“我就知道,雷霆过后定有暴雨。”一句话逗得他妻子和朋友们全乐了,从而也避免了一场争吵。
  幽默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它能化解对方心中的怒火,使对方迅速消除怒气,转怒为喜。所以,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不喜欢冷冰冰的人,而有的人能够用一些既富有情趣,又富有哲理的小幽默来使交往变得自然顺畅。尤其在商务活动中若遇到矛盾,应善用幽默,消除对方的怨气,令对方心平气和,愉快高兴,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位女士怒气冲冲地走进食品店,向营业员喝道:“我叫我儿子在你们这儿买的果酱,为什么缺斤少两?”服务员一愣,待她明白个中原因之后,就有礼貌地回答:“请你回去称称孩子,看他是否长重了。”这位妈妈恍然大悟,脸上怒气全消,心平气和而又很高兴地对服务员说:“噢,对不起,误会了。”这里,营业员认准了自己不会称错,便剩下一种可能,即是小孩偷吃了果酱。
  如果这位营业员明说“我不会搞错的,肯定是你儿子偷吃了”,或者“你不找自己儿子的麻烦,倒问我称错没有,真是莫名其妙”,这就不但不能平息顾客的怒气,反而会引发一场更大的争论。因此,服务员用幽默委婉的语气指出了被这位妈妈忽视了的问题,既维护了商店的信誉,又稳定了顾客的情绪,避免了一场争吵,赢得了顾客的好评。
  人际关系中,大多数情形是比较平和的,即使存在暂时的矛盾,不到万不得已,人们也不会喜欢将它公开化,激化矛盾是不可取的。一时冲动做出的决定,极易留下无穷的隐患。而一句幽默的话语却往往胜过费尽心机的辩解,而且能够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神志清醒,并能够用轻松的话语进行调侃,本身就显示了人的主体性力量和优雅的人格魅力。
  一位顾客在吃饭时发现碗里有根头发,于是问道:
  “你们餐厅是不是换新厨师了?”
  第11节:不做无意义的争辩(5)
  服务员:“你怎么知道的?”
  顾客:“当然知道啦,平日的汤里总有一根白头发,今天的碗里是根黑头发。”
  这位先生非常聪明的发挥了他的幽默,既向对方委婉的表达了自己对该餐厅饭菜卫生的意见,又给对方留了面子,使他们不至于恼羞成怒。
  而更绝的是该餐厅的服务员也是无比聪明,他灵机一动,脱口而出:“先生,您说的可能是以前的情况,可是现在我们的厨师是一位秃子。”幽默又成功地帮助他走出了尴尬。在一片欢笑声中避免了一场口舌干戈。
  幽默需要勇气、智慧、广博的知识、灵活的头脑和开朗的心态。对于天性怯懦、头脑简单、遇事爱钻牛角尖的愚者来说,幽默与之无缘。
  某人有一次与一个老朋友不期而遇,他说:“怎么回事?老王,你原来不怎胖现在却成胖子了。你过去头上有头发,现在却是个秃头;你以前视力很好,而现在却成了睁眼瞎……”没等他说完,他的朋友便头也不回地大步走了。
  有个市场管理员,一次在市场上看见了路边的栏杆上挂了一溜的猪肠子,他大声喊起来:“谁的肠子,谁的肠子?”一位姑娘红着脸跑过来,小声说:“别喊了,是我的东西。”这位管理员笑嘻嘻地说:“是你的肠子?干吗不早说呢?”姑娘非常生气:“你的肚子里才长猪肠子呢!”
