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彻底错了?别把传统文明捧上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56:35

五四彻底错了?别把传统文明捧上天

2009-10-13 12:23:39 来源: 互联网 强国论坛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香港《大公报》日前刊出文章称,中华传统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然应继承并发扬,但要实事求是,不能把它捧上天;要抱定古为今用的目的,一面扬弃一面继承;复古思潮不可泛滥。当下亟需的,还是德先生、赛先生,还是进一步的改革开放。

文章摘编如下:

王蒙先生今年6月在浙江宁波镇海区“2009中国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发表演讲,说有些学校要求学生穿古装、诵三字经,“有点走火入魔”,并指出“传统节日的发展,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不是回到过去”。

这话说得很好,很有针对性。近年来要学生穿古装或者不着边地美化古人、拔高古籍,主张回到过去的呼声,时有耳闻。9月25日发表在《大公报》大公评论上的《传统文明当是立国理念》一文,就很有这种味道。

五四运动彻底错了?

作者对儒道佛合一的中华传统文明推崇备至,归纳出“十大共性内容”“三大和谐优势”“四大核心观念” “五大科学内涵”,主张加强传统文明建设,说“这不仅对建立全民信仰意义重大,而且是人类调整发展方向的文明基础”。中华传统文明不但给中国人民提供了现代化样板,还左右着全人类的发展方向。这与“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唱的完全是反调,与鲁迅先生揭示的“翻开历史一查,满篇都是‘吃人’二字”也相差十万八千里。莫非鲁迅和整个“五四运动”彻底错了?

文中有关“驺衍学说为现代地心科学鼻祖”“易经包含宇宙大爆炸理论”“书经比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早数千年”“易经比霍金提出反物质早数千年”“天干地支理念同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理论中‘发展树’概念神似”“天干地支五行八卦成为现代数理逻辑学始祖”等等说法,尤其不靠谱,恐怕难为世人认可。

作者爱国情深,为先祖搜求出这么多光环,实在用心良苦。可惜效果却未必好。且不说号称“天书”、充满谜团的易经之类古籍是否真的包含了文中所说的诸多当代科学思想;就算他的解读不错,那也都是极为粗疏极为宏观的思想萌芽,与实践性极强的活生生的科学技术还相差十万八千里。想上天与真的腾空而起是两码事;说出“物质无限可分”不等于认识到了物质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古人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理念与现代化学毫无共通之处;嫦娥奔月神话也无法与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登上月球等量齐观。

复古思潮不可泛滥

科学是实打实的东西,一是一、二是二,各项成果都要真凭实据,都有明确归属,世间都记着明细账,不是随便可以赖掉的。别说莫衷一是的古籍,就算设计精准的蓝图都不行。人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你说我们郑和早就到过那里了;人家发射火箭,你说我们早就有了二踢脚;人家造出计算机,你说易经为二进制提供了数学基础。这就不仅和阿Q名言“我家祖先阔多了”如出一辙,而且也很像某些韩国人把孔丘、屈原说成他们的祖先。这些当然都不作数,徒增人间笑料而已。只有古代硬梆梆的四大发明和当代的两弹一星、合成胰岛素等项成就,才被世界公认而载入史册。

中华传统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然应该好生继承并发扬光大,但一要实事求是,不能把它捧上天;二要抱定古为今用的目的,一面扬弃一面继承;三是复古思潮不可泛滥,鲁迅誓言踏倒的“三坟五典百宋千元”之类古籍,只宜于少数专门人员精心钻研,没必要大面积普及。当下亟需的,还是德先生、赛先生,还是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充分必要”条件。至于“精神”层面,好生落实胡锦涛主席几年前提出的 “八荣八耻”理念,便已足够。再简练点,把其中“诚信”“清廉”两条落实好,国人面貌就不愁不焕然一新了。(张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