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常见温姓郡望与世家简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36:20

编写:谢国雄      发表:智明

 

【来源】,有三源说:一出姬姓,以邑名为氏。据《广韵》及《元和姓纂》载:为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为氏。又载:春秋时晋国大夫郤至食采于温邑(在今河南省温县),号温季,其后为温氏。二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叱温氏、温孤氏、温盆氏,进入中原后,皆改为汉姓单字“温”氏。三因金代女真族有温氏。据《金史、国语解》载:女真族温迪罕氏,汉姓曰温氏,金代有温迪罕·达,温迪罕·蒲里将。

【历代主要名人】,春秋时晋国有温季,为大夫。西汉有温序,太源祁人,为护羌校尉。东晋有温峤,太原郡祁县人,历官骠骑将军、江州刺史、至中书令。南北朝时,北魏有温子昇,济阳郡今山东曹县人,语言学家,历官侍读兼舍人,谘议参军等。唐代有温大雅、温大临、温大有三兄弟,太原郡祁县人,温大雅,字彦宏,官至吏部尚书,温大临,字彦博,官至中书令,温大有,字彦将,官至侍御史。又有温庭筠,山西太原人,诗人、词人,历官国子助教,有《花间集》,又编《西昆酬唱集》,号“西昆体”。北宋有温仲舒,河南人,历官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官至户总尚书。南宋有温日观,华亭上海松江人,为书画家。明代有温体仁,乌程浙江湖州人,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进升到首辅宰相。温氏尤盛于唐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温氏53例,温迪罕氏8例,宋《百家姓》列为第321姓,《当代常见姓郡望与世家简编》编为第142姓。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温家宝,天津市人,为中共十六大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总理。又有温宗仁,为中共十六大中央委员。

【郡望】,《郡望百家姓》云:温氏望出平原郡(今山东省西北部平原县一带)。《姓氏考略》云:望出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汲郡(今河南省汲县)、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共四望。

【世家】,六龙、三彦。

      联曰:

忠辅著系衍六龙之望,

文学开宗谱三彦之才。

六龙,出自温峤,字太真(公元288—329年),晋代太原郡祁县人,历官骠骑将军,以中书令辅政,时王敦专制朝政兼有反意,温峤与庾亮等密谋灭敦,敦平,峤接任“江州都督”,及刺史镇守武昌,苏峻,祖约又作乱,温峤与庾亮、陶侃联合出兵讨平之,因功封始安郡公,朝议要温峤拜相辅政,峤因辞还镇江州,至牛诸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废牛犀角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峤受惊,旋中风病而死。其后有济阳温衍等六兄弟,为其曾孙,皆官至显位,时号温氏“六龙”,成为东晋一大望族。

三彦,出自温大雅,字彦宏,温大临,字彦博,温大有,字彦将,三兄弟皆唐初大原郡祁县人,温大雅官至吏部尚书,温大临官至中书令,温大有官至侍御史,原北周司隶大夫薛道衡见其三兄弟曾曰:“三彦皆卿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