  其实这位管理员最后的那句话未必就是真的想冒犯这位姑娘,他也有可能是想开个玩笑把开始的气氛缓和下来,但是由于他不懂得幽默而故作“幽默”,所以这位觉得自尊心受到冒犯的姑娘自然就会不领情了。
  自嘲是一种大度的幽默,适时适度地自嘲,不失为一种良好修养,一种充满魅力的交际技巧。自嘲,能制造宽松和谐的交谈气氛,能使自己活得轻松洒脱,使人感到你的可爱的人情味,有时还能更有效地维护面子,建立起新的心理平衡。
  在某俱乐部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服务员倒酒时,不慎将啤酒洒到一位宾客那光亮的秃头上。服务员吓得手足无措,全场人目瞪口呆。这位宾客却微笑地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方法会有效吗?”在场的人闻声大笑,尴尬局面即刻被打破了。这位宾客借助自嘲,既展示了自己的大度胸怀,又维护了自我尊严,消除了耻辱感。
  幽默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使愁眉笑逐颜开,也可以使泪水盈眶的人破涕为笑;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也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也可以使欢乐者更愉悦。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愚者徒增烦恼,智者能淡然处之,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幽默,化腐朽为神奇,化烦恼为乐趣,其获得的情趣非愚者所能及。
  8.智者知过就改,愚者固执己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是几千年来,我们的先贤圣哲对“人和错误两者之间关系”的阐释。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免不了要犯错误。在社会交往中,智者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能及时地改过,从而赢得更多人的信任,能和更多双热诚的手相握,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广阔的天地;而愚者对自己的错误却百般争辩、遮掩。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当真相大白之后,愚者往往失去许多朋友,而陷入孤立状态之中;智者则更容易得到人们的信赖。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给他的学员讲了一个关于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卡耐基住在纽约的地理中心点上,从他家步行一分钟,就可到达一片森林。当春天来临的时候,草丛中的野花一片艳丽,松鼠在林间筑巢育子,马草长到高过马头。这块没有被破坏的林地,属于森林公司。他常常带雷斯到公园散步,雷斯是他的小波士顿斗牛犬。它是一只友善而不伤人的小猎狗;因为他们在公园里很少碰到人,卡耐基常常不替雷斯系狗链或戴口罩。有一天,他们在公园遇见一位骑马的警察,那警察好像迫不急待要表现出他的权威。
  “你为什么让你的狗跑来跑去,不给它系上链子或戴上口罩,”他训斥我,“难道你不晓得这是违法的吗?”
  第12节:不做无意义的争辩(6)
  “是的,我晓得,”卡耐基轻柔地回答,“不过我认为它不至于在这儿咬人。”
  “你不认为!你不认为!法律是不管你怎么认为的。它可能在这里咬死松鼠或咬伤小孩。这次我不追究,但假如下回让我看到这只狗没有系上链子或套上口罩在公园的话,你就必须跟法官解释啦!”
  卡耐基客客气气地答应遵办。
  他的确照办了,可是雷斯不喜欢戴口罩,因此他们决定碰碰运气。事情开始很顺利,但是,一天下午,雷斯和我在一座小山坡上赛跑,突然间——很不幸地——他们遇到那位跨在一匹红棕色的马上的执法大人。
  而那只小狗却傻乎乎地冲他疯跑了过去。
  卡耐基知道自己已经骑虎难下,所以没等警察开口就抢在前面说:“警官,这次您当场抓住了我。我知道错在哪儿,也不准备找任何借口为自己辩解。你上周已经警告过我,而现在这只狗又在这里疯跑了,您惩罚我吧。”
  “现在嘛……”警察的声调并不严厉,“我知道在没人的情况下自由奔跑对这样一只小狗来说的确很有诱惑力。”
  “是很有诱惑力。”卡耐基答道,“但这么做违反了法律”。
  “这样一只小狗是不会伤害任何人的。”警察反驳他说。
  “不,它会伤害松鼠的。”卡耐基说。
  “我想你过于担忧了”,警察说,“我告诉你怎么做吧,只要让它在山那边我看不到的地方活动就可以了——忘了刚才的事吧。”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位警察希望得到尊重。所以当卡耐基开始埋怨自己的时候,那警察保持权威的唯一方法就是大度地宽恕。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会挨批,那为什么不抢在别人前面先做自我批评呢?自己说出的话难道不比别人嘴中的批评更顺耳一些吗?这么做的结果往往是得到对方慷慨的谅解,而自己的错误也被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就像那个警察对卡耐基和他的小狗的态度一样。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的错误敢于做自我批评,就连有些大人物,有时候也会做出较愚蠢的事情。
  当1986年底“伊朗门事件”在公众面前曝光,媒体揭露了美国总统里根的代表曾经秘密向伊朗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霍梅尼出售武器。里根的第一反应是尽量进行遮掩,然后他又把责任推到他的国家安全助理头上,接着,他又把责任推卸给白宫办公厅主任唐纳德·T·里甘。里根的做法导致他在数个月中惨遭媒体围攻,并由此导致了国会调查。最终,4个月之后,在民意测验显示他的支持率降低2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他才承认了错误。
  由于在谁应当为向伊朗出售武器承担责任这个问题上含糊其辞、躲闪推诿,里根自己为自己挖下了陷阱。一点一点地,内幕被逐渐揭开;一点一点地,总统的信誉日益下降。
  事实上,他早该从历史上学到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当我们有错的时候,我们要诚实,我们要迅速地、真诚地承认我们的错误。这种方法不仅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信不信由你,在绝大多数情况之下,比为自己辩护更有效。
  同里根不同,美国现任总统布什在国内却颇受欢迎,尽管在国际上他不受人喜欢。
  他有什么秘诀?他是怎么做的?
