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柱:当前改革形势分析:阻力比动力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1:51:46

张广柱:当前改革形势分析:阻力比动力大

时间:2010-01-20 20:29 作者:张广柱 点击:11次

两会热热闹闹开过,喜闻改革呼声又高。兴奋过后,冷静下来想想,却发现改革的阻力远比改革的动力大。


  1、改革目标不清晰


  与三十年前相比,目前的改革环境、改革任务,已大不相同。


  改革初始,目标并不清楚。经过摸石头过河,逐渐清晰起来,这就是:突破僵化、低效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该说,经济改革目标已初步实现,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一部分人已经富起来,GDP目标提前达到。


  下一步改革目标,有很多说法:中等发达国家;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本次两会,又响亮提出:让人民过上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但是,这些只是大原则,或是具有文学色彩的描述和情绪性表达。欠缺的,是一个像“市场经济体制”那样清晰、理性的体制和机制目标;还要设计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得通的改革路径。


  没有制度和机制作保证,公平、正义,只能是政治家安抚骚动民心的空头支票;没有可操作性的改革路径,改革目标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有一点是明确的:前三十年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效率第一;下一步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公平、正义。


  目前进行的所有改革,包括医改、教改、分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无一不涉及公共领域,无一不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目的都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


  由此可以判断,下一步改革的目标、任务、领域、路径,已经完全不同于前三十年。


  问题是,目前的改革,似乎都孤立行进,缺乏一个综合配套的、兼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尤其是缺少一个像前三十年改革“市场经济体制”那样清晰明确的制度性目标。


  不知由谁来制定这个一揽子方案?发改委吗?


  2、改革动力大分化


  回顾三十年前,文革结束、粉碎四人帮,极左思潮受到致命打击,全国上下对改革达成共识,迅速形成三股强大改革动力:中央高层;知识精英;基层民众,首先是当时占人口总数80%以上的农民。


  农村改革率先破局,积累了足够能量,进而推动了城市改革;知识精英鼓与呼,高层强力推进,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大潮波澜壮阔,改变了中国,震撼了世界。


  三十年后,改革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动力也发生了大动荡、大分化。


  首先是农民分化分流:少数乡镇企业成长为雄霸一方的新富;相当数量的农民离开土地,升级为农民工——中国当代产业工人。不过,这是个缺乏有效组织、处于游离状态的无产阶级。


  国有企业严重分化,少数高层和垄断行业控制着国家最好的资源和建立在亿万劳动者以往劳动价值基础上积累起来的雄厚资本,劣势企业破产,部分下岗工人沦为城市新贫民。


  如果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还不过时,不妨对当代中国社会做个阶级分析。不难发现,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无产阶级,这个阶级有追求“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强烈诉求,蕴藏着推动下一步改革的最大潜在动力。


  但是,这个阶级缺乏自己的政治代表,导致他们的改革潜力无法转化成现实的改革动力。这十分危险。由于无法在体制内顺畅表达诉求,可能转而寻求体制外的某种方式,使得这股巨大力量,可能从改革的动力之源,变成破坏现有秩序的动乱之源。


  与此同时,面对公平诉求,前三十年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不可避免地落伍了,沦为进一步改革的阻力。


  托三十年改革之福,这些先富起来的精英,曾经是改革的急先锋、排头兵、生力军。但面对下一步改革大潮,他们成了防波堤、拦路虎,是最主要的阻力来源。因为,以公平为导向的改革,必将从他们那里分割利益,动一动他们盘中已经到手或预期到手的蛋糕。


  知识分子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分化。改革30年,当年的“臭老九”,如今羽化成权贵文人。名噪一时的“吴市场”“历股份”“张资本”们,曾为推进改革做出贡献。而现在,他们对“公平”这个话题,显然不感兴趣。


  现在的知识分子,有几个为公平正义奋不顾身大声疾呼?为穷人说话没好处。如果你还保留着知识分子的正义感,努力为穷人鼓与呼,可能的下场是边缘化。君不见那些为弱势者说话的知识分子已经边缘化了吗?更多的知识分子宁愿去经营自己的小资生活,为了房子、孩子......忙碌、烦心、焦虑,时不时发发牢骚骂骂娘,却丧失了关心改革、关心国事天下事的激情。


  所以,与改革初期相比,知识界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呼声,实在是太微弱了。


  最乐观的是,中央高层始终头脑清醒,强烈认识到:贫富悬殊导致社会不稳定、腐败丛生,可能人亡政息,丢掉来之不易的政权,这才是最可怕的。只有以公平为核心理念推进改革,培育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导的橄榄型社会,才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正因如此,中央高层仍是改革的最大推动力。


  3、改革陷入困境


  中央高层改革的决心与基层无产者改革的诉求,却在中层遇到重重阻碍。


  财富分配中先富起来的人,在政治权力的分配和再分配中也占尽先机,或者寻找政治代言人,或者直接进入政界。


  那些董事长、明星、富人、名人,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纷纷向政坛进军,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与政界建立了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联系。


  官商勾结,财富资本与权力联姻,不仅滋生了腐败,更改变了国家的政治结构。国家机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保护“新富阶层”利益的上层建筑。


  这一点,从本次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的表现得到印证。


  有人说,人大政协是官员、富人、名人俱乐部,怎能代表民众说话?有的代表委员的提案,也同情农民工、也同情“蚁族”,可那些提案,总飘出一股“富人对穷人的怜悯”味道:拿点儿小钱施舍,以表现他们的爱心。可这解决根本问题吗?


