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宏佛像绘画看艺术市场走红新趋势(图)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8:09:39
从陶宏佛像绘画看艺术市场走红新趋势(图)[从陶宏佛像绘画看艺术市场走红新趋势
 
  时间:2007-3-7
    不由分说,青年油画家陶宏的佛像绘画一经在艺术市场亮相,便连续以高价位成拍,这种一路走红艺术市场的现象不可能不牵动佛学界、艺术界、收藏界的视线。问题是陶宏佛像绘画迅速走红艺术市场的基本理由究竟是什么呢?艺术市场为什么会在一阵十分混乱的局势之后逐渐地呈现一种清晰的路标?这一切都值得我们严肃地对待和认真地分析思考。
 
  首先无容置疑的是:中国目前的艺术市场正在出现一种全新的变化——中国艺术市场正在从一种混乱不堪的局面中逐渐地走入正轨。这是一种非常富有希望的迹象,或者说是一种十分鼓舞人心的艺术趋势。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知道,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大陆艺术市场,差不多经历了20余年缓慢的发展变化,发展比较快应该说还不到10年的时间。在不到10年快速变化时间里,其局势的混乱是可想而知的。它总是使我免不了想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描绘过的情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表面上看,整个情景热闹非凡,形势确乎喜人。一旦透过这种表面繁荣,我们就会感受到有一双无形之手在掌控整个艺术市场的命脉:西方,确切地说主要是欧美,他们通过强大的物质优势和文化策略的话语霸权,逮住中国艺术市场这只鸭子的脖子,让这只曾以鲲鹏命名的神鸟在西方的钞票面前表演着任意的可怜的超低空飞行。这种艺术市场的殖民化情景始终让我念叨北京一位收藏家傅广强先生的肺腑之言:“我们在和西方做文化交流的时候,我们似乎始终都在重复着一种方式:那就是总是习惯于拿我们的小坟堆儿去和西方的金字塔比美,我们为什么不拿中国的兵马俑、中国的万里长城与他们的东西比呢!?”。
 
  是的,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心态似乎总是在西方列强的手心中表演着缩骨法的绝技,而且越是这样,我们就越来越变得适应和轻盈起来,甚至当我们自己重新需要从中国自身文化库藏中寻找到文化钙质和精神钙质来补充自己时,我们的肠胃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变得不接受,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切断了我们和中国本土文化的血脉联系,我们在文化上记忆方面表现出相当严重的失忆症倾向。
 
  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现实状况中,陶宏的佛像系列连续在艺术市场走红,就不是一种可有可无,可关注可不关注的一般艺术事实,而且值得特别关注和深度思考的艺术事件和艺术现象。按照我看法,这一新的艺术现象正在成为中国艺术市场从混乱不堪的状况走向清晰轨道的一道风向标。中国艺术市场不应该只是物物交换和货币竞赛的热闹场面,不应该只是西方全球化策略在远东的演习场,也不应该是物质强光穿越和清洗精神灵魂的试验基地。从陶宏的佛像系列走红艺术市场的现象中,我敢断言,中国艺术市场的本土因素正在生长,本土的文化符号和东方神秘主义的美学特征正在一天天清晰起来,中国人的文化自尊和文化生命力正在逐步恢复,艺术市场的精神因素和主体因素也在一步步强大起来。
 
  其次,陶宏佛像系列能够持续走红艺术市场,这和他的个中原因也是十分密切的。作为70一代的画家,陶宏似乎和他的同代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记忆和因此而决然不同的艺术创作面貌。当他的同代人津津乐道于消费时代的物质情景时,陶宏却在接受一种内心早已积淀起来的神秘文化的记忆召唤。陶宏所在家乡重庆,本身就是佛、道、巫等东方神秘文化生态保存得非常完整的地区。因而,画家的创作无意识,总是不由自主地受到庙宇中的佛像、菩萨等神秘文化路标的带动、指引和激发。
 
  表现在创作上,艺术家不可能回避自己无意识中的神秘感、敬畏感冲动,因而必须通过自己的绘画创作再次得到相应的视觉唤醒和恢复,内心才能达成应有的平衡。事实上,陶宏佛像系列的创作正是在这种神秘感、敬畏意识唤醒和恢复状态下的视觉结果。同时,也正是受到这种神秘感、敬畏感的无意识驱动和召唤,画家获得了佛像创作的艺术理念和相应的结构图式。画面上宝相庄严,神圣肃穆,色彩既纯净而又堂皇。这正是构成陶宏佛像绘画迅速而持续走红中国艺术市场的根本原因。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不管处在哪样一种时代背景中,其地域文化因素通过艺术家童年时代的记忆唤醒总是会找准机会推动艺术家按照其本土意识的精神动向获得灵感爆发。同时,艺术家也无法回避这样的创作冲动。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其作品也正好就是这种文化因素的现实表达,甚至是艺术家世界观、内心信念的视觉承诺。而我们今天普遍的人文面貌究竟是什么呢?差不多完全切断了本土传统文化的记忆,借着消费时代强有力的物质手段,因而其行为也就变得胆大妄为,渎神和解构意识横行。
 
  另一方面,被物质现实挤压的现代人又时刻渴望获得精神和内心世界的拯救与皈依,重建现代人诗意栖息的精神家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陶宏的佛像系列正好在艺术和神灵之间为现代人找到了相应的平衡点。作为艺术品的佛像,当然可以满足人们的收藏需要,但同时又可以在意识深处满足人们内心信仰的价值追求,使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灵魂归依始终有家可归。事实上,陶宏的佛像系列创作就是现代人精神情态的艺术凝聚和表现。在陶宏看来,如果一个人完全缺乏敬畏意识,特别是肆无忌惮地亵渎神灵,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十分危险的,甚至会遭受天谴和报应。
 
     再次,陶宏的佛像绘画艺术之所以会被迅速地关注,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应该得益于他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绘画领域。他将西方拜占庭时期的圣像画造型方式和东方神秘文化的精神传统,以及石刻艺术的全知空间意识很好地熔铸在他的佛像系列中。因而,在陶宏的佛系列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般佛像绘画中的平面描绘效果,而是让佛通过陶宏的作品得到一次立体的精神显现。正是因为这一点,陶宏的佛像系列不仅成为了人们表达内心信念的艺术符号,并同时让人们获得了一种神圣的救渡和精神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