  原来他是一个善于出错,善于公开纠正自己错误的人。
  他经常会为自己的“嘴”误而向公众道歉。然而,他还是经常出错。难道一个人真的这么难以改变自己的错误吗?
  后来,人们发现这是他的一个“技巧”。
  想一想,一个国家上权力最大的人,一个引起无数人注意的人,一个承担太多责任的人,一个荣耀太多的人,该引起多少人、多大的“嫉妒”。
  他承认错误可以化解人们的不满,满足了人们的自尊感,化解了自己的压力。
  有人问:勇于承认错误、虚心接受批评能够使我得到生意或获得商场上的成功吗?我的回答是肯定。
  王成海是一位广告艺术家,他使用这个技巧,赢得了一位暴躁易怒的艺术品顾客的好印象。
  “精确、一丝不苟,是绘制商业广告和出版品的最重要项目。”王先生事后说,“有些艺术编辑要求他们所交下来的任务必须马上完成,在这种情形下,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错误。我知道,某一位艺术组长总是喜欢吹毛求疵。离开他的办公室时,我总觉得倒胃口,不是因为他的批评,而是因为他挑剔我的方法。最近,我交了一件急稿给他,他打电话给我,要我立刻到他的办公室去,他说是出了许多问题。当我到他办公室后,正如我所料——麻烦来了。他满怀敌意,高兴有了挑剔我的机会。他恶意地责备我一大通——这正好是我运用所学自我批评的机会。因此我说:‘郭先生,如果你的话不错,我的失误一定不可原谅。我为你完稿了这么多年,实在应该知道怎么画才对。我觉得惭愧。”
  他立刻开始为我辩护起来:“是的,你的话并没有错,不过毕竟这不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只是……”
  我打断了他。“任何错误。”我说,“代价可能都很大,叫人不舒服。”
  他开始插嘴,但我不让他插嘴。我很满意,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在批评自己——我好喜欢这样做。
  “我应该更小心一点才对,”我继续说,“你给我的工作很多,照理应该使你满意,因此我打算重新再来。”
  “不!不!”他反对起来,“我不想那样麻烦你。”他赞扬我的作品,告诉我他只需要稍微修改一点就行了,而且这点小错不会花他公司多少钱,毕竟,这只是小节——不值得担心。
  “我急切地批评自己,使他怒气全消。结果他邀我共进午餐,分手之前他开给我一张支票,又交代我另一件工作。”
  对于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你能说什么呢?你能不支持并帮助他吗?任何愚蠢的人都会尽力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只有聪明人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给人以一种尊贵、高尚的感觉。所以我们要记住那句古语:“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得不到,但用让步的方法,你可以得到比你期望的更多。”
  第13节:说话不说破(1)
  第三章 说话不说破
  在观棋的时候,我们会听有人这样说:“看透莫说透,说透非朋友。”这是劝诫人们不要道破迷局。因为你看出问题,并有清晰的思路下好这步棋,但你是个旁观者,若你为一方指出迷津,可能会落得两处为难;另一方会怪你多管闲事,被指点的一方则怨你自作聪明,所以古人云:“观棋不言真君子。”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如棋盘上的局迷,如果你直言直语,道破玄机,未必会落个“好人”的名声。所以智者懂得话不说破,不说过多赘言;而愚者会直言快语,看似大侠风范,却容易被人视为“眼中钉”,遭打击报复。
  9.智者委婉建议,愚者直白否定
  没有人乐意让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之处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暴露,如果一旦曝光,他们就会感到十分难堪或恼怒。某人若当面指出你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好,你肯定会大为不快,甚至同他争吵。
