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对殴”根子在教育评价体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0:12:47

“师生对殴”根子在教育评价体制

 

华西都市报4月26日报道 4月23日上午11时35分许,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甲子第一中学,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该校一范姓语文教师被数名学生和家长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

这个事件挺严重,教师先被学生打,然又被家长打,搞到老师停课声援受伤同事,而事情起因就是考试中学生不守纪律。

现在许多老师都认为当今的学生不好教,许多教师联名写帖子,要求把惩罚学生的权利交给老师,甚至还有老师建议废除保护未成年保护法。

在媒体不断也能看到学校老师体罚学生,对学生大打出手,因此现在学校中“师生对殴”不足为奇,无论教育行政机关如何警示,这个问题已经变得不可避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注意这个问题已经有许多年了,我在许多文章中强调了这种现象的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教育评价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这种体制下分数未尝不是老师的命根?老师的绩效考核是一定会和分数挂钩,这种体制下没有“师生对欧”倒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了。

“教育纲要”就要公布了,这个纲要中坚持要把“教学、考试、招生实行分离”,那么现在的评价制度就不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

基础教育教学与升学考试从很早开始就分离的。国家有考试中心,各省有考试院,教学与考试的这种分离使得整个基础教育围绕高考“指挥棒”转,“指挥棒”年年有说明,教学就不停的围绕这个说明转,这就是教育行政化造成的后果。整个基础教育名义上是按照教育部的大纲实施,实际所有的地方都是一个局面,教学围绕考试转,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应试教育就是一个围绕“指挥棒”转的教育,缺少生活与社会实践,缺少个性发展,缺少创新精神的教育。

不过,招生与考试分离是正确的,关键就是“让教育如何去行政化”。教育如何让教育家去办教育,让教育家依照教育规律实施教育,让学校自主招生,如何肃清腐败提高整个社会公信力。

新一代的教育学者许多人都是恢复高考后成长期起来的,他们的人生经历就是考试考出来的,就是分数论英雄的产物。难怪于丹也在说:“如果非要把应试教育予以否定,那教育就没法过了。”可见应试教育已经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实施寸步难行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让今天的教育学生去陶行知先生面前请教一下,那个时代——走出科举制度,中国教育实现转型时期的教育家们一定会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整个教育界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解已经不是肤浅,而是认为时代不同了,陶行知的这一套过时了。现在评价制度的总是走不出唯分数论深层次原因是教育学者本身就没有搞清楚究竟要什么样的评价体制,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总是问题多多。

“师生对殴”就是这种体制中的一种必然,甚至家长也会参加期中,大家都为分数而战,没有分数就互相怪罪,矛盾激化就由此而起。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一大批厌学的学生,犹如火上浇油,师生对峙,最终就会发生对殴。

因此,改变评价体制已经变得非常紧迫,教育行政机关不能认识到这个原因,一味坚持教育与考试的这种分离,那么问题就不可能解决。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六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