  另一些代表委员则直言不讳,“有钱人有有钱人的活法,没钱人有没钱人的活法”。言外之意,穷人你就活该受穷。


  这些公然践踏公平理念的说法,却未引起足够警惕和谴责,足见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对以公平为导向的改革漫不经心。


  谈到户籍改革、住房改革,有一个声音大而响亮:(既然你无钱也无权,)为什么不去二、三线城市寻找属于自己的(二、三流)生活?却没有人反过来问一问: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为什么不能通过“移民换血”的方式,既保持城市不过度膨胀、又能吸引到最优秀人才,使之保持持久竞争力?背后的隐语,无非是地方保护主义罢了。


  上述现象,反映了中国现实政治中的一个惊人事实:“富人精英阶层”的经济实力,已足以让他们有能力绑架政治;反过来,许多官员争先恐后去傍大款,结果,某种程度上,政府已成了新富阶层的政治俘虏。


  这就是为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央改革精神总是难于落实的深层原因。


  反对改革者,还有一个最厉害的杀手锏:维护稳定。他们总是说,没有稳定,哪有改革? “维稳”是个强大无比的理由,却也成了反对改革强大无比的武器。


  在维稳的名义下,改革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推迟、被压倒、被泯灭;在维稳的名义下,民众的许多合法权益,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侵犯、被搁置、被践踏。甚而至于,反对改革者打着维稳的旗帜,一而再、再而三地试图撼动中央的改革决心。


  稳定压倒一切的提法对吗?其实,许多“维稳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贫富悬殊、贪污腐败,才是引起民众不满、酝酿动荡的温床。制度缺陷导致了社会资源占有不公、财富分配不公,才是不稳定的深层原因。只有深化改革,建立新的制度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实现长治久安。


  改革的阻力,就来自这个“新富精英阶层”及其“政治核保护伞”。他们控制了庞大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足以阻挠改革进程,足以影响社会走向。


  最近的两件事,证明了他们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一件事,据说政协60%以上提案涉及住房制度改革。但两会刚刚闭幕,抑制高房价的呼声言犹在耳,北京房地产行业一天内就拍出了三个“地王”!


  另一件事,有报道披露,由国家发改委提出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2004年就写出初稿,但方案一改再改,雪藏6年未能出台。最近又一次被国务院退回,还要继续修改!


  遥遥无期,何时是头?公众对分配改革的热切期待,在无奈中打上了大大的问号。


  这真是改革的悲哀。


  收入分配改革,表面上是经济改革,背后是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改革方案由少数人起草、在小范围内讨论、在保密状态下修改。显然,那些缺少政治代言人的弱势群体,被排除在了这场利益博弈之外,只能寄希望于“富人对穷人的怜悯”了。


  等到这个方案最终见了阳光,公众买不买账呢?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呢?能否填平日益扩大的贫富鸿沟呢?一切都是问号。但方案一而再、再而三被搁置,彰显了这样一个事实:现有改革办法已深陷困境,路子越走越窄。


  阻力重重,能否突围?


  4、改革突围的大思路


  从世界范围的经验看,中国的改革前途,无非两种可能:


  一种是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配套进行,最终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现代化。


  一种是经济改革单兵突进,误入“拉美化”歧途,各阶层矛盾不断加深,政治“向左传”、社会动荡不稳,最终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停滞甚至倒退。


  中国的改革,还有希望吗?


  从改革的动力结构分析,可以看到,改革动力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把分散的动力整合在一起。所以,要使改革重新向前推进,需要对现有改革动力进行重组、整合。


  如果上述判断正确,那么,下一步改革的必走路径是:


  第一,激活基层的改革潜力,方法是让他们的利益代表真正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政治博弈中的有生力量。例如,让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在体制内找到一条合法表达诉求的政治渠道;让工会真正成为代表职工群众抗衡资本的力量,这是实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的关键性制度安排。这条路并非行不通,本次人大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已经为此扫清了法律上的障碍。


  第二,在现有政治框架内,打通中央高层和民众基层联系的政治管道,把中央的改革意图与基层民众的改革动力结合起来。有人把这种政治结构称为中国式的“纵向民主”。


  第三,让权力与财富“离婚”,把资本从政治中剥离出来。这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又必须完成的任务。


  第四,整合舆论力量,提高改革呼声“分贝”。网络问政已成为影响政治生活和政治走向不容忽视的力量,应进一步加强。


  第五,继续强化中央的权威。基于人亡政息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只有中央才具有最强烈的改革愿望,同时拥有最强大的改革能力。尽管有人不断批评中国是“威权主义”,缺少民主,但要明白,没有中央的权威,中国就没有凝聚力,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由传统和现实所决定,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式民主。中国社会及世界范围内,存在各种各样的分裂势力;中间层的各路精英,凭借掌控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具有成为一方枭雄的潜意识和实力。在这种情况下实行西方式民主,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国家肢解,还谈何改革?


  上述五条,显然都属于政治改革范畴。


  改革对象,已经无可避免由经济体制转移到政治体制;改革任务,已经无可避免从经济领域走入政治领域。这个大方向已经确定无疑,而具体路径又该怎么走?


  方向虽确定,目标还模糊、路径亦模糊。前三十年的改革经验,提供了一种模式,即: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小步快走、摸石头过河。除此以外,还有其它选择吗?


来源:作者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