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欲以45万美元了结“欺诈门”2010-05-06 05:4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沈衍琪 共 0 条评论沸沸扬扬的高盛“欺诈门”最终很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周春生分析认为,和解的结果无疑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9:55:12

高盛欲以45万美元了结“欺诈门”

2010-05-06 05:4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沈衍琪 共 0 条评论

沸沸扬扬的高盛“欺诈门”最终很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周春生分析认为,和解的结果无疑对于高盛有利,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之所以常常采取和解的方式和金融机构“私了”,也是出于自身的原因。

.xmmd .title{color:#104B8F; width:298px; float:left; font-size:14px; line-height:14px; height:13px; text-align:left; margin-left:3px; *margin-left:5px; _margin-left:2px; margin-bottom:12px; overflow:hidden}

  本报记者沈衍琪

  沸沸扬扬的高盛“欺诈门”最终很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据国外媒体报道,高盛于美国当地时间本周二表示,愿意支付45万美元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的其违反卖空规定的指控进行了结,而SEC也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而同意“私了”。

  “金融企业获利巨大,而惩罚力度往往太小。这是金融监管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昨日表示,由于违规成本过低而使得金融机构愈加“大胆”,“这样的监管框架体系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性的缺陷。”

  高盛只认罚不认错

  高盛于今年4月中旬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控称,高盛方面向投资者销售了一种基于次贷业务的抵押债务债权,但未向投资者披露美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对冲基金公司对该产品做空的“关键性信息”。而高盛随即否认这一指控,并表示美国证交会的说法“完全没有法律和事实依据”。

  不过,据美联社报道,高盛方面的态度目前已经“软化”了不少,计划修改对机构客户的营运守则,从而为和解“铺路”。但在高盛的声明中,对于自己是否涉嫌误导投资者的问题绝口不提,仅仅表示愿意支付45万美元用于了结和SEC的诉讼。

  周春生分析认为,和解的结果无疑对于高盛有利,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之所以常常采取和解的方式和金融机构“私了”,也是出于自身的原因。“一方面诉讼成本很高,并且会占用很多纳税人的资源,而罚款和解往往是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式。”周春生认为。

  请公关专家挽回形象

  有报道指出,目前形象缩水的高盛正加强公关工作。据高盛内部人士透露,高盛方面已聘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特别顾问法比亚尼作为该行与政府的桥梁之一,法比亚尼曾在克林顿执政期间成功化解危机而得到“灾难克星”的称号。同时,高盛又与数家广告公司合作,为重建公众关系收集意见。

  而在中国,近期高盛频繁进入公众视线则不仅因为“欺诈门”事件。就在被SEC起诉的前一天,高盛刚刚被圈定成为农行IPO主承销商。银行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看似偶然的时间差险些令高盛失去上亿美元的农行“大单”。

  金融衍生品走入误区?

  近30年来,金融创新不断加快和混业经营已经成为美国金融业的两大特点。而此次,金融衍生品也是将高盛推上风口浪尖的焦点所在。

  “每一次金融创新,都使得支撑金融创新的抵押物变得越来越小,这也就意味着系统风险变得越来越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对金融产品的盲目“衍生”提出抨击。我国应借鉴这些教训,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道路上慎之又慎。RJ177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

高盛欲以45万美元了结“欺诈门”2010-05-06 05:4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沈衍琪 共 0 条评论沸沸扬扬的高盛“欺诈门”最终很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周春生分析认为,和解的结果无疑对 高盛欺诈门可能会大事化小 认罚45万美元了事 高盛欺诈门始末 高盛欺诈门始末 “高盛欺诈门”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 高盛欺诈案对我国证券监管的启示 “高盛欺诈门”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制裁中国的迂回前哨战 “高盛欺诈门”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制裁中国的迂回前哨战 “高盛欺诈门”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制裁中国的迂回战 从高盛欺诈门看美国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 高盛欺诈门是美国证券委介入华尔街管理的第一步? 高盛“欺诈门”折射美国金融监管复杂图景 高盛“欺诈门”升级 美司法部介入调查 高盛“欺诈门”究竟有多严重? “高盛欺诈门”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制裁中国的迂回前哨战 hh “高盛欺诈门”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制裁中国的迂回前哨战2 任志强犯有高盛相同的欺诈罪默认分类 2010-04-23 19: 关注高盛欺诈门:高盛在中国吸金那些事儿--经济频道--人民网 『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高盛欺诈门”背后的真实战略意图——制裁中国的迂回前哨战 公证:跨国欺诈的道具 公证:跨国欺诈的道具 高盛蓄意欺诈多次制造丑闻 根植政界被疑难以撼动http://www.sina.com.cn 2010年 高盛“欺诈门”升级:检方开始进行刑事调查 高盛“欺诈门”影响国内银行部分理财产品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