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品读]看似为掰谎,实为圆场、暗影月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3:07:24
红楼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里有一个老祖宗“掰谎记”的故事。记得去年在天涯的书话红楼里看见一个帖子,说贾母实际暗指的是宝钗不尊重,看见一个清俊的男人就想起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昨日闲暇无事时翻看红楼,恰好拈到这一回细细的看了一下,觉得似乎并不如此。贾母此次的掰谎须从上下文中去找答案。
  这是在荣国府元宵的夜宴上发生的故事。这次的夜宴很热闹,荣宁二府男男女女,上上下下的主子,亲戚以及管事的差不多都来了。还特地从外面定了一班好戏,排场礼仪等自然繁杂,不必多说。且留意宝玉依次向各亲戚长辈等敬酒时的细节,请诸位细细品味黛玉的行为和凤姐儿的话。
  “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也从李婶薛姨妈斟起,二人也让坐.贾母便说:"他小,让他斟去, 大家倒要干过这杯."说着,便自己干了.邢王二夫人也忙干了,让他二人.薛李也只得干了. 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 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 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 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宝玉忙道:"没有吃冷酒."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 不过白嘱咐你."然后宝玉将里面斟完,只除贾蓉之妻是丫头们斟的.复出至廊上,又与贾珍等斟了.坐了一回,方进来仍归旧坐.”
  
  “至黛玉前, 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 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这虽是家宴,可是还是有很多外人在场,诸如李婶,薛姨妈,几个老妯娌以及其他各房等亲戚,甚至男子等。在这样的场面,在贾府这样的人家,黛玉的如此举动是非常不雅和失礼的。按照贾家的礼仪和风范,这似乎很失黛玉作为一个“咱们这样的人家”的小姐风度。无论兄弟姊妹们如何亲近,在这样庄重的场合如此轻浮实在是很不合体吧~!(至于具体如何失礼,我也不太懂)黛玉一向任情自专也罢了,可是宝玉却偏偏不避嫌疑地迁就了她,喝了她贴到他唇边的酒。想必在座的很多人都看见了,外面的人肯定觉得惊骇和不解,心中必有想法,说不定日后还有很多流言蜚语之类,比如说黛玉和宝玉有私情之类。而这样的流言在那个时候是很严重的,且很容易产生的,人多嘴杂,生在贾府这样的人家的主子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书中也多处提到贾府的下人们背地里嚼舌根的事。最明显的莫过于兴儿给尤二姐讲贾府里的事的时候。贾母等见了二玉如此行为也甚为不悦吧!这是让贾府比较丢面子的行为。贾母作为此次家宴的最高长者,是不好在如此场合说她的两个宝贝玉儿的。黛玉作为贾母心爱的人且又不是贾府自己正宗的主子小姐,大家自然也不好说她。而凤姐儿简直就是贾母肚子里的蛔虫,怎么会不知道宝玉和黛玉的此举会让贾母等长辈很不悦?所以自然要替贾母等说上宝玉几句了,却也只能以不宜喝冷酒为借口旁敲侧击而已。在宝玉敬酒之前,作者就明确交待“宝玉便要了一壶暖酒”,而凤姐儿提醒宝玉说不要喝冷酒时,宝玉却以实言相对:“没有吃冷酒”。凤姐儿的回答更绝:“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何谓“白嘱咐?” 可见凤姐儿的话是另有所指,是叫宝玉不要再这样不得体了。无奈宝玉却并不知其意。呵呵,痴情中人如此啊~!
  及至下文说到听女先儿说书,《凤求鸾》。其实何等聪明睿智的贾母其实早就知道了这类说书的故事都是千篇一律的,如贾母所批:编书的人哪里知道像贾母这样的世宦读书家的真实生活情况和道理?不过瞎编臆测而已。且注意贾母下面的话
  “贾母笑道:"这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 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 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姊妹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歇了."李薛二人都笑说:"这正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
  “中等人家”实在是贾母作为大家风范的君子自谦而已,其气质和礼数远远胜过暴发户等自夸自大的庸俗浅陋言行!其实贾母真正要说的是:我们贾家是没有这样子女之间有私情的事的,贾府的女孩们既没有机会接触这些,也不懂这些,她们都是受到严格的和很好的教引的,刚才她们的行为举止不过是偶然的小儿行径,实无大过,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并非看了歪书,听了杂话,动了心思的缘故。贾母是很懂得掌握礼数尺寸的人,她完全没有必要在地位远远低于她们的女先儿面前揭露说书故事的诟病,而此举实为在众人面前替二玉圆场遮丑。果然,亲戚们也顺着话下去了。贾母的苦心如此,而单纯的二玉竟不知,可惜啊! 其实凤姐也深知老祖宗的心意和苦心,一应配合。且也在后面喝了贾母剩下的半杯酒,似乎来配合说明有些行为是不拘小节,不必认真的。想必这些薛姨妈,宝钗等都能看得出。没有写王夫人的反应,自然在于她的反应不好,或者没有反应了。书中写王夫人和黛玉的直接对话很少,似乎只有两处,一处是刚到贾府时的寒暄,一次是问黛玉某太医的药好不好,可见王夫人和黛玉之间并不融洽亲近。当然关键在于王夫人不喜欢黛玉,但是碍于贾母,也不能怎么样。所以很多场合王夫人就几乎对黛玉没有什么可说的,或者没有特别的可以让作者写出来的正面的积极反应了。对于王夫人来说,血缘上跟她更亲近的是宝钗,这是自然的道理。
  仔细多看几遍红楼梦,再加上历经一些人事,就会发现,贾府里每天上演的很多幕都是面子情儿的东西,下面的水可深着呢。就如贾母看宝钗和黛玉,我就觉得,贾母对宝钗就是面子情和礼数上的赞美和喜欢,宝钗再怎么好,用宝玉的话来说,“总越不过一个亲疏远近”,一个长者还是更喜欢自己家的孩子的。真正她贾母这一辈子放心不下的人只有两个,那就是宝玉和黛玉了。红楼虽没有明白写出贾母对黛玉的赞美和喜欢,可是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黛玉的每次生病贾母都亲来视探,贾母把自己吃的什么东西留给黛玉,留心黛玉生活的细节,都说明了一切。势利的贾府人都是看菜下碟的,上上下下都围着贾母的心意在转,贾母喜欢的他们自然不敢怠慢,甚至跟着“喜欢”。尤二姐那段写的最明白了,“众人见贾母不喜欢,又践踏下去二姐了”(原句忘了)。可怜贾母如此苦心孤诣地护着两个玉儿。可惜两个玉儿竟不知道,总是任性,让贾母操心流泪,偏贾母“又厌不下这口气”。呵呵,总之,我觉得贾母对宝钗的“喜欢和赞誉”全都留在有外人的场合上了,而对黛玉的真心关爱全都藏在字缝里了。这里就像脂砚斋的评论里提到的看“风月宝鉴”一样,书中很多地方要从反面看才能看到事实的真相的一个例子吧。唉,其实整部书都是“虚对实,实对虚”的反衬写法,得用心留神才可能看到作者真正要表达的涵义。
  一家之言而已,仅供交流和切磋。