  俗话说:“自己的孩子别人的老婆。”在人们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比别人的好,大多数人对待自己所做的某事或所持的某个观点都会认为是最好的,就像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一样,纵然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是被当面直言提出,心中总是感到大为不快的。因此,在不得不提,不得不说的时候,智者都会用十分委婉含蓄的语气说:“你做得很好,如果能再……将会更加完美一些。”愚者则会说:“你这样做费时费力,不如……”智者说:“你的想法很好,你看这样是不是也行得通。”愚者会这样说,“你的设想不合理,我认为……”因此,很多时候,智者的建议会被别人积极采纳利用,而愚者的批评则会引起别人强烈的不满和抵触。
  周总理给人的印象总是和蔼可亲,周总理在纠正别人错误的时候方法之妙,可谓高明。正所谓“响鼓不用重锤敲”。
  1971年“9·13”事件,林彪叛国摔死在蒙古温都尔罕。这一事件影响巨大,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此事对外应绝对保密。当时,我国驻蒙古大使馆官员察看现场后,派秘书孙某回国向周总理汇报。同机返回的还有中建公司的一位同志。周总理让符浩同志到机场去接。符浩把孙某接到招待所,而让中建的同志回家过夜,嘱咐他绝对保密。当晚周总理听符浩汇报情况。周总理问:“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谁?”符浩答还有中建公司的一位同志,已经回家。没等他说完,总理立即面色一沉,浓眉猛然一蹙,严厉地问:“谁让他回家的?你当过兵吗?你会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吗?”
  第14节:说话不说破(2)
  符浩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了解总理是知道他过去在部队工作过,1950年7月,他奉派到蒙古担任临时代办筹建使馆时,总理接见他还半开玩笑地说过:“已经是外交官了嘛,怎么还穿军装?”此刻总理问他当过兵没有,分明是批评他警惕性跑到哪里去了。
  符浩立即答道:“我马上把中建公司的那位同志找回来!”他半夜驱车把中建同志接到招待所,并报告了总理,总理这才放下心来。
  古人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总理的批评方式就起了这种作用。周总理的批评采用了委婉暗示的方式,它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你当过兵吗?难道不知道保密的极端重要性吗?你不应该失去做一个‘兵’的警惕性。”他并不必把全部内容都说出来,对于一个长期共事,有着丰富经验的下级来说,只需要稍微点拨就够了,无须长篇大论开导批评,对方便会全部领会其中的深意,并马上纠正其错误。
  人往往在没有任何抵触情绪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改变自己。但如果有人告诉他错了,他就会反对这种指责,而且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上海一家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报纸招聘编辑部主任,应聘者200多名,结果张博士和郑硕士进入最后的面试。在第一轮面试后,两人难分伯仲,各有千秋,使社长和主编难以定夺。最后,主编出了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让两人浏览近期的几份报纸,然后写一份策划报告对该报纸做总体评价,并根据自己对这份报纸的认识勾画出它的市场定位、稿件内容、组稿对象、刊物风格和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想像这份报告的分量。五天后,两人都按要求完成了任务,并将报告发送到主编的电子信箱里。
