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环保局门户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02:47:54
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文件
闽环办[2006] 20号
福建省环保局办公室转发国家环保总局
关于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的市环保局:
为了进一步加强煤炭行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129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将《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一、各级环保局要认真学习该《通知》和国家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文件,督促有关部门做好矿区总体规划工作,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矿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已实施且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矿区总体规划,应当组织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的应当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二、煤矿项目建设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矿区总体规划和规划环评要求,对未列入矿区总体规划或矿区总体规划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各级环保部门一律不予受理和审批煤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做好煤矿建设项目的环保审批工作,禁止审批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依法划定需特别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内的煤矿建设项目;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着重审查防止和减缓地表沉陷、防止矿井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干枯、地面植被破坏等矿区生态保护措施是否满足要求,土地复恳率、植被恢复系数、矿井水复用率、煤矸石综合利用率是否达到要求。
对未完成生态恢复治理任务和国家及省产业政策的煤矿项目,各级环保部门不予受理和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附: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 129号)
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环保 转发 煤矿 环评 通知
抄送:各有关评价单位、省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6年12月4日印发
附件: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
环办[2006] 129号
关于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和
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的有关要求,合理开发煤炭资源,保护和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现就进一步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强化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一)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的原则,组织编制或修编矿区总体规划。在编制或修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煤炭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合理确定矿区建设规模、生产能力和开发顺序,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矿区总体规划要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作出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缓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经批准的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是煤炭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二)规划编制机关在报批矿区总体规划时,应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一并附送规划审批部门,同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召集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对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结论和审查意见是批准矿区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三)经批准的矿区总体规划的范围、井田划分、建设规模等主要内容发生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四)规划编制机关对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矿区总体规划,应当在报批前举行论证会或听证会,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二、规范煤矿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严格准入条件
(一)煤矿建设项目必须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二)煤矿建设项目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矿区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矿区总体规划所包含的煤矿建设项目,环保部门不予受理和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三)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国家规划矿区内年产150万吨及以上的煤矿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国家环保总局审批;国家规划矿区内年产150万吨以下和国家规划矿区外的煤矿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四)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依法划定需特别保护的环境敏感区内,禁止建设煤矿项目。依法需要征得有关机关同意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征得该机关同意。
(五)新建煤矿项目必须与周边煤矿资源的整合、改造相结合。关闭违法违规建设、布局不合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小煤矿,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矿区生态环境,防止和减缓地表沉陷、水土流失和植被破坏。土地复垦率、植被恢复系数等须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指标要求。
改扩建项目要按照“以新带老”原则,对历史形成的采煤沉陷区和废弃物进行治理。未完成生态恢复治理任务的煤矿项目,环保部门不予受理和审批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六)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严格限制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防止矿井疏干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干枯、地面植被破坏或严重退化。矿井水复用率应达到70%以上,晋、陕、蒙、宁等严重干旱缺水地区应达到90%以上,煤矿、洗煤厂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等生产用水应优先使用矿井水。集中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厂,洗煤水全部闭路循环。
(七)煤矸石综合利用率应达到70%以上。在平原地区严禁设立永久性煤矸石堆场,有条件的矿区应实施矸石井下充填,减少矸石占用土地、减轻地表沉陷和环境污染。高瓦斯矿井应对煤层气进行综合利用。
(八)建设单位在报批煤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采取便于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收集公众反馈意见。
三、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煤矿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行等各个阶段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格执行 “三同时”制度。要求设计单位在项目设计时,应当依据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认真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将环境保护投资纳入投资概算。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的要求,制定并实施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定期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合同中的环境保护条款,做好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工作。
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坏谁恢复”的原则,积极推进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经济政策,扭转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滞后的局面,促进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六年十一月六日
主题词:环保 煤炭 规划 环评 通知
抄 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煤炭行业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