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牛顿第一定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36:19

2.7牛顿第一定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确认力并非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

2、经历前人探究过程并非维持物体运动原因。

3、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探究过程使学生情感得到愉悦。培养实事求是精神。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推力能力。由表及理分析问题

二、教学过程:

引课:

演示:有力桌上木块,木块运动。没有用力,木块静止,

师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吗?播放下列幻灯片?

                                                                 

师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那么,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你能猜一猜吗?

学生讨论:

根据学生讨论结果设置问题?

 ⑴小车为什么会从静止变为运动?

 ⑵为什么又会从运动变为静止?

(3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摩擦力小一点,它的运动会怎么样?

(4:当物体不受摩擦力时小车的运动又会怎么样?

根据学生反馈老师情况?师解释。

当物体受摩擦力时物体运动越来越慢。最终停止下来。现在我们探究物体不受摩擦阻力我们能探究这个实验?引导学生回答?

生:不能。因为世上没有绝对光滑物体

师问:哪么我们如何探究这个实验?

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没有摩擦力情况,只能不断减小摩擦力然后推测不受摩擦力作用。

师问:

(1哪么你应选用什么材料做实验吗?

2)实验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

师出演示材料?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相同条件

   相同的小车、小车开始运动速度相同

(同一斜面、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滑)

不同条件:

表面不同(即摩擦力不同)如下图?

师生共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表格

根据以上内容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并做出推论?并播放下列幻灯片。

师总结:这个实验不是老师今天发现

早400年前伟大物理科学家就不断进行探索已经就采用这种方法来探究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所物体运动情况?其中经历过程?

师生总结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师问:你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播放幻灯片?

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播放幻灯片。

课内作业:

教学反思:

 在课中首先演示物体运动情况来设置问题是力是维持物体条件,经过学生讨论这个观点是错误,经历2000年时间,这个观点才被否定?引出学生矛盾。爱因斯坦说:“疑问是思维启发剂?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和对本课兴趣?并为解决这节课内容做了充分预设?学生跃跃跃欲试想探究到底为何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这节课主题当物体受摩擦力时物体运动运动如何?如果没有受摩擦力时物本运动又如何?

现在有了新的问题:我们能否找到没有摩擦力物体呢?哪如何去实验?当然老师把这个问题抛出去时?难度较大?通过老师引导,我们可以找不同材料来做实验?哪么我们可知没有摩擦力物体运动如何?所以这节课做好实验是关健,通过实验,既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该实验是让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沿斜面滑下,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和光滑木板的平面上,做该实验之前,应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用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沿斜面滑下?二是毛巾、棉布、木板这些不同表面对同一小车的摩擦阻力有何影响?这种采用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二:通过学生观察和表格分析:

1、是表面越光滑,小车速度改变的就越缓慢,它运动的距离就越长。

2、教师在这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和推理:若表面逐渐光滑,直到没有摩擦时,小车速度的改变及前进的距离将如何?学生会很顺利地得出,若表面绝对光滑,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以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不会改变。

3、经过老师诱导使学生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得到提高并培养学生解决物理科学方法,通过物理实事进行概括和分析从而得到结论。所以科学是讲究实验。

4、总之,这样的教学程序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情感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