  正如他们的面试一样,报告也是双峰对峙。不过,两人的报告还是有些差别,主要集中在第一个部分,即对该报纸现状的评价上。张博士曾从事过编辑,所以对报纸的缺点看得非常清楚,他虽然对该报纸进行了肯定,但是在最后,其主要篇幅用在点评该报纸的缺点和不足上。而且在报告中“语重心长”地警告: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办刊方向和做法,该报纸将很快被市场淘汰。而郑硕士报告的第一部分的主要篇幅是谈论报纸的优点,而且承认这份报纸能坚持下来正是它本身具有足够的优势,比如读者对象把握较好,文章内容和风格有个性等等。但是他也提出了如果能在某些方面改进一些,比如商业资讯的快速传达到位,就可能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当然他是在间接指出了报纸的缺点。
  最后的结果是郑硕士被录用,张博士被淘汰。社长和主编决定录用郑硕士的理由是:对报纸的评价中肯,策划基本到位。而不录用张博士的理由是:虽然策划也基本到位,但对该报纸的评价过于偏激。
  为什么高学历而有工作经验的张博士被淘汰,而相对学历低一些的郑硕士被录用。难道真应了“忠言逆耳”那句古训?实际上,问题并不出在张博士该不该指出这家报纸的缺点和不足,而是他指出的方式并不符合一般人接受批评的心理,尤其是当他在求职时,没有把握好主次关系,因而无法赢得老板的心。
  通常我们在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赞扬之后,再去听一些令人不痛快的建议,总是心态好得多。就好像牙医用麻药一样,病人仍然要受钻牙之苦,但麻醉药却能消除痛苦。
  在报告中,张博士虽然也使用了麻醉剂——赞扬,但是他没有任何“铺垫”,直接批评报纸的不足,让老板感到他几乎是在全盘否定该报纸。而否定显然不符合该报纸的现状,尽管名列当地传媒的次要位置,因为它能生存,就说明它的主办者并非庸才。否定报纸就是否定它的老板,当然不可能引起老板的共鸣,相反只能导致老板的反感。
  秦始皇吞并六国前,意欲扩大御花园来大量饲养珍禽异兽。这要消耗许多民力国力,可是皇上的命令谁都不敢不听。当时,有个侏儒叫优旃,能言善辩,他对秦始皇说:“好,这个主意很好,多养珍禽异兽,敌人就不敢来了,即使敌人从东方打过来的话,只需下令派鹿用角把他们顶回去就足够了。”
  第15节:说话不说破(3)
  这种委婉含蓄的建议,使秦始皇从这种谬性中想到必须养精蓄锐以对付可能来犯的种种敌人。秦始皇听从了他的劝谏,收回成命。
  直言直语不是一把可以劈荆斩棘的开山刀,而是一把让人心冷并讨厌的双刃剑,许多人都害怕被它刺痛。
  小赵是一公司的中级职员,大家公认他的心地“好”,可是一直升不了职,和他同年龄、同时进公司的同事不是外调独当一面,就是成了他的顶头上司。另外,别人虽然都称赞他“好”,但朋友并不多,不但下了班没有“应酬”,在公司里也常独来独往,好像不太受欢迎的样子。
  其实小赵能力并不差,也有相当好的观察、分析能力,问题是他说话太直了,总是直言直语,不加修饰,于是直接、间接地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
  其实“直言直语”是人性中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质,因为也唯有这种直言直语的人,才能让是非得以分明;让正义邪恶得以分明;让美和丑得以分明;让人的优缺点得以分明。只是在人性丛林里,“直言直语”却是一种致命伤。
  对人方面,直言他人处事的不当或纠正他人性格上的弱点,这不会被认作“爱之深,责之切”,而会被看作和他过不去;而且,你的直言直语也不会产生多少效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的堡垒,“自我”便缩藏在里面,你的直言直语恰好把他的堡垒攻破,把他从堡垒里揪出来,他当然不会高兴。
  所以,智者委婉含蓄的建议在生活的人群中会畅通无阻,而愚者的直言直语则处处遇红灯。
  10.智者不把话说破,愚者单刀直入
  远古时代,人们是不穿衣服且过着群体生活,毫无隐秘可言。后来逐渐进化到用树叶、兽皮做衣服遮羞,再后来大家便形成一家一户的家庭,盖起了房子,房子周围盖起院墙,在窗户上用布帘挡住,再后来,文明到连语言也得带上面具的地步,人类的隐私也越来越多。所以在交往中,说话不能太露,话说得太露虽不至于像扒了对方的衣服一样令对方难堪,但总的说来,会使对方感到难以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